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出口比例全球最低 自主品牌主导
8月29日,奇瑞汽车委内瑞拉工厂正式投产,成为目前唯一一家获得委内瑞拉乘用车组装许可的中国汽车企业,奇瑞A1和A3在当地投产。
8月25日,长城汽车以“世界的长城、全球的哈弗”启动天津新基地,并邀请诸多国际经销商上演“人墙秀”。凭海临风的天津基地,将成为长城的CKD/KD件生产,以及出口物流生产基地。
再往前两天,被吉利汽车收购一年的沃尔沃轿车,在北京首发“以人为尊”的新品牌战略,这个著名豪华车公司,不断强调其是中国拥有的第一个全球性豪华车品牌,“为定位品牌,连明代家具都研究了”。
不得不说,历史具有惊人的缩影能力。上面三个片段,可以折射出入世10年来,中国汽车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演变,从“游击战”到建立国际基地实施“阵地战”,到铺建国际营销网络,以及到对国际车企实施大手笔收购。这条10年的轨迹,还有更多故事。
轨迹:10年汽车出口一波三折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今年前7个月,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45.44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57.3%。按照这一水平测算,今年汽车出口量能够达到90万辆左右。而在入世后的2002年,整车出口量仅为2万辆,因此十年间汽车出口量至少增长40倍。
有关数据显示,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汽车出口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在2002年到2007年的第一阶段,汽车出口持续快速增长,整车出口基本上以一年翻一倍的速度增长。2002年开始,出口汽车整车从2万辆、4.8万辆、7.8万辆、17.2万辆到34.3万辆快速上升,2007年已达到61.3万辆。在2003年,由上海大众生产的600辆国内首款右置方向盘三厢POLO轿车出口澳大利亚,这是中国生产的轿车首次批量出口发达国家。
到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一直持续到2009年,中国汽车出口出现了快速下滑,整车出口连续15个月出现负增长。2008年我国累计出口汽车64.4万辆,价值88.8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9.4%和32.5%,增速分别回落76.2个100个百分点。2009年出口整车及各类底盘更只有37万台,只相当于2006年的水平。
在此期间,国家有关部委推出了“汽车出口战略”,首次明确“到2015年,汽车和零部件出口达到850亿美元,年均增长约20%;到2020年实现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额占世界汽车产品贸易总额10%”的战略目标,并明确提出加快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建设等意见。
形势到了2010年才得到扭转。近两年随着国际市场需求的逐步恢复,中国汽车出口出现了快速回升。2010年,汽车整车共出口56.62万辆,同比增长53.17%;其中出口轿车18万辆,轿车出口已经占到我国整车出口数量的近三分之一。自主品牌在我国汽车出口中占主导地位。
转变:从“游击战”到“阵地战”
10年间,汽车出口完成的另一个转变是从“游击战”到“阵地战”,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海外建厂成为车企新战略。
2006年3月,长城汽车在俄罗斯建设的KD组装厂成为首家在海外开展组装业务的中国企业。近年来,长城汽车在俄罗斯、伊朗、埃及、塞内加尔、菲律宾、埃塞俄比亚、斯里兰卡、苏丹等国与当地合作伙伴建立了KD组装厂,目前海外KD组装厂已达到12家。长城汽车预计,到2015年,海外KD组装厂将达到24家,设计年产能将达50万辆。
出口量最大的奇瑞汽车也迅速推进海外建厂。今年7月,奇瑞独资建设的巴西工厂开工,总投资达到了4亿美元,成为奇瑞海外扩张的又一大手笔。奇瑞从2001年首次通过整车出口走出国门开始,到目前在俄罗斯、埃及等十五个国家和地区建成了16个生产基地,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000多家销售服务网点,累计出口量已超越50万辆,奇瑞实现了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转变。
在走向全球市场的过程中,奇瑞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国际化战略思路,通过与国际资本与技术的多种合作途径,不断推进海外市场的本土化进程,实现了从研发、生产、销售一直到售后服务的全价值链,实现了植根全球市场的目标。
但权威研究报告指出,由于出口量小,目前大多数汽车企业没有自己主导的营销网络,而是依靠海外代理商,在海外并没有完善的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贸易进入模式仍是我国汽车企业国际化的主要模式,在我国汽车产品的出口中,一般贸易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只有奇瑞、长城、东风等少数汽车企业采用契约与投资模式。
症结:未形成强势品牌
有研究报告认为,入世10年中国汽车出口形成的主要特点是:汽车零部件出口额大于整车出口额,出口贡献度最大;自主品牌汽车占汽车出口的主导地位,合资品牌汽车出口很少;轿车出口已经占我国整车出口数量的近三分之一,出口产品档次也有所提升;整车出口市场集中在东南亚、非洲和中东地区,汽车出口尚未形成强势品牌。
而另一个未被总结的特点则是,在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的背景下,汽车出口量占汽车产量的比例却居于全球最末位。
“世界上没有一家像我们这样销量超过300万辆的公司,出口量却如此之少。”上汽董事长胡茂元曾如此感叹,这实际上也是国内车企大佬们的共同心声。上汽确定“2015年我们的产销目标是600万辆。其中,80万辆在海外生产,520万辆在国内生产。”
这显然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目标。
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汽车总产量已达1826万辆,蝉联全球第一,其中出口量约54万辆。中国汽车出口量仅占总产量的2.98%。这个比重在全球主要汽车生产国中处于最低水平,甚至不及印度、巴西等其他金砖国家。
相比之下,德国2010年汽车出口量约424万辆,占产量的76.29%。日本2010年出口量近500万辆。韩国2010全年的出口量为277万辆。2010年全年泰国汽车出口量约为90万辆,2011年有望突破100万辆。
同属金砖四国的印度,近年来出口量也持续增长,即使在金融危机期也未出现下滑。至2009-10财年(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该国出口量已达180万辆,同比增长17.90%。该国重工业部官员曾预测,2010-11财年印度汽车出口量将再增10%-15%。印度汽车出口量占其总产量的比重已由2003-04财年的6.63%逐渐升至2009-10财年的12.84%。
巴西汽车出口量虽不及印度,但其在产量中的占比高于印度,更高于中国。2008至2010年,巴西汽车出口量分别为73万辆、46万辆和77万辆,分别占产量的23%、15%和21%。
金砖四国中,只有俄罗斯的汽车出口量低于中国。从2007-2009年,该国汽车出口量持续下滑,分别为约18万辆、16万辆和5万辆,其在该国总产量中的比重也由约11%降至9%,并在2009年进一步降至7.5%,但仍高于同期中国出口量在产量中的占比。
中国出口量最大的车企是奇瑞汽车,2010年为9.2万辆,也仅占其全年68.2万辆销量的13.5%。
不仅如此,目前中国汽车出口仍处于初期阶段。整车出口市场集中在东南亚、非洲和中东地区,出口主力车型相对低端的2010年,出口汽车平均价格仅为1.23万美元,而同期进口汽车平均价格为3.77万美元。另外,入世以来,中国汽车出口并没有形成自己的强势品牌。
趋势:合资出口与海外并购方兴未艾
而在入世的10年间,中国车企的国际战略除了自主品牌出口之外,也实现了在中国生产的国际品牌汽车的出口,未来合资公司产品可望加大出口,从而扩大出口量规模。另外,在金融危机之后,国内车企也成功实施了多个海外并购案例,甚至成为国际没落汽车贵族的救世主。
去年10月21日,随着第一批雪佛兰新赛欧从烟台港装船起运远赴南美和北非,在中国本土研发的国际品牌家轿由此首度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从中国制造的国际品牌轿车出口,到完全由本土研发的国际品牌轿车出口,完成了国产轿车出口历史上的一次跨越。
此次新赛欧出口,不仅完成了上海通用出口业务的嬗变,使之作为通用和上汽全球出口基地的趋势愈发明朗,而且以出口国际品牌产品的形式,为输出汽车的中国制造和中国研发添砖加瓦。因此是中国汽车出口的又一次突破。
在中国造国际品牌汽车出口方面,本田汽车在广州的基地从2005年开始即已向发达国家输出JAZZ。类似出口基地的存在,显示中国制造水平完全能够满足国际市场要求。而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成为全球汽车业新中心,国际巨头纷纷注入大量资源,除加速开拓国内市场外,包括标致雪铁龙、福特和通用等,都有让中国成为出口基地的计划。
更重要的突破来自上汽通用五菱。在通用汽车和上汽集团联手建立印度公司之后,双方参股的上汽通用五菱成为实施印度战略的前锋。而和以往的出口模式完全不同的是,上汽通用五菱主要向印度公司输出技术、产品、人才和管理经营模式,能够向印度公司收取技术转让费以及管理人员输出费用,这对国内汽车合资公司来说,是一次全新的突破。
在国际并购方面,10年间发生的案例主要有上汽收购控股韩国双龙汽车、吉利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京西重工收购德尔福业务等。中国车企国际并购在金融危机之后集中推进,2009年,京西重工成功收购美国德尔福的减振和制动业务,最终的收购价格接近9000万美元,最大的一个中国海外汽车零部件海外并购案。而吉利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则最为轰动,这也是中国首次拥有了全球性的豪华车品牌。
南方日报记者 陈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