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李书福变了吗?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30日 10:46   中华工商时报 字号:

  李书福变了吗?

  他开始穿新款西装,颜色也由原来的藏青改为水蓝;他与人见面时开始含蓄地微微一点头了,带着浓重的克制与内敛;接受采访时,他开始使用外交辞令……与沃尔沃接触之后,在吉利人眼中的李书福,已经“今非昔比”。

  不过,当坐到记者面前,当碰触到他十多年“造车梦” 中一直没有间断的思考,你会发现,他依然是那个李书福,倔强而激情四溢。

  8月2日吉利完成对沃尔沃资产的交割,但谁都知道,收购仅仅是个开始,收购之后会发生什么呢?

  “吵”完签字后,大家都哭了

  《国际先驱导报》:是不是沃尔沃所有的核心技术,吉利都拿到了?

  李书福:我们谈判的基本主张是,只要属于沃尔沃的核心技术,吉利都要拥有知识产权和使用权。如果沃尔沃的核心技术算谁的没有实质意义,谈判双方这么寸土必争干什么?

  福特有上百名律师,协议有几万处修改,可以说现在一万多页纸的协议文本,每一个字都是吵架“吵”出来的,整个并购的过程非常艰苦。

  法律上的所有权至关重要,这是先决条件,这为我们的自主创新提供原始技术依据,解决的是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问题,这是命根子。中国汽车工业几十年的合资历史下来,几乎所有在世界上排名前列的汽车品牌都实现了国产化生产,都在中国市场赚饱了,但是核心知识产权从来都不属于中国。并购和我们国家以前惯用的引进外资相比,根本的区别就在于绕开了发达国家在核心知识产权上的控制。

  Q:这些年,福特在沃尔沃身上投入的研发成本就高达100亿美元,它甘心把沃尔沃卖给你们吗?

  A:谈判的过程中,我们感觉到,金融危机发生以后,福特是下决心卖了,所以去年10月份签了框架协议。但是到今年2月,情况出了些反复,谈判曾经中止了20多天。

  现在回想起来,幸亏我们在经济最低谷时果断出手,框架协议签订以后,就是法律约定了。并购成功的机遇只有短短的几个月,如果错过了,可能我这辈子都等不到了。

  Q:谈判有多艰苦?

  A:签合同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哭了,无论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大家认为这个事情太不容易了,日日夜夜两三年,美国白天,中国黑夜,伦敦不白不黑,二十四小时开电话会议,而且是在一个不对称的条件下谈成的。

  和西方人讲话要小心

  Q:在与沃尔沃的接触过程中,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A:西方商业文明非常成熟,整个收购,从策划、评估,到大的框架形成,非常有序有步骤。收购的事情,沃尔沃的管理层都知道,却一点都不影响它内部的经营管理。

  在沃尔沃,无论是总裁,总经理,还是员工,非常平等。金融危机让西方企业改变了消费标准,福特的高管在哥德堡签了协议后,飞回伦敦,买的是经济舱,而我们在伦敦转机,买的是公务舱。人家低下身段了,节约费用,原来都是开小飞机来回。我认为他们从灵魂上感觉到了,再不艰苦奋斗可能就没有竞争力。

  沃尔沃不是有钱能买得来的,也不是钱少就买不到的。

  Q:我们发现,沃尔沃的工会对你的评价很好。

  A:通过工会领袖,西方公司有一个很好的自治系统。如果没有工会,要给几万人开会,现在给几百个人开会就行了。

  我们不能把工会当成对抗的组织,一定要用合作的办法,学会跟西方政府、市场、西方企业的管理层、西方工会和西方企业精神、企业文化打交道。跟他们讲话要小心,一切都讲法律。

  沃尔沃品牌重塑,不出现吉利

  Q:大家最关注的是,吉利将来会不会在中国生产沃尔沃。

  A:将来一定要让沃尔沃在中国落地生产,否则就变成了纯粹的财务投资。只有落地,才能提升技术研发人员水平,培育汽车零部件企业。

  Q:会派吉利的人进驻到沃尔沃在国外的公司和工厂吗?

  A:一些重要的部门还是要派人过去,但主要是发挥沃尔沃现有管理团队和员工的作用。一些人员,我们可以尝试在外国直接请。

  在沃尔沃的品牌重塑上,也不会出现吉利两个字。应该尊重沃尔沃80年来积累的市场价值,推动它在安全和环保的全球领先地位,保持它持续的创新能力,不会让它质量和技术下降。

  沃尔沃每年是10多亿美金的研发投入,生产规模只有35万辆车。如果规模放大到60~70辆,研发成本能降低50%。我们计划三到五年内,让沃尔沃的产能达到60万辆,产品线拉长,跟奔驰宝马竞争。

  我们希望在重塑沃尔沃辉煌的过程中,将我们国家的汽车产业带到一个新的制高点。

  Q:就是说,通过沃尔沃的技术,来提升中国汽车业。

  A:吉利将来可能会考虑适当运用沃尔沃技术,不能大量运用。因为吉利是大众化车型,如果用世界顶级技术的话,成本太高。还是要保持沃尔沃在技术领先上的独用性。

  研究汽车的这些年,我想得很清楚,无论中国有多少成本的竞争力,质量的竞争力,但是知识产权和品牌这两道难关总是难以逾越,跟发达国家的差距只能越拉越大。这不是决心大与小的问题,这是时间问题。

  我们在全球汽车产业分工中的声音太微弱了,如果不能尽早进入产业分工的更高端,迟早自相残杀,死路一条。所以最直接的出路就是,走海外并购这条转型升级捷径,以资本换时间。

(编辑:)

打印此页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
支持
好文章
枪稿
雷人
无语
标题党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