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
选车

评论>正文

C-NCAP如何蜕变?

http://auto.sina.com.cn   2011年10月12日 08:59   中国经济时报   字号:

  特约战略合作调查机构 盖世汽车

  对于汽车厂商的各式“五星碰撞”宣传,消费者是雾里看花。舆论的各种质疑,媒体的不断曝光,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汽研”)旗下的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大度给予所评测车型的“星星”让消费者感到一片茫然,同时也将其自身的公信力缺失暴露在公众眼前。

  近日,《C-NCAP管理规则(2012年版)》正式对外发布,并将于2012年7月1日开始施行,评价总分由51分修改为62分,星级划分标准也进行了相应改变。据了解,新版管理规则在原有评分体系、碰撞速度和试验项目方面有较大变化,增加了难度。如受到最多关注的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偏置碰撞)试验速度由原来的56km/h提高到63-65km/h。此外,还增加了低速后碰撞颈部保护试验(即“鞭打试验”)项目;同时还将主动安全项目引入C-NCAP,增加了对于汽车电子稳定控制装置(即ESC)的加分。

  不过,对于此前被媒体深度披露和曝光的C-NCAP而言,能否借力2012年版管理规则的出台消除外界的种种质疑依然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盖世汽车网最新一期的业界调查(9月20日至26日)显示,在参与线上调查投票的1296位人士中,只有10%的人士明确表示新规的出台可以帮助C-NCAP重塑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公信力并消除外界的各种质疑,另有43%相对保守的人士则认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负面影响,但效果“不明显”。相比之下,占据最高投票率(达到37%)的人士对此并不买账,认为C-NCAP难以借此消除质疑。还有10%的人士选择了“不好说”(见调查1)。

  C-NCAP积极提升评测难度的举措得到业界的这种消极反馈并不意外,2006年以来,其便被各种质疑覆盖。 2008年6月,央视二套《经济半小时》栏目的一档名为“揭露C-NCAP真相:自拉自唱的汽车星级标准评价”的节目对C-NCAP的质疑推向高潮。尽管中汽研方面对此作出了据理力争的回应,但C-NCAP的形象无疑在消费者心目中跌至冰点。此后至今,围绕C-NCAP的些许质疑一直未能从根本上得以消除。

  因为不是由政府主导的纯官方检测机构,自设测试标准且不透明,存在营利性——与企业存在金钱往来等等这些掺杂其中的利益因素,可想而知很难说服外界不去怀疑C-NCAP不会趋利以及其所秉持立场的公正性。

  据媒体此前披露,中汽研虽自己掏钱测试,但碰撞试验后被损坏的汽车和数据都对外进行出售,撞毁的测试车辆按当时购买的价格一分不少卖给厂家,测试现场的数据则可以卖到49万元,而对厂家自己申请星级评价的,在提前支付38万元的汽车款、试验费后,要拿到各种数据还需缴纳11万元,其他的一些隐性费用也不在少数。也正是因为这种直接的商业化运作,坊间关于“一百万一颗星”的传言此起彼伏。

  既如此,业界会如何客观看待C-NCAP的2012年版管理规则中对于评判标注的提升?

  从调查2的投票结果来看,有33%的人士认为此举是 C-NCAP自我提升公信力的需要,这一投票率最高。在线下的调查采访中,有人士坦陈,中汽研或C-NCAP再不作出积极的调整提升形象和公信力,只会将自身推向逐渐没落的境地,因此其此举更可被看成是一次“自救”行为,这也是业界对此普遍存在的审视立场。

  当然,市场的不断发展也在反过来敦促相关标准的提高。投票率居其次的是占到30%的人士认为这是整个汽车行业发展所需。不可否认,汽车厂商的技术水准在近几年中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碰撞标准如再不与时俱进,C-NCAP就将形同虚设,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存在下去的必要。除去这两大获得较多人士认可的选项,还有17%的人士认为这是与国外碰撞标准接轨,另有12%的人士则认为C-NCAP对碰撞规则的制定更客观、科学,以消除消费者顾虑。

  那C-NCAP的2012年版管理规则的实施效果会如何?

  根据调查3的投票结果,业界对此并不报太多乐观预期。投票显示,参与调查的近半数达到48%的人士认为,只要整个体制不改变,类似这种标准的调整的只是“换汤不换药”,很难改变外界对C-NCAP已经形成的固有印象。只有16%的人士认为C-NCAP的公信力会因此得到提升。积极的一面是,如报告开篇提到的,2012年管理规则的评分体系、碰撞速度和试验项目等方面均相应地增加了难度,28%的人士就此认为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加大产品安全方面的研发投入,不论是对企业自身,还是对消费者负责,甚至是对整个行业的良性健康发展,这种推动都是值得肯定的。

  中汽研主任兼C-NCAP管理中心主任赵航曾在2008年回应舆论质疑时表示,推出C-NCAP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赢利,而是为了推动我国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我国汽车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更高的法规来适应国外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C-NCAP可以避免一些国外减配的车型或不根据中国情况做任何改动的车型轻易进入中国市场。

  当然,我们不怀疑推出C-NCAP的初衷,但在商业化的运作过程中是否还能坚持践行这种初衷则不得不让人生疑。目前,在欧美日等成熟市场的新车碰撞测试中,进行评判测试的都是绝对中立的公益性机构,使用国家划拨的经费买车,通过碰撞试验,给车型打分,确定汽车的安全星级。 C-NCAP尽管借鉴国外的运营经验,但毕竟要为“生存”去寻求经费甚至赢利。

  我们认为,在公益和商业两极摇摆中的C-NCAP,不是权衡的问题,而是抉择。要么做纯粹的公益组织,通过财政支持真正服务于整个汽车行业,建立公信力;要么实现完全的市场化运营,通过客观、公正的评判树立威信。否则,半官半商的模糊定位会一直牵制C-NCAP的发展,从而也会影响到国内汽车评测标准与国外成熟市场真正的接轨步伐,以及企业在相关领域技术创新动力也会因此大打折扣。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编辑:路宁宁)

意见反馈 | 保存 | | 打印 | 关闭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

可输入140个汉字 新浪汽车 提问 >>

上传附件

上传附件
选择图片

请选择小于2M的jpg,gif,png图片

上传附件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候...

正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