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指南发布 “轻量化”压倒“新能源”
本报记者 宋文豪
2011年年底,国家工信部发布了《工业转型升级投资指南》(下文简称《投资指南》),这份政府相关部门、金融机构开展工业投资项目相关工作的重要参考,同时也是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工作的重要指导。
而正是这份重要指导中,关于汽车行业给出的投资意见令很多人大跌眼镜:作为政府重点扶持项目的电动汽车产业并未被列入,而此前不被重视的汽车轻量化产业却被大大方方地作为指导意见提了出来。
电动车赔钱赚吆喝?
《投资指南》第二章节“节能减排——汽车行业”第473条标题为汽车轻量化,而其余4条中并未出现“电动汽车”的身影。
中国政府计划斥资1000亿元人民币,在汽车行业内统筹发展电动车,建立新能源机制,争取在2020年前实现500万辆的新能源车型销量目标。但居高不下的售价、基础充电设施尚待完备的状况以及对电动汽车产品知识普及的匮乏,都使得电动汽车的生产与销售遭遇了不小的瓶颈。
资料显示,去年10月开始正式销售的比亚迪E6纯电动车,在享受各项补贴共12万元后,售价仍高达36.98万元。“还不如花这个钱去买雷克萨斯的混动。”最近打算买车的山东某高中的吴老师如是说。同时吴老师向汽车商报记者表示,他对电动汽车一次充电后的行驶里程并不抱有太大信心。而在比亚迪的总部深圳,据了解目前在市面上运营的电动出租汽车约有50辆,但有E6出租车司机透露,目前公司还处在亏损的阶段,而作为出租车来讲,“只要电量一低,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就不敢去了。”一位开了将近1年多的电动出租车司机这样说道。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比亚迪汽车某上海经销商在2011年只售出了一辆电动汽车和两辆配备了传统的内燃机和电机的混合动力轿车。北京某比亚迪4S店负责人介绍,除了价格令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之外,对于E6这样的纯电动汽车产品来说,基础设施即大型充电设备的匮乏是目前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可能北京还好一些,海淀的航天桥、朝阳的四惠还有像延庆等北京周边一些区县都在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位负责人表示。而当记者想就电动汽车等问题向比亚迪公司的相关人士求证时,却遭到了该公司领导的拒绝。
根据记者了解到的情况,在很多二三线城市,所谓的“大型充电设备”都没有投入使用。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济南供电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向汽车商报记者透露,作为十城千辆试点城市之一的济南,目前只在市中区英贤桥附近有一座电动汽车充电站。“前年就建好了,但也只是个摆设,根本没投入运营。济南大街上根本没有电动汽车,就算有也没法用——配套的售电系统还没有建立呢。”谈到此事时,这位工作人员表现得很无奈:“也只有在来人检查时,才摆几辆根本没法跑的电动车在那装装样子。”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相对于“看上去很美”的电动汽车产业,轻量化就比较实际一些。
看好“轻量化”
节能减排的途径,一种是通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而另一种就是轻量化技术,在这个问题上,国际车企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了新能源汽车。据悉,欧洲、美国等地区和国家的主要汽车生产厂商都在汽车轻量化项目上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有资料显示,欧洲的汽车制造商正在进行“超轻型汽车”工程,力争减轻车重30%;而美国政府新一代汽车合作计划中,政府每年约投入2亿美元,用于家庭轿车的减重。
“作为技能减排两种不同的技术手段,无论是传统汽车还是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是一种共性的技术,” 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王智文向汽车商报记者表示,新能源的节能效果体现在能源替代,而这种技术无论从国内还是国际上来说目前都未能达到成熟的标准,所以由于电池重量等问题带来的节能方面的抵消还没有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
“电动汽车并不是谁的续航里程高谁就好,以比亚迪E6为例,为了提高行驶里程,E6携带的电池组要比其他品牌的电动车要多,整车一半以上的重量来自于电池,所以整体平均下来,从能耗与能源利用效率上来讲都是不尽如人意的。就这些方面看来,对于节能减排来讲,轻量化是一种更加专业的措施。”王智文介绍道,目前,虽然国家一直在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但很多专业人士对此却看法不一。而轻量化技术虽然很少出现在普通消费者的视野中,但作为一项比较成熟的节能技术,是被业界认可的非常关键的节能方式。
根据国际权威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汽车整备质量每减少100公斤,百公里油耗可降低0.3~0.6升。当汽车重量从2500千克降低到750千克时,每升汽油行驶的公里数从约5公里上升到约25公里,相应排出的二氧化碳量从约400克/公里下降到约100克/公里。
就《投资指南》来看,王智文认为,“将轻量化放在第一位的重大意义不仅仅是投资方面,而是从政策的制定部门到政府的主管部门,都认识到了要将传统能源汽车与新能源汽车放在相等的位置上去关注的问题,而如何提高传统能源汽车的节能水平,是更加重要的问题——毕竟在目前以及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传统能源汽车还将会是市场上的主流产品。”而轻量化作为传统能源汽车节能减排的基础,“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更加务实的选择,而在推动上,更要采取一种务实的态度。”
- 相关新闻
- 相关问答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