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京时间2月8日,本田汽车CEO 八乡隆弘(Takahiro Hachigo)和日立汽车系统(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关秀明(Hideaki Seki)共同宣布,本田汽车和日立汽车系统将投资50亿日元(合4450万美元)于7月份成立合资公司,其中本田占比49%,日立汽车系统占比51%。
合资公司总部位于日本,名字尚未确定,将在日立的美国肯塔基州及中国工厂生产电动车,以满足这两大市场对电动车的旺盛需求。与日立成立合资公司,反映了本田汽车在新技术研发的巨大压力下,本田顺应如今汽车企业抱团合流、出击新技术的趋势。
目前主要日系品牌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阵营。丰田除了大发、日野,并间接控股斯巴鲁外,又与铃木和马自达达成合作;雷诺-日产联盟吸纳了俄罗斯的AutoVAZ和三菱汽车,并与戴姆勒走的很近;本田汽车则于2013年开始与通用合作,并于近日成立合资公司,从事氢燃料电池系统和产品的开发,年前与谷歌背后Alphabet旗下的无人驾驶公司Waymo达成合作,成为谷歌无人驾驶技术的第二家客户,如今又增添了日立这一合作伙伴。
相对于规模千万级、盟友间关系也相对更为紧密的丰田与雷诺-日产两大团体,本田2016年销量仅近500万辆,体量较小,且合作多限于技术方面,而非独立性受限的资本合作模式,对此本田社长八乡隆弘也并不讳言。
在去年10月份《汽车新闻》的采访中,八乡隆弘表示,“我很确定他们的结盟 (丰田-铃木)会对我们迷你车及小车的市场策略带来一些冲击,但是我们不想为了冲量而冲量,只要加强我们的产品,就能扩大规模。”他强调本田“生活实用”和“性能科技精进”的品牌价值,并重视其品牌独立性。
2016年初,本田汽车计划到2030年前将新能源产品销量占比提升至2/3,而目前这一比例为5%。但是新技术开发的巨大成本压力,日益严苛的排放标准,和日益提高的安全门槛,迫使包括本田在内的汽车企业战略合作,共摊成本。
此次与日立汽车系统合作,八乡隆弘坦言,考虑到产量和工厂建设成本,分摊研发成本是此次合作的主要推动力。
目前本田的所有汽车都为自己生产。即使日立为其生产部分电动汽车,本田依然将保持其混动车,尤其是燃料电池车辆的生产。日立汽车系统专注于汽车电子、安全、电池和电机等,在《汽车新闻》百强供应商排行榜中排第26名。与日立合作既能共同开发新技术,也无损于本田引以为傲的“独立性”。
八乡隆弘表示,发动机将用于插电混动车、一般混动车和电动车上。本田将于今年在美国引入Clarity轿车的纯电动版和插电混动版,但拒绝透露新车将于何时上市,或实现什么样的规模。
责任编辑:孙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