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流向自主品牌呈趋势
人才流向自主品牌呈趋势
一个有趣的现象闪现于眼前:自主车企不再如此前那么寒酸而吓退合资人才,而合资企业也不再那么高高在上受人才独宠,他们之间出现了频繁的人才流动。
更有一个现象值得玩味:自主企业越来越能招揽到更多的合资人才,很多人才放弃合资高薪水,奔赴自主品牌。看看海归人才的归宿,更是如此。他们更愿意以海外学习工作经验,投身到自主品牌企业,尽可能地发挥他们的价值。
中国巨大的汽车产业和快速增长的市场,让汽车人才脱颖而出,职业经理人渐多,充分的市场竞争,带动了企业体制更趋市场化,合资体系培养的庞大人才,充实到中国汽车各个角落,尽管汽车人才还是短缺,国企主导,体制改革推进缓慢,但更加开放的市场,使得人才流动更趋频繁,自主品牌由此而受益。
源于中国汽车由合资体系主导,人才频繁流动,打破了过往合资体系人才之间流动的定势,如果细究,很多人才由合资公司流向自主品牌企业,孙晓东、高为民、董海洋等是典型代表。
过去若干年,汽车人才流动,以销售和公关传播人才为主,研发人才一般处于定势,流动缓慢,而现在,研发人才也开始流动频繁。
笔者此前曾在一个汽车人才论坛上了解到,中国汽车人才供需矛盾随着市场竞争的充分,会越来越突出,其中一个趋势是,研发人才逐渐多了,但顶尖人才很少,过去,顶尖的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很少,一般会流入跨国公司和合资企业。
但目前来看,海归人才,一般是研发或者管理人才,他们更愿意回国去自主品牌发挥价值外,合资公司不管是研发还是营销、管理人才,也愿意去自主品牌。
- 相关新闻
- 相关问答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