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
选车

正文

张炤虎:用心写就的汽车游记

http://auto.sina.com.cn   2011年12月21日 16:40   新浪汽车综合   字号:

  张炤虎

  人生如旅途,有人只看风景,有人选择忘记,只有少数人既看窗外的风景,也读着自己的心灵。安定老师把自己看到的风景用笔记录下来,我们读到的则是一颗纯真、热烈、智慧而淳厚的心。虽然这本书被许多人称作记录中国汽车历史的宝库,但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一位与汽车接下半生缘的前辈书写自心的游记。

  本书副题为亲历轿车30年。30年是一个什么概念?古人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小到大一直纠结于这个命题“难道人比树长的慢吗?”其实不然,30年是一代人,祖辈的精神,靠父辈的努力得以传承,又藉着孙辈的创新发扬光大。如此,用三代人,近百年的时间来成就一番事业才是合情合理的普遍规律。想到黑白胶片上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奠基人,看到仍在管理层奋斗的企业家,再听听4S店里销售顾问和车主的谈天说地,你毫不奇怪他们为什么有那么多共同语言,作为90后的新人类,爱车聊车就是青春的交集。掐指一算,不禁怅然,中国轿车的30年不正是继往开来的三代人吗?一个民族,一个产业就是这样风风火火地成长起来的。

  记得一汽一位老领导曾对我说,安定在汽车界的名望是从“让轿车进入家庭”的第一呼吁人开始的。其实,作者涉猎汽车的深度和广度无人能出其右。安定笔下的中国汽车从书中他与一机部饶部长的偶遇开始,沿着一条主线起浮铺陈,这就是“中国人的汽车,汽车时代的中国”。对中国汽车而言,改革的艰辛,环境的变化,其剧烈程度和复杂性远远超过外行人的想像,许多传奇性的故事通过笔者简洁而形象的描述第一次为我们所知,产业历史的发展与个人、企业的跌宕起伏充满了戏剧性和感染力。波澜壮阔间,汽车人“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的豪情力透纸背。点滴故事中,一个个曾经的新闻人物有血有肉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安定老师曾多次谈到“好人吕福源”的往事,动情处他每每泪水盈盈,书中读到这一故事仍令人嘘唏。也许,只有当似水柔情付年华远去,过往容颜化为墨迹散开,你才能放弃幼雅的评价与慨叹,真正触摸到几代汽车人的执著与不舍吧。

  翻开今天的报刊,浏览网上的财经新闻,所谓后合资时代、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的词汇到处都是,但对于本书作者而言,亲历两个字足以将这本书的作用彰显出来。可以不夸张地说,看过这本书,你对汽车的认知会完全不同。30年前,面对合资,国人是什么样的矛盾心态,对比今天中外双方可以一起吃食堂,拥有同样的国际化视野,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了;民营自主品牌的出现同样充满坎坷,今天的他们,尽管有着历史原因造成的种种不足,难道不能得到更多的谅解与宽容吗;能源结构的转换与经济结构的转型密切相关,看过太多拍脑袋、上项目的笔者深知新能源汽车要在中国发展,其道路绝非平坦顺畅,他当然要站在历史亲历者的角度说出自己的观点。这种冷静的哲思和辨析,与单纯的热情与鼓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使《车记》具有了科学的前瞻性。

  2005年,我曾与安定老师同游德国十余天,他手边总拿着一个小本子,把自己听到的讲解认真的记录下来,无论他听到的话来自CEO、工程师,还是一位普通的导游。偶尔,他会一边记录,一边挑着眼睛从镜框上方往外看,认真的有趣。这时,你会困惑,他到底是一位可爱的老顽童,还是一位充满睿智、求知欲旺盛的大学生呢,恍惚间错位了你的时空。

  《车记》这样一本内容厚重而读起来愉悦的产业游记,似乎只能是这样一个人才能写出来。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编辑:大大_Sunny)

意见反馈 | 保存 | | 打印 | 关闭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

可输入140个汉字 新浪汽车 提问 >>

上传附件

上传附件
选择图片

请选择小于2M的jpg,gif,png图片

上传附件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候...

正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