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纷乱的时代,造车的风口席卷了整个中国汽车行业,汽车突然成为了一个开放的行业,许多“门外汉”开始聚集在“造车”这件事情上,而越来越多的传统了“老人们”似乎也耐不住“寂寞”,老将沈晖的威马汽车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造车新势力的一员,威马汽车来得似乎迟了一点,很多人还是“只闻其名而不知其形”,为了给大家全方位展示造车新势力,新浪汽车自9月起正式启动《破立—— 2016造车新势力调查报告》项目,此次新浪汽车走进威马汽车,看一看“老将”们的新创意。
传统的“根” 互联网的“本”
威马成立于2015年12月,是国内新兴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和出行方案提供商,但威马的造车、发展战略似乎又显得比较特别。根据发布的“128战略”,2018年起威马汽车将每年推出一款新车,并通过创新的营销、运营、服务、信息策略等价值链解决方案,形成基础的硬件平台铺设及智能车网覆盖。
很多人把威马汽车定义为“互联网造车”企业,对此威马汽车副总裁陆斌似乎对此不同意,他介绍威马汽车是运用互联网技术与互联网运营生态为用户体验带来更大价值,但并不是纯粹的“互联网造车”。威马汽车是把传统制造工艺、质量作为“根”,把互联网作为“本”。
威马汽车的团队主要由工程师团队组成,包括互联网和传统车企两部分,这也直接影响了他们的造车态度。“威马与互联网造车、新造车企业不一样,威马是务实派,我们更注重安全和质量,注重车辆本身的安全和耐用性”陆斌介绍,将互联网公司在出行、车辆使用上的理念,更好地融入到车辆上,这就是威马汽车的优势所在。
下盘要稳 上盘创新
中国汽车工业在中国已经稳固发展了二十几年,随着新能源的发展与互联网的加入,让一波新的人有机会在汽车工业中创造一些新的东西,这也是新造车运动这么红火的原因。作为其中的一员,威马要做车本身上的“巨人”。
据介绍,与传统车企相比,威马汽车是一个开放的平台,能够通过合作带来更多的商业价值。威马汽车未来要在移动出行上提供实体与渠道,借力行业巨头的用户群,走出稳固的路线,在陆斌看来,所谓的传统与创新就是“下盘要稳,上盘创新”,威马汽车正是遵循这样的发展路线稳步前进。
一辆会进化的车
当下,汽车的功能一直是由车企直接定义,在车辆的生命周期中,车辆的硬件还无法改变,车企也不愿意改变当下的现状。而威马所造的汽车将会是一辆可以进化的汽车,不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可以升级。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威马将换一种思维去开发产品,威马汽车产品总监林仕翰表示,这将是威马汽车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口,也将成为威马汽车独有的优势所在。
威马汽车作为一家由汽车行业“老将”们组成的新造车公司,却对大数据有着独特的敏感度,这也让威马汽车与互联网走的很近。互联网拥有海量大数据,这些数据要与车辆产生价值就需要一个平台,而威马就是这个平台。据了解,威马汽车已经与华为、滴滴出行、腾讯进行数据战略合作,这也意味着,传统汽车的数据可以在威马的产品上进行验证,将不同的数据在车辆上进行融合,将数据的价值最大化。
为了完成此目标,威马汽车不仅在德国成立研发中心,并与国内成立汽车研究院,在汽车的IT架构上投入比传统车企大得多的精力。
车型+体验+服务的制胜法宝
曾有行业专家预测,作为整车厂,如果不以开放的心态来面对合作,最后将沦为代工厂。作为汽车行业的“老将”们,威马汽车似乎更知道这个道理。“我们不光是一家造车公司,我们是一个出行服务的提供商,而提供服务的载体正是威马的电动汽车。”陆斌介绍,在量产车之前,威马汽车将会服务先行,率先让用户体验到威马的出行服务。
如此看重出行服务的威马自然知道一辆好用的车的重要性,在威马看来,极致的交互体验+严格的安全标准,才是他们心中完美的车辆。林仕翰表示,威马是在用传统燃油汽车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产品,车型+体验+服务将是威马不同于他人的制胜法宝。
“威马”来源于德语“Weltmeister”一词,是世界冠军的意思。不知威马的“老将”们能否在这一轮的造车热潮过后成为真正的强者。
责任编辑:刘万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