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
选车

新闻版>企业新闻>正文

上汽通用五菱:十载耕耘收获融合创新

http://auto.sina.com.cn   2012年11月26日 16:11   经济观察报   字号:

  杨小林/文

  位于广西柳州的上汽通用五菱(SGMW),正在用实际行动记录着中国汽车市场十年来的沧桑巨变。

  这家企业连续四年率先挺进百万辆俱乐部,其旗下产品累计保有量超过770万辆,其中市场保有量超过380万辆的“五菱之光”一度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誉为“地球上最重要的一款车”。

  下个月,这个国内第一家以制造微车起家的合资企业,将迎来合资公司挂牌的十周年纪念日。而在此之前,海内外一系列频传的捷报,已经将公司内部的这种喜庆氛围推向高潮。在风云变幻的国内车市浪潮中,以“低成本、高价值”模式运作的上汽通用五菱,无疑是名出色的弄潮儿。

  对于过去的上汽通用五菱而言,进步是一点一滴的,但今天的收获却是丰硕的,而在收获背后则是合资公司成立十年厚积薄发、融合创新的结果。

  从年初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殊荣,到全新乘用品牌“宝骏”得到市场认可;从今年逆势狂飙拿下微车“半壁江山”的市场份额,到9月连续四年率先“撞线”产销100万辆;从7月埃及下线第一辆N300(五菱荣光,挂标雪佛兰在当地出售),到本月青岛发动机项目二期扩产……

  今年11月18日的合资公司挂牌纪念日,规划年产40万辆的柳东乘用车宝骏基地将正式投产,这意味着上汽通用五菱将率先成为国内第一家具备200万辆产能的汽车企业。下一步,上汽通用五菱将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跨越——秉承融合创新的理念,依托三方股东优势资源,拓展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

  三个股东一台戏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十年前在上汽撮合下与通用的合资,今天的柳州五菱会是什么样子?虽然历史容不得假设,但从合资公司牌十年来狂飙突进的发展速度不难读出,十年前三方股东的历史性抉择无疑是正确且极有远见的,而来自上汽、通用和五菱三方股东的精诚合作,才是成就今天合资公司快速发展的原动力

  将时间的车轮倒退回十年前,彼时的中国汽车市场刚起步不久,和刚刚获得“鼓舞”的乘用车市场一样,微车市场的体量和竞争仍处于早期的“萌芽”状态。对于即将井喷的中国车市,跨国公司都翘首以待并争相加快在重点区域的布局。彼时,通用正筹划在南方设立生产基地。

  从1999年开始通用就在中国南方物色合适的机会。

  不过,通用一开始瞄上的并非地处广西柳州的五菱,而是亟待收拾残局的“广州标致”。随着本田落户广州并且全盘承接“广州标致”工厂和债务后,通用试图借接盘“广州标致”布局华南的算盘最终落空。三年后,在合资伙伴上汽的“撮合”下,通用最终以入股形式加入上汽控股的柳州五菱。

  实际上,在与通用合资过程中,还有个小插曲。那就是按照国家政策规定,一般外资企业在国内不能发展超过两个整车合资伙伴。而在入股五菱之前,通用已经和上汽组建了上海通用,并且在沈阳还布局了金杯通用。这样一来,通用要组建第三家整车合资公司的计划,必然在审批时没有办法获得通过。

  在紧要关头,合资伙伴上汽用妙计化解了通用的难题——先通过异地重组由上汽控股柳州五菱(收购后者50.1%股权),然后再引进通用资本,最终的结果就是,新组建的合资公司由上汽、通用和五菱三方持股,本质上则属于通用与上汽两大股东主导的合资项目,完全可以纳入上海通用的整体框架下。

  2002年11月18日,上汽通用五菱正式挂牌成立,新合资公司的挂牌开创了“中中外”合资模式的先河。上汽通用五菱因此也成为国内第一家以主打微车产品起家的整车合资企业。“合资重在资源发现,超越重在资源整合与集成”,这句话为上汽通用五菱的发展定下基调。

  这种合资合作一开始就被看好。其中,控股股东上汽集团作为国内领先的大型汽车集团,拥有显著的规模优势与合资合作经验,而通用汽车在资金、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实力毋庸置疑,再结合五菱原有的成本观念和微车市场积淀,三者优势互补、转化为上汽通用五菱的体系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实践证明,合资彻底扭转了柳州五菱原来“地方国企”的命运,也开启了五菱品牌微车赶超竞争对手、最终实现后来居上这场好戏的大幕。

  柳州五菱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58年成立的柳州动力机械厂。在三方合资之前,年销量不足15万辆的柳州五菱,只是国内排名第四的微车企业,前“三大”依次是长安、哈飞和昌河。由于多年的国企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柳州五菱经营状况不容乐观,机构臃肿人员庞杂不说,很多时候货发出去却回不了款,应收账款比全年销售额还要多。“实际上,从1999年我们开始谈合资,应该说融资之前先融智,自己先要改造好,来迎接这个改变。我们五菱当时部门有三四十个,总监减掉了2/3,很多干部都下岗了,很多处室都减掉了。”从合资项目筹划之初就担任厂长的沈阳,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起当年改革的艰辛。

  在对微车行业和用户需求深入研究之后,上汽通用五菱提出了“低成本,高价值”制造模式,并将之上升为企业理念:一方面,所有部门都严格遵循SGMW-GMS的运营要素,积极地从各个环节消除浪费,降低成本;同时,上汽通用五菱坚持为客户创造价值,“倾听客户声音、集成内外资源、持续改进质量、超越客户期望”,打造品质过硬的产品。

  自主创新成就微车冠军

  合资成功,在上汽通用五菱身上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由于股东方资源的倾斜,加上更加适应市场的机制,合资公司在组建后推出了一系列热销产品,并最终实现行业内的后来居上。尤其是在今年车市整体增速放缓的环境下,上汽通用五菱较上一年提前一个月撞线百万,并连续四年率先挺进“百万俱乐部”,继续稳固占据中国汽车市场第一阵营。

  公开数据显示,从合资前的2002年到2011年,上汽通用五菱产销量从14.6万台增至130万台,销售收入则从37.7亿元上升到460亿元。截至今年目前微型商用车市场占有率超过50%,连续六年国内微车市场排名第一。

  而来自广西柳州市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上汽通用五菱加上五菱集团总收入超过580亿元人民币,与合资前的年销售收入48.4亿元相比增长了12倍,卓越倍增,相当于再造了12个当时的五菱。从合资前的2001年到2011年,上汽通用五菱的税收则从2.8亿元翻着跟头飙升到34.18亿元,效益卓越倍增的SGMW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中坚,并带动广西汽车工业飞速发展。

  截至今年9月中旬,五菱品牌微车在国内销量已突破108万辆,市场占有率则逆势扩大到50%以上。有人讲,上汽通用五菱的成功,归功于合资的临门一脚,但公司总经理沈阳却认为,合资只是给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大平台和更丰富的资源,而能否将资源优势转化成市场优势,关键在于企业对自主创新原则的坚守。“合资之前,虽然我们一直在进行自主研发,也积累了经验,但技术水平比较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总经理练朝春曾透露,对于合资公司主导的自主研发能否获得市场认可,其实一开始包括上汽和通用在内的大股东都心存疑虑。

  直到“五菱之光”、“五菱荣光”和“五菱宏光”等一系列畅销产品的面世,通用和上汽才彻底打消了这种顾虑。其中自主研发的“五菱之光”平台系列产品,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二等奖,上市10年畅销不衰,市场保有量已达380万辆,2011年入选《福布斯》全球最畅销车型前三甲,《福布斯》称其为“地球上最重要的一款车”。

  在公司内部,沈总就一直强调,五菱之光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市场成绩,在合资平台上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以及品质创新功不可没。

  随后,上汽通用五菱的研发团队从中国国情出发,通过对用户需求的充分了解,认识到空间依然是未来中国微车用户的主要需求,首度提出了“大微客”的概念,并在2008年推出了空间等方面全面升级的新平台车型“五菱荣光”。又在2010年针对用户升级换代的需求,推出了全新概念的产品“五菱宏光”。

  其中开创“大微客”时代的“五菱荣光”自2008年一问世,便成为“国内增速最快的单一车型”。目前,五菱荣光全系车型累计销售超过120万辆,成功晋升为五菱旗下的又一个“百万级车型平台”。另一位新晋成员五菱宏光,以其宜家宜商的准确产品定位,上市不到两年就创下了月销3万台的佳绩。

  “我们这个公司本身的特点就是自主性很强。记得我们五菱50年庆的主题就是‘自强50年’,这是我亲自定的主题,即使合资以后我们也还是自主为主,当然,股东方的很多资源是集成,为我所用的。”三方合资后,上汽通用五菱成功开创了“合资留品牌,自主研发创新”的最佳实践,加强产品研发和品牌培育与推广,五菱品牌不断发展壮大,逐步成长为中国商用车市场最具价值的品牌。谈起这十年在微车市场收获的经验,沈阳更喜欢用“四个实现”和“一个坚持”来概括。“四个实现”是指:实现了对优秀资源的集成;实现了对三方人才的大融合;实现了对技术和管理的创新;实现了资本运营的跨越。“一个坚持”是指坚持以我为主,走自主研发、自主品牌的道路。

  正是对融合与创新的坚守,造就了上汽通用五菱与其他合资企业的差异:“五菱”品牌具有自主性,且以中方人员为主导,并始终把本地化研发能力和中国本地化品牌放在重要地位。从五菱之光到今天的五菱宏光,上汽通用五菱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国内领先并且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微车发展道路。

  将技术和专利卖到海外

  “只有技术自主,才不会受制于人。”练朝春认为,上汽通用五菱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不仅是对他们技术能力和合作模式的认可,同时也让他们更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要将中国汽车工业做强,一定要有自己核心的东西。自主研发这条路很长,但一定要走下去。”

  而在全新乘用车品牌“宝骏”打造和上汽通用五菱的国际化“试水”上,则更加坚定了合资企业应该继续走本地化研发道路的信心。

  两年前,上汽通用五菱发布了全新的自主乘用车品牌“宝骏”,并在通用提供的成熟中级车平台基础上,打造了“宝骏”品牌首款新车“宝骏630”。宝骏的推出,意味着上汽通用五菱开始依托股东方的资源,以及合资公司自身集成创新的能力,开启“乘商并举”的新时代。

  “不论是‘五菱’还是‘宝骏’,都是我们自主创新研发的成果,是‘自主’品牌。宝骏用的是外资汽车的资源,走的是自强不息、完全本土化的开发流程和运营模式。”沈阳不愿外界将“宝骏”定位为“合资自主”品牌,不过他同样不否认,“宝骏”的开发同样离不开通用在技术上的支撑。沈阳强调,“宝骏”属于“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联合开发”。

  自去年下半年投放市场以来,“宝骏630”在前三个月共销售2.1万辆,今年截至目前的累计销量则达到了52458辆,月均销售5000辆以上的业绩,对于一款全新品牌全新产品的中级车而言,无疑是振奋人心的。按照计划,在未来的几年内,“宝骏”将每年推出一款新车型,除了轿车产品,“宝骏”还计划研发SUVMPV和其他乘用产品的衍生车型。

  除了在“以我为主,集成各方优势资源”的模式下主导开发“宝骏”品牌乘用车产品,尝到自主研发甜头的上汽通用五菱,还充分借助微车产品在国内市场的成功,大胆“试水”印度和埃及等新兴国家的海外市场。与其他本土企业仅仅是出口产品不同,这种“试水”还包括技术和专利的输出。

  去年11月17日,通用汽车埃及公司在柳州与上汽通用五菱共同签署了技术转让协议(TLA)和工程服务协议(ESA),这也是上汽通用五菱历史上第一份技术转让合同,以及第一份工程服务合同。这标志着SGMW与通用埃及合作的海外汽车CKD项目在启动一年后取得实质性进展,上汽通用五菱知识产权费将由“缴”到“收”,实现最有价值的知识产权输出。

  今年7月10日,N300(五菱荣光) 在通用埃及工厂量产,正式进军埃及市场,标志着上汽通用五菱与通用埃及合作的海外CKD项目再次取得实质性进展。这一次埃及N300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一步深化了上汽通用五菱“知识与产品输出、人力资本与团队输出和业务运营与最佳实践输出”的国际化战略。在印度、埃及市场耕耘的两年,上汽通用五菱积累了大量海外发展经验,掌握了第一手的国外市场情况,在提升产品的海外适应性、提升国际化生产管理能力、提升管理团队的跨国管理能力、探索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发展模式等方面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和足够的底气。

  接下来,上汽通用五菱将通过N300系列产品立足埃及,并寻求机会覆盖北非及大阿拉伯自由贸易区市场,同时瞄准发展中国家广阔的新兴市场,加大对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投入,海外团队将承担开拓东南亚等新市场的重要任务,逐步提升上汽通用五菱的出口份额,扩大销量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拓展全新的海外业务模式。

  “在海外市场中,我们除了收取相关知识产权费用,并且对于组装的生产线、零部件以及人员输出都会收取相应的费用。对国内汽车合资公司来说,是一次全新的突破。”对于合资公司拓展海外市场的前景,沈阳充满信心,“如果进展顺利,每年光从海外市场收取的知识产权使用费和服务费,就有好几个亿。”

  除了印度和埃及这两大重点海外市场,目前,上汽通用五菱已经开拓了包括中南美洲、非洲、中东、东南亚等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业务市场;在中国微车出口企业中,上汽通用五菱已经占到全国微车年度出口总量10%的份额。按照公司规划,到2015年海外出口数量将占据全部产量的10%。未来,上汽通用五菱将由以前的技术和车型国外引进,变成技术、车型及人才向外输出,还会有贸易的模式、散件出口的模式等,充分发挥股东方渠道优势,不断全面发展海外事业。

(编辑:DOVE)

评论(0)
分享到:
6.39K
意见反馈 | 保存 | | 打印 | 关闭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

可输入140个汉字 新浪汽车 提问 >>

上传附件

上传附件
选择图片

请选择小于2M的jpg,gif,png图片

上传附件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候...

正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