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
选车

评论>正文

品牌二手车置换为何依然不温不火

http://auto.sina.com.cn   2011年11月17日 07:46   南方都市报  梁罗喆 字号:

  接近年底,又有朋友问我:现在各个汽车品牌都有二手车置换,是否在店里买车肯定比到交易市场要好?说实话,我实在不想打击人们信任品牌二手车的积极性。事实上,品牌二手车置换发展现状如何,的确是一个不能回避的话题。

  几年前,国内开展品牌二手车业务的汽车制造企业还不算多。虽然上海通用、广州本田东风标致一汽丰田华晨宝马等先后介入,但成功开展品牌二手车业务的车企,只是有选择地要求部分达到条件的4S店开展相关业务,营销网络远未铺开,经营成本比较高。总体来讲,通过4S店进行的品牌二手车成交量在整个二手车交易中,所占比例仍然很小。直到目前,在一些曾经早已经离开品牌4S店的业内人士看来,品牌置换的厂家数量越来越多,但整体二手车置换业务并没有太大的起色,甚至大多数二手车品牌置换部,已经扮演起交易市场“中介”的角色。

  现在开展二手车业务的4S店数量并不少,除了自主品牌4S店,进口及合资品牌中,大部分都涉及二手车业务,但总体上没有大的起色。即使在全国开展二手车业务比较早的上海通用,获厂家授权经营“诚新二手车”的经销商越来越多,数量上比两年前翻了一倍,但业务上却显得起落不定。

  各品牌4S店拥有的资源,和实际的二手车置换业绩严重不平衡。这种现象很不正常。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主要是受限于各家4S店精通二手车的人才太少,对于精于车况评估的,对价格敏感度却不高,有些人员熟悉本品牌二手车置换,却对其它品牌车辆的置换了解不深。有些4S店好不容易出现二手车置换方面的“通才”,业绩明显好转。但当这些为数不多的人才离开该4S店后,该店的二手车业务马上萎缩,导致大批车源流失到二手车交易市场。部分二手车方面业务本来开展得很好的4S店,在二手车部经理调离之后,二手车业务立即一泻千里。

  更加致命的是,目前二手车置换机制上的不足,还直接导致各品牌4S店的二手车置换人员逐渐变质,扮演着批发商角色,情愿为二手车交易市场当中介。

  在日常采访中,这样一个典型案例,足以让人了解到业内潜规则:某品牌MP V的车主,准备到店以旧换新,但负责接待的该店销售部人员,先将其介绍给二手车部同事对车辆进行评估,当后者评估出该车的置换价格为15万,接车的销售部人员,马上私下要求这名车主不要卖给公司,让车主以相同价格转让给自己,同时给予车主回扣。然后,这名销售人员再暗地里“批发”到二手车市场,从而收取车行的中介费,在这桩买卖中,接待人员、车主、市场二手车商三方同时获利。由于存在太多类似的案例,因此,目前大多数车行都从各品牌4S店中取得可观的车源。相反,留在各品牌4S店的车辆就越来越少。

  南都记者梁罗喆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编辑:雪宁)

意见反馈 | 保存 | | 打印 | 关闭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

可输入140个汉字 新浪汽车 提问 >>

上传附件

上传附件
选择图片

请选择小于2M的jpg,gif,png图片

上传附件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候...

正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