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被高估” 跨国车企集体倒戈混动
2012年,电动车在全球市场的日子都不好过。年初,通用电动车沃蓝达因为销量不佳一度停产。年底,又有外媒报道称,一直专注于电动车的日产汽车改变了技术方向,今后将重点研发混合动力车。
日产计划未来5年内推出15款新混动车型。此前,日产曾希望借助聆风电动车实现行业领先,但聆风惨淡的销量促其转投混合动力车。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聆风在美国的销量仅有8330辆,远低于日产汽车CEO戈恩两万辆的预期。日产汽车公开承认,在推出聆风电动车时,高估了电动汽车的短期市场潜力。早期一部分美国消费者出于对电动车的好奇和促销手段的吸引选择了聆风,但现在这个群体正在消失。此外,美国的充电基础设施不够健全,补贴优惠实施得不顺利,制造成本压力也非常大。
“必须走混合动力化的道路。我们无法从内燃机直接跳跃至零排放阶段。在两者之间我们需要过渡。其实这是我们最初就已有的认识,但现在日产改变了优先级。”日产首席执行官志贺俊之说。
实际上,早在今年第三季度,大众、丰田等跨国巨头就降低了电动车研发的优先等级。在今年巴黎车展上,大众汽车宣布,未来1~2年会推出一系列插电式混合动力量产车型,但未提及纯电动车计划。大众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表示,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型两种技术都会有,但大众认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更适合未来发展。
今年9月,丰田汽车传出了砍掉整个电动车项目的消息。尽管丰田对此否认,但也表示,短期内最现实的节能环保路径是混合动力汽车。未来3年,丰田会在全球推出21款全新或改款的混合动力车型,预计每年混合动力车的销量都超过100万辆。为了占领国内市场,丰田已经在常熟开设工厂,实现混合动力核心零部件的国产。
同样,本田汽车也将宝押在混合动力领域,其混合动力产品的全球销量仅次于丰田。今年,本田已经向国内引入了三款混合动力车型,未来计划实现更多混合动力车型的国产。
至此,全球多数跨国车企都实现了新能源阵地的转移,在保持电动车研发的同时押宝混合动力车。一直专注于电动车研发的通用汽车虽然表示不会放弃电动车研发,但资料显示,目前沃蓝达电动车基本上是亏本销售。今年年中,美国市场还传出了沃蓝达虚报销量的消息。
在国内市场,今年电动车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为了推广电动车,9月,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会同科技部、工信部举办了中央国家机关新能源电动公务用车试点示范工作启动仪式,首批为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门配发23辆新能源电动汽车,作为公务用车试用,上海不仅免费发放两万张电动车车牌,还给予电动车4万元补贴。但电动车的销量依然不佳,广州提供的新能源车牌一度乏人问津。
国内政策导向虽然支持电动车,但方向也有了变化。7月颁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2-2020》提出,在大方向上,以纯电驱动为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但在当前时期,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同时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现阶段混合动力汽车相关技术已比较成熟,基本不需要改变驾驶方式,产业化条件要求较低,也不需要配套基础设施支持。混合动力技术的发展也能推动电池、电机、电控等技术升级,为纯电动汽车产业化提供支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认为,混合动力技术是当前最适宜推广的节能技术。
有分析认为,跨国车企混合动力车的国产会进一步降低车价,政策鼓励也有助于破除地方保护樊篱。盖世汽车网预计,未来5年混合动力汽车总产销量将超过百万辆,中国将迎来混合动力的第一轮爆发。
这对本土车企来说是一个重大考验。目前,自主品牌在混合动力方面的技术储备相对薄弱,关键技术缺失,与跨国车企差距较大。国家信息资源中心主任徐长明表示,混合动力的发展难点在于有两套驱动系统,对技术要求很高。传统企业要再添一个动力系统,并把两个动力系统结合起来,这对自主品牌来说难度非常大。
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认为,国内车企与跨国巨头相比存在很大的技术差距,我们国家也应该抓紧做混合动力车,如果不抓紧,又会处在比较被动的位置。“目前,我国示范运行的主要是轻度和中度混合动力车,自主品牌的深度混合动力车还处在研发中。我认为应该把重点放在深度混合和插电式混动产品上。”
- 相关新闻
- 相关问答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