“打造汽车名城,重庆零部件体系落后是瓶颈”、“不少企业进军新能源,其实是为了咬住项目跟国家要钱”、“重庆错过了整合汽车产业的时机”,这些新的观点,都是昨日在重庆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商用车发展高峰论坛上产生的,来自国家部委、机构专家、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议中国汽车发展与市场建设。
关键词 新能源车
企业热炒新能源概念
“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了汽车界的时尚,但是电动车在未来很长时间内,要代替常规汽车是不可能的。”昨日的论坛上,长安汽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波便语出惊人。他的观点也和几天前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司长陈斌在天津一个论坛上的观点相互呼应:一些企业纷纷采取增加投资、扩大产能的措施,汽车产业出现了产能急剧扩大的苗头,外界普遍解读为国家将给新能源汽车降温。
“我们国内的情况是一哄而上,不管是整车企业,还是零部件企业,甚至与汽车不相关的企业,都纷纷大张旗鼓地进军新能源。”中汽协市场贸易委员会秘书长张伯顺昨日在论坛上说得更直接:在众多宣称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不少企业是炒作,不少企业实际上根本就不具备研发能力,也无核心技术,只是外购零部件组装,咬住项目,再跟国家要钱,比如税收、研发补贴等。
据了解,今年初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种种鼓励措施,极大地推动了广大企业研发生产电动车等新能源汽车的热情,一时间,全国各地关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新项目如雨后春笋一涌而出。
新能源车补贴应倾向公交
据悉,对于新能源汽车,大多数市民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影。“目前在市场上已经有多款新能源车车型,都是叫好不叫座。市民根本不买账,成本太高。”刘波直言。
“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应该进行大规模的示范运行。”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余卓平表示,美国提出到2015年普及100万辆新能源汽车,并对每辆车给予2500~15000美元的补贴,德国也提出到2020年普及100万辆新能源汽车,这其中绝大比例都是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系统,很值得中国借鉴。
“消费者不买账的原因就是成本太高。”张伯顺说,乘用车巨额补贴在工信部和财政部是通不过的,“买得起车的人是少数,买得起电动车的人是少数中的少数,国家不可能把钱补贴给少数富人,而忽略大多数贫困的人。”他说,最合理的办法就是对公交车进行大规模补贴,这样既对研发新能源车的企业有利,积淀了许多技术和经验,也对社会公平。
余卓平说,目前,我国一种“两头挤”的电动汽车产业化推进策略正在酝酿之中,城市公交客车的电动化已提上日程,国家应该设立科技专项支持建立产学研联盟进行技术攻关,根据城市能源资源、交通特点,做好城市交通电动化所需的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并制定促进电动化城市公交客车使用的政策,营造市场,大力推动城市公交客车电动化进程。
关键词 汽摩名城
零部件制约重庆 打造汽车名城
作为论坛的承办方之一,上汽依维柯红岩总经理阳树毅表示,论坛选在重庆召开,有助于重庆打造汽车名城的名片。那么重庆打造汽车名城还存在哪些问题呢?如何在沈阳、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竞争中脱颖而出?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张晓虞对此表示,重庆的长安汽车排到全国第四,全市从商用车领域来看一个是从重、中、轻微客车在全国大概占了8.8%,但落后的零部件供应体系将制约着重庆汽车工业的发展。“这个差别很明显,特别是与上海、广州、长春或者天津地区相比,我们零部件比较薄弱,几乎没有拿得出叫得响的品牌。”
张晓虞说,重庆打造汽车名城没有模式可以借鉴,应该走出自己的道路,区别于其他省市。“汽车名城不是自封的,要看你拿得出多少品牌在国际上有竞争力,你比如说底特律,那就是当之无愧的汽车名城。”张晓虞说,集团化的发展是世界汽车工业的规律,重庆市车企林立,但有好几个企业都规模小,竞争力差,在未来集团化竞争中没有优势可言,所以重庆的汽车工业,要根据自己本身已经有的基础和发展特色,在新一轮的兼并重组中在全国作出典范。
(记者 杨雪峰)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