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
选车

评论>正文

跨国并购“捡漏”心态要不得

http://auto.sina.com.cn   2011年12月26日 08:17   第一财经日报  丁彬 字号:

  丁彬

  萨博汽车于12月19日向瑞典维纳什堡地区法院申请破产,地区法院于当日同意萨博汽车的申请,宣布萨博汽车破产。庞大集团和青年汽车也由之前的投资、并购进入了讨债环节。  

  庞大集团以购车款名义给萨博的4500万欧元注资属于萨博的债权,可能会收回一部分。从现在披露的情况看,青年汽车的投入大概在2000万欧元。虽然青年汽车资金一部分是用于成立(双方合资的)瑞典萨博开发公司,其他的投入资金换回的是技术。但是在平台知识产权和通用依然存在关联的情况下,这种投资究竟能换回什么,现在还是一个疑问。

  历时接近8个月的庞大集团、青年汽车跨国收购萨博案,现以这种结局告终,这又成为我国汽车行业跨国收购案中一个失败的案例。不过,这个失败案例应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值得所有中国企业的深思。

  对于庞大集团和青年汽车的失利,不少行业人士认为是其跨国并购经验不足,对存在风险预估不够导致的。这只是失利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并购的心态上。并购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捡漏”心态,让整个并购丧失了对风险的考虑。

  在中国公司并购萨博过程中,科尔尼咨询公司全球合伙人孙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中国公司参与到萨博汽车的重组之中,完全是一种非理性、靠直觉进行的决策。在目前信息完全充分、资金并不缺乏的情况下,中国公司不应该抱着“捡漏”的心态进行海外投资。孙健认为,萨博经过动荡之后,经销商体系、供应商体系和自身的管理骨干都基本上散了,萨博要想东山再起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不过,庞大集团和青年汽车对萨博的收购显然没有做多少准备,更多的是看到一旦成功将带来的若干好处。当并购萨博引起了行业的普遍质疑时,相关人士曾表示:“其实有好几家中国公司都在对萨博虎视眈眈,哄抢心态可见一斑。如果通用能撒手,在中国这个市场上,萨博可能会有价值。但是,我们却只看到了价值,并没有看到潜在的风险。”

  “捡漏”的心态,加上跨国并购经验的缺失,结局可想而知。

  在并购过程中,不少行业人士曾呼吁,应该请教李书福,借鉴吉利收购沃尔沃的经验。中国已有了上汽收购双龙的失利和吉利收购沃尔沃成功等鲜活的案例,在跨国并购上应该有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教训,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不过,这种跨国并购经验的积累在对萨博的并购过程中并没有得到体现。

  记者在采访时曾问庞大是否聘请相关机构协助并购谈判,相关人士表示,“根本忙不过来,还没有来得及请别人帮忙,都是自己在弄”。正是这种“忙不过来”,让中国公司错失了对萨博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这一最关键的环节,导致整个并购过程被“捡漏”心态所驱使。

  差不多到了并购的最后时刻,通用站出来反对时,我们才发现,真正掌握并购话语权的通用,中国公司并没有和其进行任何直接的接触。而之前,中国公司过于相信了萨博重组官和瑞典汽车公司总裁能够摆平通用汽车

  也就是差不多到了最后的时刻,庞大集团才认识了风险,表示只要通用不同意中国公司的并购,就不会再注资延续萨博的重组过程。

  这次跨国并购失利,对中国公司的一点启发就是,不能单纯地抱着“捡漏”心态。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编辑:路宁宁)

意见反馈 | 保存 | | 打印 | 关闭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

可输入140个汉字 新浪汽车 提问 >>

上传附件

上传附件
选择图片

请选择小于2M的jpg,gif,png图片

上传附件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候...

正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