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环境改善为汽车消费松绑 让脆弱“上帝”变坚强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3月20日 10:00  经济日报

  汽车消费的突然启动让全社会惊喜,但如何帮助这个突然长高的孩子健康成长,却是一道谁也没来得及准备的难题,今年3.15,车主发出新呼吁———

  影响今年车市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北京亚运村车市一位负责人语出惊人:不是新车,也不是价格,而是消费环境的改善。

  连年的高速增长汽车消费已经成为拉动内需的支撑力量,在私人购车逐渐占据半壁江山的时候,汽车消费却一跃成为2002年五大消费投诉热点之一,对汽车消费环境的关注也因此从边缘进入中心。在又一个3.15到来的时候,向消费环境要权利成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共同愿望。

  脆弱的“上帝”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杜芳慈认为,用户拥有汽车财产的拥有权和自由交易权、购买车辆的选择权、以合理的价格购买汽车的权利、获得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的权利、依法自由使用的权利、正常使用保障的权利等六项权利。可现实生活中,这六项权利都不同程度地遭到了侵害。

  70%左右的中国消费者是第一次购车,与被汽车文化中哺育了两代人的欧美消费者不同,中国消费者对汽车并不熟悉,对品牌和企业也没有太多的了解,看企业的介绍吧,上面充斥着“完美体验”、“物超所值”的字眼,看得越多越没主意,听朋友的推荐吧,又会遇到“小马过河”的难题,参加销售商的试乘活动吧,最多只能开几公里,根本试不出个子丑寅卯。一样的车子,不同的地方价钱可差不少,可得小心,这儿捡了便宜别处肯定要吃亏。面对市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困扰着消费者。

  有车族多数是驾校科班出身,无奈现在的驾校都是速成班,只教开车,不教维修。面对组成汽车的几千个零部件,消费者根本找不着北,修理厂拿别厂配件充当原厂配件,几块钱的小东西要上百块钱,修一次返工三次,消费者也只能照单全收。家家企业都有质量承诺,可不少企业以厂规为基础制定三包,有的多数零部件不包,有些零部件虽然实行三包,但出现了个别厂家规定汽车的灯泡等仅保五天、全车的玻璃仅保一个月的闹剧。

  从三年前的帕杰罗事件到两年前的“砸大奔”,再到今年的大众品牌1.8T车型点火线圈的问题,在与国际著名厂商的较量中,消费者更是脆弱,厂家要么高高在上以操作不当和油品问题搪塞,要么前踞后恭,藏不住了才给个说法。仔细想想,他们的逻辑也很值得商榷:明明知道中国的路况和油况与国外不同,卖车的时候不说,出了问题倒成了借口。

  在与厂家、商家的较量中,消费者的脆弱显而易见。花120多万元买的进口车开了不到一个月液晶显示器就罢工了,交涉了一年维修店才给换件;给维修中心打了33个电话车还修不好,还被告知这种车都有这毛病;在盘山公路拐弯时汽车突然熄火……像这种窝火的车主还真不少,仅去年一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就受理了3739件投诉,诉诸消协的恐怕只是冰山的一角,因为投诉往往是忍无可忍的选择。

  准备进行式

  像一夜之间蹿个儿的孩子,一觉醒来发现袖子短了,鞋子挤脚了,小床伸不开腿了———汽车消费就是这样喜忧参半。

  停车烦恼天天见,早出早归只为抢得落脚之地;上下班高峰时车流缓慢如蜗牛,有人戏称“从上空俯瞰北京,就是个巨型停车场”;开摩托车、皮卡进不了城,不少城市城中有城,一些车型只能在特定的区域活动;好车的车主不敢开车跑长途,因为担心汽油质量不过关,危及爱车的“心脏”,不少地方公路关卡林立,跑一小时路要掏几次买路钱……消费环境发展的滞后与束缚让有车生活“痛并快乐着”。如何帮助这个突然长高的孩子健康成长,还是一道没来得及准备的难题。

  一年前的三月,在由国家质检总局牵头召开的关于缺陷产品召回和三包的研讨会上,众多企业提出了相当尖锐的意见,企业最有力的论据,就是消费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汽车产销的方方面面都处于主管部门的严密控制下,厂家的权利和义务不对等;汽车进入家庭这个初级阶段不可逾越,这个阶段的问题绝非简单用三包和召回可以解决;汽车是由“亚专家”使用的,使用中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事故的判定需要具有第三方中立地位的机构,国内目前仅有的三四家检测机构似乎都不具备中立资格,有的企业更是直言“不希望三包搞成国有股减持”。不过,务实的企业一边和管理部门讨价还价,一边不约而同地把服务网络建设当作今年的重中之重,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召回和三包只是个时间问题,保护消费者权益没商量。

  由于与150多个行业有关联,汽车的生产、消费、使用,可谓庞大而复杂,这使汽车成为国民经济的宠儿,也使改善和营造汽车消费环境成为“社会工程”,仅法律体系的完善就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中国汽车咨询信息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认为,需要尽快制定和修改的相关法律有《物权法》、《汽车安全法》、《汽车环保法》、《汽车噪声治理法》、《汽车产品认证法》、《缺陷汽车召回法》、《汽车报废法》、《汽车销售法》、《汽车税费法》、《汽车贷款法》、《汽车驾驶法》等24项法规。

  涉及面如此之广的法律体系的完备,当然非朝夕可至,但消费者期盼的汽车召回和三包即将成为现实。日前国家质检总局产品管理司产品质量处汪立昕处长透露,召回与三包的发布已是指日可待,在国家质检总局经历了三年多和几十稿的修改后,“是该画个句号了”。此外,国家质检总局还将从5月1日起,启动对所有汽车产品的强制认证执法监督,未获得强制认证证书和未加施强制性认证标志的汽车将不得出厂销售。

  种种迹象表明,在汽车产品、技术逐渐与国际接轨的同时,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也将告别话题阶段,小步快跑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姜范)

(编辑:李良)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