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的购车过程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10月31日 21:45  新浪汽车

  在我买车之前,经常到各个汽车的网站阅读有关购车方面的文章,尤其喜欢看网友们的购车和驾车的故事,从中能了解不少信息,也能学到许多驾校中学不到的东西。现在我的车也买了,就想把购车的过程记录一下,也许能给准备买车的朋友提供些参考。

  一、产生购车的想法

  我是北京人,上学和工作都一直在北京。而且比较幸运,学校和单位都离家不远。上学的时候骑自行车20分钟就到了,工作后就时不时地打车,也是3、4公里的路程,那时从没有过买车的念头,直到结婚之后。我爱人的工作单位离家非常远,单程20多公里,她身体也弱(还不到80斤,我是200多斤,鲜明对比),公共汽车挤不上去,不会骑车,再说骑那么远我也不放心,于是就一直打车上下班,一天下来就80多块钱,我们挣的都不算多,时间长了也负担不起。从那时起我们有了买车的打算,而且计算了一下,觉得买车一年所需要的费用比打车少得多,而且也方便。为此我们一起到驾校报了名学车。

  我们是在丰顺驾校学的车,离家较近。由于平时要上班,就报了周末班,每人3500,学的C本小客。交规没去听,是在家背的,周一请了半天假去参加考试,分别以97分和95分通过(90分算及格),还比较顺利。师傅40多岁,很能干,带我们这车一共11个人,困难户基本上有三个,第一个是“老大”,一位58岁的老人家,老人很和蔼,但可能因为年纪大了,总记不住动作要领,钻杆的时候车箱上有几个胶布粘的点,师傅一一解释这几个点的作用,老人听得特认真,还拿笔记下来,可一上车还是弄了个一塌糊涂,让师傅很头疼,最终路考的时候我们这车就老人家折了,大家都觉得很惋惜,听说师傅去找人了,也不知结果如何,后来就再未见过面。第二位是“老二”,北京电信的一个小头头,30几岁,特贫,谱儿还特大,每次来都是司机送来,练完后司机再接走。可能当头儿当惯了,师傅说什么他老不听,自有一定之规,让师傅很生气,考钻杆的时候就他一人是第二次通过的(第一次把那杆撞起一尺高),连“老大”都是一次通过,呵呵(我本来对北京电信就没什么好印象,我自97年开始上网,不知被黑过多少回,最高一个月电话费1800再加网费1225,差点没让我吐血,也是自找……)。第三位就是我爱人了,劲儿太小,方向盘转不动,让师傅很无奈,每次见了面第一句话总是皱着眉头问我爱人:“今儿吃了几碗?”,“一碗半!”,“吃肉没有?”,“没有。”,“哎……”,不过我爱人还是比较争气的,钻杆、路考都是一次通过。总的感觉,丰顺驾校还是比较正规的,师傅严格按照驾校的规定办事,每次都把课时教足,也从没让学员帮助擦过车,学车的费用除了那3500之外,就没有再花过别的钱了(几包烟钱除外)。

  路考通过后一个星期左右拿到了驾照,顺便就在“丰顺”备了案,前后学车有一个半月,实际练习时间加一起大约20天,我爱人10天(练一会儿就没劲儿了,时间都送给其他车友了)。有了驾照后我爱人就休息了,以后的日子都是我拿老爹的车练手。就这样练了一年多,那时候买车的钱还不够,一直边练边攒钱。

  二、选定车型

  和大多数买车的朋友一样,我们也曾在买什么车的问题上反复研究过多次,也改变过多次,毕竟兜儿里的钱不多,必须在有限的选择余地中仔细筛选。

  “都市贝贝”或“快乐王子”,我爱人喜欢,也适合她,但我200斤、我老爹也差不多200斤,我们有一个愿望就是等老爹退休后一家四口驾车出游,为了这个愿望,我们不能选则它们。

  “塞欧”,受宣传的影响,曾一度想买它,但后来经过多方对比觉得它还是有点小,最主要的是受不了漫长的等待,觉得今年提车无望,更何况没亲眼见过真车,总觉得心里没底儿,就PASS了。“新捷达王(GTX)”,我很喜欢,但算了一下,买车全部办下来一共要大约19万左右,没那么多钱,只好放弃。

  经过大约一个月的调查与研究,最终选定捷达GIX(带ABS),车价139000,还可以承受(由于个人喜好及资金的原因,我没有考虑桑塔娜、富康及其他车型)。就在刚刚下决心定下车型后,又赶上了国家新政策的出台以及GIX新内饰即将推出的消息,方方面面都说买车应当再等等,车价肯定要降。我们又犹豫了。经过和爱人及父母的再三商量,我们觉得,车价降是肯定的,但就捷达而言,近期最多也不过降几千,超不过一万,而这个降幅相对于购车款而言就微不足道了。至于内饰,我们一家人要求不高,不是问题。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们就行动了。

  三、逛车市看车

  我们先后逛过四个车市,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北方汽车交易市场、中联汽车交易市场和北方车辆大世界,最终在北方车辆大世界买的车。

  先“踩点儿”,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亚运村附近)在我的心慕中名气最大,先去的那里,感觉地盘大、商家多。这是我第一次去车市,什么都新鲜,各种车的专卖店都进去看了看,突然发现看的越多决心越动摇了,抛开价格因素不谈,觉得什么车都好,这种念头要不得,于是直奔捷达专卖店,可看了几个店,都觉得服务不太好,爱搭不理的(可能我没赶上好时候)。这还没买车呢就这样,买了之后还不定什么样呢。

  从亚运村出来直奔北方汽车交易市场(西三环丰益桥附近),地盘小多了,进捷达专卖店,销售人员很热情,主动介绍并耐心地帮我们计算各种费用。但感觉上这里的价格水份太大,让人心里没底,而且车辆少,估计选择余地不会太大。(纯个人感受)

  中午吃完饭去了中联汽车交易市场(万泉河附近),场地不小,各种新车都停在中心场地里,那天太阳挺毒的,看着那么多新车在场地里干晒着,有点儿心疼。也许是中午都去吃饭了吧,冷冷清清的,想咨询一下可连个人影都没看到,看到的唯一一家捷达专卖店还锁着门。只好走人。踩点儿结束回到家(当时还不知道有个什么“北方车辆大世界”),交换了一下看法,还是没确定下来到底在哪家买。老娘又翻开报纸,看广告打电话问车价问服务,在打了十几个电话后,觉得其中一家应当不错,于是决定下周去这家看看,没问题就买了,别再渗着了。

  四、购车

  转眼一周,早上带上钱,还是老爹开车带着我们按地址直奔那家专卖店。行至南三环洋桥附近时,忽然发现路边立一个牌子:“北方车辆大世界”,老爹临时决定:去看看。

  这里地盘也不小,也是捷达的专卖店。在店前车场上停着一片捷达车,我数了数,仅GIX车型就大约有20多辆,而且都是2001年5月份出厂的新车,选择余地比较大,给我的第一印象就不错。

  销售人员很热情,价格等方面同在其他市场上问的一样:139000,最让我惊讶的是保险、附加等杂七杂八的费用算下来,居然和我们在别的车市上人家给算的一分钱不差!这使我觉得现在北京的汽车交易市场还是比较规范的。老爹是个干脆人,谈了几个问题之后就决定:就这儿买了。结果原定要去的专卖店没去。

  我对车基本上是什么都不懂,全是老爹试的车,试了五辆,选了一辆据老爹说“比较有劲”的(后来自己开起来,也感觉确实如此)。付过车款后,就去选装饰了。可能是由于开始谈的时候气氛比较好的缘故吧,车行送的东西比较多,包括:免费二保、价值1200元的防爆膜(通常是送价值300元的日本防爆膜)、地胶、脚垫、一个掸子,后来在我的要求下又送了:国产排挡锁一个、四个挡泥板。自己花钱买了以下东西:座套一套(450),电子防盗器一个(700),补差价换了一个“黑貂”牌的防爆膜(400),行李箱垫一个(80),总共又花了1600多。

  选好东西、把钱交了后我们就走了,因为新车没上牌前保险不生效,开回家不安全,因此我们把车留在了北方车辆大世界(如果愿意,当天就可开回家)。我们是请“大世界”的人帮我们做的“一条龙服务”,图个省事儿。这样我只需请两次假(验车和领车牌照需要车主亲自到场,每次半天),就能完成几乎全部手续了(最后取行驶证还需要一次)。

  我们是星期日买的车交的钱,星期一下午接到“大世界”电话,说星期二下午验车。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停车泊位证明是事先办好的,否则要先办停车泊位证明,办好后3个工作日之后才能验车。验车过程很顺利,“大世界”是专门请了有经验路子熟的师傅带着客户一起验的车,那天我验车总共只用了2个小时。

  验车之后是漫长的等待(验车过后必须等5个工作日才能领牌照),对于我来说可以用“度日如年”来形容,想想那车已经是自己的了却开不上,心里急。爱人却一切如常,就跟没买车一样,还老说我是“小孩子”,呵呵,男人和女人就是不一样。

  终于再次等到了星期二,准时同“大世界”的师傅一起去拍号、领牌照。拍完号马上就能领到车牌子,领到车牌后大厅外面有专门负责安车牌的,安车牌是免费的,可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每辆汽车都有两个车牌,前后各一个,每个安车牌的位置上都有四个螺丝孔,一共是8个,可每一副车牌只配了四个螺丝,前后各两个刚刚够用,可还空着四个孔呢,不好看也觉得不太结实呀,怎么办?一个螺丝5元,您可以自己掏钱再买4个安上不就得了?嘿嘿……另外,还有卖车牌保险套的,其实就是在车牌外面包一个钱皮圈,却要160--200元,我觉得不值。

  办完这些,大约用了半天的时间,至此为止,“大世界”的“一条龙服务”就算结束了。我就把车开回家了(等不及了),不过保险还是没生效呢,因为还要有以下几项工作需要自己做:交车船使用税等、养路费、3个工作日之后取行驶证、去购置税征稽处建档、去保险公司给保险建档,而且办这些事的费用不含在“一条龙服务”中,需要自己掏。总的感觉:“北方车辆大世界”的服务比较好,车的质量也不错,就是配件贵,不过好象专卖店都这样。对“一条龙服务”的感受是:虽然多花了一点钱,但还是挺值得的,确实省事,当我看着有经验的师傅替我填写那一堆乱78糟的表格并很有目的性在各个窗口移动时,才真正感到庆幸,要是我,一张表就得填半个小时,说不准哪儿地没填好或什么证件没带全,这一天就都搭进去了。不好之处也有,就是年审的时候这些还得自己办。

  我是星期二领的牌照,3个工作日后的星期一早晨8:30,我又到了领牌照的地点取行驶证。取行驶证需要几个证件:行驶待办证、2张新车照片、养路费收据、一张备案卡、车船使用税收据等,好象就是这些。我其他证明收据什么的都有,可缺一张备案卡!窗口内的女警察对我说:“手续不全吧?先回去办全了再来吧!”,一边说一边还笑咪咪地看着我,估计象我这样白来一趟的人她见的太多了。怎么办?赶紧驱车赶往“北方车辆大世界”,在那里花了100块钱办了一个备案卡,又折回取行驶证处。这回手续齐全了,只用了2分钟就拿到了这关键的行驶证,没有它保险不生效,我在小区的车位备案也办不了。

  拿到行驶证后驱车来到前次办购置税的购置税征稽处建档,然后再驱车赶到保险公司把保险建档备案(换取批文)。整个取行驶证、建档、去保险公司的过程用了整整半天时间,行驶了近100公里,至此全部购车手续办完。总的感觉,目前买辆车还是很不容易的。

  五、车辆使用状况

  到今天为止,我的车已经取回家7天了,行驶了600多公里。总的感觉还是不错的,我所关心的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1、耗油量比较少。我粗粗计算了一下,每百公里耗油大约8.1个,对于新车而且几乎每次都开空调行驶而言,我觉得已经算不错了。听有经验的网友说,磨合后油耗还能下降一些。

  2、动力性较好。买车之前就总听朋友们说捷达动力性不错,自己开过之后觉得确实如此,尤其是二档的时候,不给油都蹭蹭往前蹿(不知是性能好,还是有毛病),在四、五档的时候,油门从来没踩深过,每次都是只轻轻一碰油门,车速就80以上了。

  不太满意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1、空调声音太大。

  2、500公里过后,行驶过程中车内有响声,目前还没查出到底哪儿响。

  3、方向盘沉,女孩子(80斤以下的)开起来可能费点儿劲。

  六、我的开车教训

  我的驾龄刚刚一年多,还算是个新手吧,到目前为止,我有过两次开车的教训,都是在倒车的时候。那时候还在拿老爹的车练手,一次在五棵松地铁口辅道等人时,倒车把一位老太太后腰顶了,没什么大事,老太太就是闪了一下,揉了揉腰骂了几句就走了,可把我吓得够呛,毕竟那是第一次撞到人。另一次是在小区内,刚启动想倒出车位,当时眼里还没个准性,觉得地方挺宽的,可还是把一个普桑的右屁股撞出一个大坑,赔了人家300元,那是我第一次撞车,没经验,现在想想,赔多了,挺后悔的。

  罗罗嗦嗦写了这么多,文笔不好,只是把自己经历的事情做了个记录。希望以后能和大家共同切磋驾驶技术,取长补短。(新浪网友:oldbull2000)

(编辑:李良)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汽车生活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