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亿打造自主品牌 上汽无惧车市逆流
随着上半年国内车市增幅大幅下调,自主品牌进入严峻的“压力测试期”:销量下滑、份额缩水、赢利下降、人事变化频仍、产品守于低端而无法突破……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总经理陈志鑫上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自主品牌只要着力于创新能力的提升和核心竞争能力的培养,一定会改变世界汽车工业格局。对于此前一直不愿意以“自主品牌”自称的上海汽车,陈志鑫上周明确表示,“2015年上海汽车要建成完全独立的整车自主研发体系,成为国内第一。”
工业实力与市场繁荣存明显差距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7月份,乘用车自主品牌销售36.56万辆,环比下降18.14%,同比下降3 .2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6.13%,占有率环比下降4.13个百分点,同比下降3 .79个百分点,乘用车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为近年来最低水平。而前7个月,乘用车自主品牌占乘用车销售总量比例为43.37%,占有率较上年同期下降3.06个百分点,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占有率也降到历史低位。
陈志鑫上周表示,虽然现在中国车市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也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场,但我国汽车工业的实力与繁荣的市场相比,显然存在明显的差距。自主品牌与大众、通用、丰田等跨国公司相比,综合竞争力也有很大差距。
首先是品牌差距,国内自主品牌普遍采取低价入市策略,靠性价比争取消费者。另一方面,由于产品性能不能和合资企业相比,一些自主品牌经受市场检验后溢价能力大幅下降。比如东风之子、中华等自主品牌车型刚上市时价格也能定在15万元左右,但都在市场考验下不得不“退回”10万元之内,价格上的被迫“跳水”,残酷地说明自主品牌溢价能力与合资品牌的差距。
其次是产品开发和研发能力的差距,这方面主要是自主品牌的技术积累不够。
陈志鑫曾在上海大众工作近20年,在上海汽车也工作了4年多时间。他表示,在合资企业和自主品牌两个不同地点工作发现的最大差别,就是技术积累上的差别,技术开发要靠经验积累,这就导致自主品牌的产品开发能力跟大众、通用相比差距甚大。
另一方面,自主品牌的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也比较低,基本上在2%到3%。而国际上大型汽车公司的比例基本都在5%左右甚至更高,丰田、大众等公司甚至能达到7%至8%。
再次就是自主品牌全球化程度不够。陈志鑫表示,在整个产业链布局上,无论是通用、大众,其全球布局都非常好,国际化的人才储备和国内自主品牌相比有明显优势。他坦率地表示,最近几年上海汽车也从海外吸引大量人才,不少韩国人、英国人、美国人,还有很多从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回来的“海归派”都聚拢在上海汽车旗下。
但这些高技术人才对上海汽车的研发并没有起到立竿见影之效,关键又是上海汽车没有形成成熟的研发体系,所以体系对研发非常重要。
450亿打造自主品牌
陈志鑫上周表示,从上海汽车的调查看,国内市场接受自主品牌的障碍主要来自于技术和质量两大方面的担忧,其中技术显然与研发能力密切相关,而制造则与制造体系不可分割。
不过,他也充满信心地表示,尽管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遇到不少困难,但只要注重创新能力的提升,真正培养核心竞争能力,将来也一定会强势崛起。“中国这么大、这么竞争激烈的市场,每个跨国汽车企业都进来了,公司总部、亚太总部、研发中心都放到了中国,合资企业也开始推自主品牌,就是想在这个市场尽可能抢占更大的份额,自主品牌不创新跟在别人后面,不可能有出路。”陈志鑫表示。
“上海汽车在研发、制造和服务上的创新,已经推动旗下荣威和M G两大品牌的知名度进入乘用车品牌第一阵营,可以说,在自主品牌中,上海汽车是以全系列产品在市场一线与合资品牌真正抗衡的自主品牌,荣威750、550、350、M G 3等,都是直接与帕萨特、克鲁兹、凯越、晶锐等产品竞争。”
据了解,目前,研发上上海汽车已形成“中国首创、上海主导、英国联动”的模式。上海汽车研发中心已拥有2300位优秀工程师团队,其中还有300多位英国工程师。陈志鑫透露,在已投入13亿元的基础上,2013年前上海汽车研发中心还要投入44亿元,目的是要建成国内最大、最好、最强的技术中心。预计2015年,上海汽车研发团队将扩充至3500人。
未来4年10款新车投放市场
“我们正在和通用合作,研发小型发动机、D CT(双离合器变速箱)和新一代B级车!”陈志鑫上周透露。
据本报了解,上海汽车与通用联合开发的小扭矩双离合自动变速箱将与1.0升、1.2升、1.2T、1.4升和1.4T发动机匹配,上海汽车自己则正在开发与1 .8T、2 .0升和2 .0T发动机匹配的双离合自动变速箱。此外,上海汽车的6速手动变速箱也与通用一起开发。据了解,目前上海汽车已规划7大产品平台,未来4年将有10多款新车投放市场。
明年,上海汽车装配D C T的新荣威550、代号“BP31”被称为“自主品牌部长车”的新荣威750,以及充满一次电可从上海开到北京、百公里油耗2 .5升的强混电动车,都将推向市场。
“制造领域,上海汽车也是站在跨国巨头的肩膀上实现创新,上汽和大众合资26年,和通用合资16年,向德国人学习标准、工艺和技术,向美国人学习体系、规范和流程,向日本人学习现场管理和成本控制,上海汽车的临港工厂,已经是上汽内部学习的榜样,无论是上海大众还是上海通用,都会到临港参观学习。”陈志鑫表示。
据陈志鑫上周透露,截至目前,上海汽车已为自主品牌投入230亿,“十二五”期间还将投入222亿。“这些数字足以显示出上汽对自主品牌的决心,上海汽车打造中国强势自主品牌,缺的是时间和火候,我们正在不断学习和创新,总有一天会迎来爆发,一定会达到大众、通用的水平,这只不过是时间问题!”陈志鑫表示。
数字
自主品牌投入:
已投入230亿元,十二五期间预计投入222亿元
研发团队:
2300人,目 标 :3500人
临港生产基地:
工厂面积120万平方米,一期67万平方米,目前产能22.5万辆/年
采写:南都记者 朱中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