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版>访谈> 2010中国长春国际汽车论坛专题 >正文

赵福全:吉利正在开发欧洲5号排放标准柴油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6日 12:40   新浪汽车综合 字号:

  新浪汽车讯 2010中国(长春)国际汽车论坛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是一年一度的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作为行业内高水平的综合性学术交流活动,是汽车及相关行业内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本次大会主题是汽车可再生能源。以下为现场实录。

  主持人:下面想请赵博士回答一下,赵博士早年在克莱斯勒的时候一直在技术前沿工作,回来以后帮吉利也好、华晨也好,不管是传统动力还是新能源动力都做得轰轰烈烈,所以他一定有很多见解要告诉我们。我想提醒一下Christoph Huss说了很多挑战,包括从哪里充电?多长时间充上电?还有包括网络怎么建?成本怎么控制?提了很多具体的挑战,你个人认为我们有多少信心在多长的时间,给一个范围,能够面对这些挑战真正做到20%到30%的车在路上是深度的混合动力?

  赵福全:非常感谢有这个机会参加这个论坛,关于新能源到底能有多大的未来?多宽的速度投放市场?现在我觉得世界杯议论已经过去了,但是新能源是永远的,所有的论坛的主题。也很正常,刚才各位专家也都谈了自己的观点,彭博士也给了很大的一个挑战,说20%到30%什么时候能实现?我个人认为现在答案就可以告诉大家,实际上回答不了。我记得进入21世纪的时候,2000年的时候,那个时候还在美国参加PNGV的讨论,大家对于2010年事实上新能源又有多大的市场份额?就已经很乐观,但是今天我们就在2010年了,很多报纸都在谈过去10年,现在我们就开始预测2020年,说句心里话,我对2020年到底有多大的市场份额?我认为,如果回答这个问题也是不负责任的。但是总体来说,应该说新能源一点一点崛起,传统的也在不断完善。

  回答这个问题以前,我先谈一个观点,实际上大家都在努力的想要通过一个会议,一个论坛,回去之后带着一个数据,一个年限到什么什么时间,我认为这个东西本来就是不切合实际的想法,为什么这样讲呢?总体来说,传统的发动机什么时候走向消亡?新能源什么时候走向崛起?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传统的发动机如何被取代?甚至还有多长的寿命周期,我认为有很多的因素决定,第一个,到底现在有多少油?这个数据本身就不准确。第二个,有了这么多油,还有一个开源节流的过程,消费的速度有多快?我认为也不清楚。事实上中国的崛起,中国经济的GDP快速的增长,就使得传统的石油加剧了消耗的速度。这一点在20年前,世界的经济学家是没有考虑到这么充分的,这个本来就是一个巨大的变量,比如说印度的崛起又对这个东西有多大的冲击?所以我认为即使是我们清楚了我们传统的存量,未来的消耗的速度也不清楚。第三,传统的发动机还有多大的空间?我们对这个空间的提升速度又做了多大努力?也是一个变数。传统发动机不是那么容易被取代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同时能不能很快的被取代,也取决于新能源技术进步有多快,实际上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如果现在新能源技术就已经很成熟了,传统发动机它马上的市场份额就会掉得很快。为什么?因为传统的发动机已经面临的不仅仅是一个能源的问题,还面临环保的压力,地球暖化,当然对地球暖化也有一个很大的争议,所以新能源技术能不能很快的崛起,我认为它也是在和传统发动机比赛的过程。新能源技术能有多快的崛起也取决于太多的因素,市场、技术本身的进步,也包括国家的政策。所以我认为从这个角度来讲,事实上传统的技术,我认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新能源技术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两个月以前我在德国参加一个论坛,我也试图着对未来有一个预测,这个预测我说2020年,如果新能源技术能占5%到7%的份额,应该说是非常乐观的,而且什么叫规模效应?1%,2%绝对不是规模效应,经济,5%到7%也不算规模,但是应该说是很乐观的了。同时到底什么时候传统的发动机能够被取代?这个也绝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能源技术到底进步有多快?我也给了一个我自己认为的指标,2050年,我认为如果传统的发动机和新能源能够各分半壁江山,那已经是相当乐观的数字,还有40年的历程。

  所以关于新能源,实际上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就应该有不同的观点,而且不同的观点也应该有不同的采取的态度,比如说个人作为,搞科研的人采取的态度就是应该努力研究新能源,作为国家来说,应该站在民族的战略的高度,想50年,100年以后的事,作为企业来说,我认为供应商有实力的供应商和没实力的供应商,关注点也不一样,作为企业来说,也是千万辆级,百万辆级和几十万辆级的企业关注点也应该不一样,因为这个和你的企业实力,和你着眼点不一样。所以我认为这一点要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问题。同时,我个人认为作为企业来说,谈谈吉利的想法,作为吉利这种企业,它没有能力去思考30年之后的事,我认为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还是一个国家,都应该先立足于生存,再讨论发展,吉利这种企业就是应该首先要发展,首先把车卖火了,要赚钱,从我们的新能源战略,实际就是立足传统,储备未来,我认为企业为什么要生存?也是为了发展,但是首先还是生存。所以我们在传统发动机上做了大量的投入,我已经在前几天广州日报采访我的时候,我说未来20年之内,如果传统发动机已经基本上技术成熟了,未来在2、3年我们基本上就把这些发动机都干出来了,直喷的、涡轮增压的等等,08年车展的时候,汽车工程学会也主持了柴油机的论坛,当时大家也都发挥不同的观点,后来我说我不参与这种争议,没有意义,但是我骨子里相信,解决油耗问题,柴油机就是短平快的东西,但是我相信,华晨自己干不了柴油机,就买玉柴的。到了吉利,吉利有一个更远大的理想,所以我们现在就在开发欧洲5号排放标准的柴油机,工厂也在建设,实际上发动机已经开发出来了,就在实验台,也在搭载整车,这个我认为是整个企业对某个技术的判断,我个人认为在这一点上大家去争议就没有意义了,不能因为别人都干了,自己就一定要干!这也不见得是一个合适的办法,所以我认为这一点,我觉得你是研究者,你是企业家,你是搞销售的,你是搞政策制定的,你是政府的官员还是供应商,应该对同一个技术在不同的时间点有一个不同的结论,否则很快就会出现人云亦云,最后就会迷失了方向。最后我想说的是,事实上传统的内燃机还有一个巨大的空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大家普遍认为中国现有的汽油机和国外的汽油机,本身的差距就在15%到20%,不用做任何大的改进,而国外最先进的汽油机技术本身也有15%到20%提升的空间,如果这个相加的话,就说明中国的汽油机只要大家认认真真做,还会有30%的改善的空间。我认为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就解决了节流的问题。同时新能源迟早有一天会取代传统的发动机的,可能是50年,也可能是100年,但是传统的发动机一滴油都没有时间的那一天,还是一个相当漫长的那一天,我们也要储备那一天的到来,不为我们自己,也要为子子孙孙,也要做好新能源的开发,这是一个开源的过程,千万不能够一窝蜂地上。

  根据企业的不同,根据国情的不同,千万不能一窝蜂的上,中国目前就是立足传统,储备新能源技术绝对是一个上策,作为吉利来说,比如我们今年10月份第一款就投放市场,大家觉得也不是很快,但是我们会把这个技术在所有车型上都普及。在大家都开发高性能电动车的同时,吉利也开发了低性能的铅酸电池,而且国家公告已经拿上来了,因为我认为铅酸电池就是很成熟的,如果市场有需求,第一个发力的绝对不是高成本的锂电池,而是铅酸电池,但这要看国家的政策,现在国家出台六万块钱的补贴,地方政府又出三万块钱,就这样大家还叫这个补贴不能够弥补现在成本的压力,这个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稍微多说几句,我认为大家不同的角度还是要持不同的观点,但是都要解决一个问题,我们要有车开,车要有动力源,但是这个动力源绝对是五年,十年,十五年,二十年要有不同的时间段来满足的。如果只赌二十年之后,可能明年这个企业就要关门了,但是如果只赌今天,可能企业也就不会持续发展了,这是我的一些观点,谢谢大家。

  彭立新:赵博士讲话的时候,Christoph Huss先生一直竖着大拇指,但是我背后发汗,因为他的两个数字,2020年,是我离开工作岗位的时间,2050年,是我离开历史舞台的时间,所以有点太悲观了。下面请互动嘉宾林教授。

  林逸:我是北汽集团副总工程师,负责北汽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生产,我想先阐明一个观点,我认为包括混合动力在内的传统内燃机汽车节能技术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主流,以纯电动和包括插电式为代表的纯电驱动技术,是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我认为他们是不矛盾的是一致的,为什么说传统的节能技术是主流?我们国家去年是一千三百多万辆的产量,其中纯电动的车不足一万辆,大概千分之一甚至更多,所以绝大多数产品是传统内燃机,所以我说它是主流。包括今后十年二十年,传统内燃机仍然将是汽车市场的主流。我们国家现在正在向城市化,机动化在转变,社会形态的发展,老百姓需要更多的车,所以汽车一定要节能,才能使得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所以我说,从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汽车产品这个角度讲,节能技术是必须的,是主流。

  纯电动驱动是为了使得能源转换由传统的石油消耗转变为电,电可以是多能源途径来,就是煤,水电,水能,风能,太阳能,核能,都可以转变为电能,之后再转变为汽车的能量去消耗,所以发展新能源汽车也是为了汽车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为了老百姓能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能有车开,所以我说,从这个目的上讲,这两个技术不是矛盾的,是一致的,这是我的一个观点。刚刚李骏博士介绍一汽在近期内新能源汽车的主流,或者它的主导技术,在B级车C级车上叫强混,深度混合,我们北汽在最近一段时间的发展主流是纯电动汽车,我想问高博士,上汽近期内在新能源上,主导技术是什么?

  高卫民:应该来说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事情,所以很多事情确实也不能够很明确看出来今后一定是什么样,所以对我们来说,我们花了很多精力去研究,去做。目前来讲我们主要做两个方面,就是三桩事情,燃料电池我不讲了,纯粹是花一些钱跟GM最新的进展,跟GM一块儿协同去做,看看今后到底怎么回事,作为一种前瞻性的跟踪研究,除此之外我们有两桩事情,一个就是在AO级车上面的纯电动轿车,一个是在B级,A加档次的技术,这个技术是串联的,并联的,串并联各种各样有很多东西,在专利上也受到很多的限制,所以为此我们要避开这些东西,自己完全搞了一个强混的体系。为这些东西我们专门做了一个,我们自己成为EDU,就是有电机在里面的变速箱装置,再加上小的发动机,节能在50%左右的一个体系。这款车我们计划在2012年有小批量的工程车能够出来。电动车我认为相对来说比混合驱动稍微简单一点,所以这个方面我们主要是在AO级上面我们做纯电动车,讲起来这个故事很长了,无非就是电控,电池,电机这些事情,这些事情实际上我们还感到有一个供应商的安全问题,或者技术来源的安全问题,所以在这些产品的开发过程当中,都一并考虑了这些东西,我们主要是按照国家的倡导和企业应该尽的责任,我们提出两条腿走路的原则,所谓两条腿走路是找到国外最好的供应商跟他合作,看他技术先进性到底在哪里,找到国内最有潜力的供应商,跟他一块儿做,希望他能够哪天能够成为中国在这方面最强的供应商。刚才上午说了,汽车工业是有供应商的土壤在这个地方,如果脱离这些东西,我们只是组装一辆电动车,不是电动车真正的开发,上汽主要做这些事情,谢谢。

(编辑:李芳芳)

转发此文至微博 | 评论() | 打印此页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
支持
好文章
枪稿
雷人
无语
标题党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