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
选车

访谈>正文

原创资本国别不可忽略 放开股比自主更被动

http://auto.sina.com.cn  2014年02月20日 22:22  新浪汽车   字号:

  第六回合  美日韩无一公平对待他国汽车

“三眼二拍”行业巨头激辩“合资股比”“三眼二拍”行业巨头激辩“合资股比”

  董扬:我觉得王教授的全球理论,趋势方面我是同意的,但是我认为用这个理论解释现在我们可以放开,或者不求所有,但求所在,这个在实践中有差异。差异在,名义上本国公司发展为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发展为全球公司,但是现在大部分在中国投资的外国公司有些具有的全球公司的属性,有些全球公司的属性还不明显。我举一个极其明显的例子,日本在中国合资的整车企业,以采购日本的零部件为主,韩国在中国投的整车公司,以采购韩国体系的零部件为主。他们公司在这个行为中间,明显拉动和自己亲近,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公司的意图是非常明显的。绝不是非常公平的。我觉得现在用这个理论完全指导我们的政策,实际上和实际操作上有一些问题。

  第二个反驳王教授的关于品牌的问题。我们现在也有生产引进的产品,也有生产自己开发的产品。我在博客里面写了,一个产品在整个过程中间,有不同的贡献和不同的利润。每一段有每一段的贡献,开发有开发的,工厂建设有工厂建设的,制造过程、零部件采购、销售、售后服务,一个外国品牌在中国生产,利益的大部分是进到了外资企业,当然这里面还有一部分,如果就整个生产过程,国家得了大头,政府的税收是大头,利益分配上,整车是对等的,引进零部件包括防备和管理系统都是人家的。但是中国企业中国的品牌对经济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这里面最大的问题是我认为在全球化的趋势过程中间,经济的博弈、利益的博弈是存在的。不管是谁,现在我所能看到的美国政府、日本政府、韩国、德国、俄罗斯,一定程度上我觉得不包括中国,他们都是考虑利益的。

  王志乐:按照我的理论,考察政府的对策和企业的情况,发现你说的情况,日本人在这轮全球化中,思想没放开,当年日本到中国来投资,是把中国当做加工基础,连中国的市场都没有作为主要的。他这种全球化,不理解这一轮全球化是铺天盖地过来。这些年经济之所以摇摆、停滞,很大的原因没有像德国和美国的做法。

  第七回合  股比放开将令自主错失良机

  朱华荣:我觉得教授刚才的观点,我有一点不同的是,你刚才说的这一套全球化趋势、利益分配也好,还是比较理想化的状态下,这种期待。实际上在实际的全球化的不管是某一个产业里面,就像董秘书长说的一样,利益分配是不一样的。当出现利益冲突的时候,我认为这个理论就会带来新的问题。而且就像教授说的,我们试想三星当年不坚持自己的自主研发,会有今天的三星吗。韩国的现代,日本的丰田,如果当年不坚持自己的研发,或者他们当时叫韩国品牌、日本品牌,我觉得也到不了今天。这里面的前提是什么?当前我认为不是说自主品牌就活不下去了。但是我是希望从这个讨论里面,能够给自主品牌再给一些时间,比如说10年,再给10年的时间,这么的时间,这是很好的时机,这个时机不能打破,这个10年对于中国的品牌可能是巨大的支持。

  另一个,再给10年时间,比如说就是10年时间,当前有非常好的形势,我认为暂时不宜打破它。通过这些年的发展,自主品牌和国外品牌已经从原来的简单封锁开始走向合作。已经在研发领域,在品牌领域,在新能源领域,共同在开发品牌,共享技术,这已经说明这种趋势在得到国际品牌的认可,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自主品牌或者叫中国的企业,在合资企业里面的合作里面,话语权在增大,什么原因?因为你强了,因为你懂了。你说你不拿产品,我说我贡献平台、贡献技术行不行,标准你可以制定。这个关键时候,我们已经输出平台了,已经在讨论某款产品进入到合资企业生产了。如果突然抛出这样的东西,它就错过,就会让长安错失这样巨大的良机,甚至完全倒退回10年前,可能只有20、30%这样的格局。

  第八回合  三方激辩放开股比时间点

  主持人吴迎秋:咱们就一些现象来说,刚才王教授和董秘书长讲的,我们该对跨国公司或者说全球化怎么看,华荣书记也讲到了,全球化、国际化的趋势不能放在理想的状态上来,我们更应该研究更多的一些东西。我突然想到一个,也不一定代表我的观点。丰田在中国全球化是非常不够的,但是一定也不影响丰田成为世界第一。王教授也讲,我们一定要放的更大。国际化就意味着人家在国际上有更多的选择,也有更多的博弈。

  华荣书记讲到10年这个关键词,现在很多人讲10年太久,只争朝夕。我们要研究跨国公司跟我们的博弈,该谈得谈,该打得打。现在围绕放开的时间节点,怎么去操作这个事?到底多少年,现在非常具体的说,依据是什么?

  王志乐:这个时间确实不太好说,我听到最长的也就是10年。我的观点是,有序开放。这里面可以分地区,还有不同的情况,不发达地区就可以先放,其他的时间,为什么这个节点讨论非常的重要。哪怕给10年,也有好处,给大家一个目标,我们有一个倒逼机制,入世已经到2006年以后,为什么出现这种摇摆,06年入世5年,承诺的东西基本上实现以后,大家觉得没有什么目标了,觉得基本上做到了。一旦没有新的目标去追求的时候,这时候大家的安于现状的东西容易出现。这次三中全会再一次吹响了改革开放新的号角,我们应该用新的姿态、新的精神面貌来迎接新的开放和革命。就算有一个10年,也比没有强。

  第二我建议适当的缩短,有些地区先开。

  主持人吴迎秋:地区,按所有制,国有的,民营的。

  王志乐:民营可以先开。这么做,不要一刀切。政府做事容易一刀切,管理起来最简单。但是我们要按照市场的规律,有序推进的时候,要按照市场的规律去分类指导,不同的情况,这么来搞。

  主持人吴迎秋:华荣书记你10年的依据是什么?

  朱华荣:从国际上,比如说韩国、日本,这些企业当他们走向国际化,什么时候是比较合适的。首先我回答这个问题,就是当中国品牌不仅在中国境内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市场占有率和良好的运营的质量,应该有一定的利润、规模、技术等等。另一个就是一定要在国际化这个市场里面,有相应的一席之地。我认为这么样的状况,就是它可以彻底放开的10年。

  主持人吴迎秋:这10年是不是依照长安集团未来10年发展的状态?

  朱华荣:对,我更多是看到长安和当前,我可能看得不是很多,5大自主品牌当前的状况,大概都在50万辆级这样一个状况,现在已经开始走向海外。我们回顾一下国际上的刚才说的韩国和日本走向国际,大概也就是25—30年,我们真正做自主品牌也就是10来年,留给自己20年时间。现在我们总共留下20年时间,我们走向国际,实际上我们压力是很大的。而且现在的规模投资包括在研发上等等的投资,差距已经不是30年、40年前那样了。

  主持人吴迎秋:按照王教授讲的,全球化的进程当中,10年的变化是非常快的,给不给你那么多时间。

  朱华荣:现在我们更多的是说的汽车这个产业。教授站的层面更高,涉及到其他的,整个中国改革开放、中国对世界的承诺等等。这个产业角度说看,肯定是有不同的结论的。纵观历史和我们现状,是这么个情况。

  董扬:我不愿意顺着你这个话题说。你这个话题就变成了王教授、书记、董秘书长都同意放开,我们是讨论现在要不要放,虽然说都同意放开,和现在要不要放,把这个讲出去以后,就变成了谁不放谁傻瓜,你放得慢谁保守。所以我不愿意顺着你说。

  回忆当年,加入WTO,外经贸部问我,汽车准备的方案是什么?我们最低限度是什么,最高限度是放什么,把这个给了他,他谈判不考虑最低限度,直接把最高放出去,还不行,还得拿一点。如果我们把主题变成就是要放,尽管王教授从你的角度说,你作为学者来说,放和放不一样,有有序的问题。但是我非常担心,这个话题到了政府某些官员手里,他也不考虑这么多,他也不懂,他会说连董扬都说放,我们就放一点,我工作好做。

  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现在我们讨论的是对汽车外资是限制还是放开。如果我们是讨论一个产业、讨论某一个政策倾向的利弊,不要一定要放开,大家都同意,无非是快慢而已,这样的结论不好。

  我觉得一项政策的采取,我刚才已经讲过了,他们对我也有一个表述,我讲的和王教授讲的,本质上差异是不大的,但是描述上的话,我现在宁可采取和他们不同的表述。我们要牢记一个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策是什么?政策是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的一些成分。它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超前是不可以的。

  这个事情对于有些部门的同志是有意见的,列宁讲过,有些真理超越一步就是谬误。

  主持人吴迎秋:我说今天讨论要不要放开,大家一致认为放开是大趋势,但是你说不能这么说,这么说,有些人理解可能就是放开。但是反过来说,你宁愿说,今天就讨论今天要不要放,今天你肯定不能同意放。

  董扬:我不同意今天放。

  第九回合  未来可以想 现在不能放

  主持人吴迎秋:反过来说,你这样给人的感觉就是另外一种说法了,董扬秘书长说,他不赞成放开,你如果赞成放开,引起有些领导的误读。

  朱华荣:他说的是他不同意今天放开。

  主持人吴迎秋:还是不同意今天放开。

  朱华荣:明天再研究。

  董扬:今天这样的讨论,我的观点是,我认为现在不能放开,为什么现在不能放开?就是我们要从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出发,不放开更有利。从中国品牌,或者是中国企业自主品牌成长看,我认为现在放开弊大于利,这两点出发,我是这样的观点。我也同意华荣提的,我们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于成功。这一点王教授您不在业内,表面上看,汽油和柴油差距还大吗,但是已经和过去完全不一样了。

  朱华荣:我补充一点,秘书长说到新能源的问题,发展的路走错的问题。自主品牌再走这个路的时候,真的是按照市场经济和市场规律来进行的,如果不按这么走的话,出现的问题会更大。这个不细说。

  第二,当前我们的差距,到底是什么状况,确实我们进步很快,也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觉得当前是最好的时机。包括用户直接能感受到的质量,最近我调查了一系列自主品牌,他的品质比如说故障率,相当多的自主品牌已经达到甚至于超过外资品牌。

  董扬:JDPower调查出来,中国品牌轿车新车故障率,2013年故障率,总体上平均相当于合资品牌2009年。我反问,2009年你也没有觉得引进品牌的轿车破,现在我们就达到那个水平了,价格还便宜。

  朱华荣:便宜40—50%。

  董扬:现在主要是正向开发为主,完全开发一个车特像人家,标志能换的基本上没有了。

  王志乐:中国企业到海外收购的,开放这种应该先开,中国企业收购的外资品牌。

  董扬:以后沃尔沃向中国投资,PSA向中国投资应该优惠。

  朱华荣:全球化过程里面有很多方式,汽车产业国家都是支持的,包括李书福的方式,东风的方式,可以作为个案照例来研究的。

  王志乐:有序开,可以研究,这一点跟几位业内人讨论,我觉得没什么。我只是想,大家换一个思维,更从全球化角度。

  董扬:我不愿意把这个题目让政府官员拿来变成另外的问题。

  主持人吴迎秋:讨论之前讲了,今天的讨论不是为了找分歧的,而是为了找共识的。谈到这儿以后,又有问题了。

  王志乐:最后还是有共识了。

  主持人吴迎秋:刚才讲到了共识,你刚才一直谈的是分歧,我们不是马上放开的,应该讨论我不赞成当前放开的。把这个话题先放一边。但是我没有听到,王教授讲了,从地域上、所有制上可以考虑,有一些特殊案例上。

  董扬:我同意我的观点修正到什么程度,我不同意现在放开,这个含义可以理解成我长远同意放开,我不同意现在放开,就到此为止了。不要逼着我说这个,我觉得对整个(汽车产业)不利。

  主持人吴迎秋:内心是知道,或者你有一些想法的,包括时间和做法,只不过不想在今天说。如果你不赞成放开,似乎不同意放开。你说未来放不放开,讲不出来,人家认为你的观点是不硬气的。

  王志乐:中国汽车的状态大是大了,国外的企业变成全球企业都有大规模的并购,放开有有利的条件,外资企业也来一次并购,不是每一个企业都经营好的,汽车产业大而强。正规的企业不经过并购是不可能。

  董扬:我讲两个符合你要求的,第一我认为现在我们对于民营和其他资本限制过多。应该是在不讨论外资股本的情况下,应该讨论怎么样民营更多的进入汽车产业。

  第二,摩托车行业,现在外资股比现实已经不大了,摩托车可以考虑放开。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扫描二维码,快速收藏新闻至手机,通过手机随时阅读。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编辑:Aeolus)

意见反馈 | 保存 | | 打印 | 关闭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

可输入140个汉字 新浪汽车 提问 >>

上传附件

上传附件
选择图片

请选择小于2M的jpg,gif,png图片

上传附件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候...

正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