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不如买车
前两年股市低迷期,一位专家说“低收入人群不宜炒股”,放到汽车消费领域,或许不少人认定“低收入人群不宜买车”。事实上,中等收入甚至中低收入的人群,不少人经历过“先买房还是先买车”的抉择,如何选择不仅表明一个人的消费观念,更多象征着一个人的生活态度。
最常见的调调是“买房是投资,买车纯属消费”,按照正确的投资方式,当然是先买房后买车。这个逻辑其实自相矛盾。有经济实力将房作为投资品的人,必定不会有此类抉择的痛苦。之所以抉择艰难,更多是因经济实力有限,只能舍其一。在这种情况下,买房已经不是一种投资了,而是一种消费,并且是扛着重壳的消费方式。只要看看周围为了每月房贷放弃高品质生活的朋友即可。
在深圳,不少人未必拥有一套房,但很多人首先需要一辆车。在这里,私家车不仅仅是代步工具,也不局限于一种时尚的象征、个性的标志。汽车最大程度地帮助使用者扩大活动半径,尤其是对踏入社会不久的年轻人而言,优先选购一辆车,能在更大的活动半径内找到合作伙伴、社交对象以及各种资源,在汽车的支持下,扩大了支持面,巩固了社会联络强度,从而提升了交易成功率、职业表现能力和社交沟通质量。相反,如果倾其主要财力先买房的话,可能会面对随之而来的月供压力而捉襟见肘,降低一贯的聚会娱乐活动的参与度,从而让生活质量大为下降。
正因为此,在年轻人居多、注重工作效率的城市,先购车的人群比例并不低。
但也有人在选择上附带一种“负罪感”,尤其是从传统的消费习惯考虑的时候。中国家庭讲究“安居乐业”,没有房子,如何安居?父辈的观点更倾向于先买房。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工作半径的扩大,安居已经不限于呆在某一座城市,候鸟一样的“迁徙”行为也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风景线,在国外,这能够象征着一个国家现代化的程度。
《格调》里将“你开的车”与“你最爱喝的饮品”、“你的言谈举措”一并作为划分社会阶层的四大指标,并且认为:先买车,可以提升人们跨越时空、处理难题的能力,从而使其对人生的自信心显著加强,从而大大提升了其成为成功人士的概率。
如果你还在为贷款买房还是花钱买车上犹豫不决,那就果断地选择后者吧!相信两种不同选择的人中,买车的快感比买房大多了,尤其在深圳。
- 相关新闻
- 相关问答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