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
选车

新闻版>行业动态>正文

政治经济双压 意大利政府与马尔乔内“修好”

http://auto.sina.com.cn   2013年01月05日 11:19   汽车商报  王林 字号:

  汽车商报记者   王林

  12月20日,菲亚特CEO马尔乔内对外表示将斥资10亿欧元(约合13亿美元)扩建意大利梅尔菲(Melfi)工厂,并计划在该工厂投产两款新车。英国《金融时报》称:“经历了长达数年之久的争吵后,菲亚特的老板马尔乔内最终还是选择与意大利政府缓解这一紧张的态势。”

  虽然从《金融时报》的口吻来看似乎是马尔乔内选择了妥协,但是也有分析人士声称:“意大利政府现在正处在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无论从经济层面还是政治层面,意大利的政客们同样需要与马尔乔内和解。此次投资也很可能是一向强硬的马尔乔内给意大利政府的一个台阶,同时也给自己事业更大的发展空间。”

  间隙重重

  马尔乔内与意大利工会、政府的间隙由来已久。

  从上任的那一天开始,马尔乔内与意大利劳工及政府的摩擦就没有断过。2004年,正是菲亚特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汽车产业的不断下滑,这个曾经辉煌的意大利品牌举步维艰。工厂极低的产能利用率、较高的劳工成本等等问题困扰着这家曾经一度垄断意大利40%以上年工业生产总值的跨国公司。

  上任之初,马尔乔内进行了多项大刀阔斧的改革,但这些改革也因为触动了意大利劳工的利益而遭到了坚决的抵制,而意大利政府也选择站在劳工的一边。2004年11月,菲亚特劳工工会就组织了一场长达四个小时全国规模大罢工抗议马尔乔内所实行的裁员等“消极”措施。

  此后,关于菲亚特工会罢工的新闻层出不穷,而意大利政府对于马尔乔内的批判也屡见于报端。2010年,一向以“大嘴巴”著称的马尔乔内在意大利电视媒体上炮轰意大利劳工及政府官员的保守作风,“菲亚特如果没有效率低下的意大利工厂将能表现得更好。菲亚特的收益没有一分钱来自意大利,我们不可能一直带着这个累赘。”

  2011年,“脱意言论”再次让马尔乔内成为媒体的焦点:“我们可以离开意大利。菲亚特是一个跨国集团,我们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业务运行。甚至在完全脱离意大利本土市场的情况下,菲亚特依然能够正常运行。”

  而意大利劳工组织及政府官员也时常对马尔乔内隔空喊话,“马尔乔内质疑菲亚特在意大利的未来,原因只是他想离开意大利”。一位意大利共和组织主席Guglielmo Epifani表示。

  意大利下议院议长GianfrancoFini更是嘲讽说:“马尔乔内看上去更像是加拿大人,而非意大利人。从他的言论反映出,他并未将自己看成是意大利人。菲亚特能够避免倒闭完全是因为意大利本土的纳税者一直对其提供默默的支持,付出资金所致。”

  政府压力重重

  严重的经济危机已经让意大利政府不堪重负。

  2012年6月,意大利国家统计局发布公告称,意大利201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将出现1.5%的负增长。而意大利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预测结果更为悲观,认为2012、2013两年意大利国内生产总值将分别出现1.7%和0.4%的负增长。根据相关部门统计,过去三年当中意大利全国共有3.3万家企业破产倒闭,仅2012年第一季度,意大利就有超过3000家企业申请破产。

  伴随着众多企业破产而来的就是就业率的大面积下滑。统计数据显示,意大利2012年第一季度的失业率就已经攀升至10.9%,成为自1999年以来最高的一年。25岁以下年轻人的失业率更是高达35.9%。

  2012年8月,意大利工业联合会宣称意大利经济萎缩将达到2.4%,这比政府预测的降幅整整多出了一倍。意大利经济学界认为,造成经济持续下滑的主要因素除了受欧债危机和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之外,主要是意大利政府实施的财政紧缩政策。

  一些外媒也在推波助澜:“由于购买力大幅下降,意大利人的生活水平倒退了30多年。与此同时,经济危机引发的不安、惶恐、沮丧和愤怒等情绪,造成意大利国内社会关系空前紧张,自杀率和犯罪率显著上升。”

  2011年底,蒙蒂政府上台后,强行通过了200多亿欧元的增收节支计划,力求尽快实现财政预算平衡,使意大利摆脱债务危机的威胁。但从目前意大利的状况来看收效甚微,2012年8月,意大利的债务余额已经攀升至国内生产总值的123%。

  2012年3月,意大利经济发展部长帕塞拉在与意大利劳工工会接触时就曾经表示:“意大利当前面临的头号难题是就业问题,失业者、非经济活动人口以及收入过低群体总人数大约有600万到700万。”

  意大利分析人士表示迫于各种现实的压力,作为工业国家的意大利政府不能置汽车工业于不顾,就连工业联盟的主席Giorgio Squinzi也宣称:“一个伟大的工业国家不能没有一个伟大的汽车产业。”

  没有永远的敌人

  英国首相邱吉尔曾经说过:“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用在菲亚特与意大利政府之间再适合不过。

  就在意大利经济难以好转的同时,菲亚特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2012年12月10日,意大利汽车工业协会(Anfia)发布数据称,2012年11月份该国新车销量为106491辆,同比下滑20.1%,去年同期意大利新车销量为133284辆。而意大利汽车经济研究中心(Centro Studi Promotor)预计,2013年意大利新车销量有望达到155万辆,但同欧洲债务危机之前的水平相比,仍下滑34%。

  意大利政府显然不能坐视菲亚特陷入危机,而菲亚特也必然希望意大利尽快走出阴霾,两位曾经的“敌人”站在一起就成为一个明智的选择。马尔乔内再也不谈要在意大利本土关闭工厂,而政府也适时出台了《劳动力市场改革法案》,放宽雇主解雇员工的限制,废除有关经济性解雇的保护条款。昔日的冤家对头如今已经站在同一战线。

  2012年12月20日,马尔乔内对外表示将斥资10亿欧元扩建意大利梅尔菲工厂,并计划在该工厂投产两款新车。意大利总理蒙蒂宣称:“这表示菲亚特与意大利之间的关系已经重生。”

  而马尔乔内也适时地表示:“我们今天做的,就是实现我们的承诺,我们不会离开意大利,除此之外我们还会逐渐恢复盈利。”

(编辑:陈洁)

评论(0)
分享到:
6.39K
意见反馈 | 保存 | | 打印 | 关闭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

可输入140个汉字 新浪汽车 提问 >>

上传附件

上传附件
选择图片

请选择小于2M的jpg,gif,png图片

上传附件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候...

正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