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新车上牌量是无偿摇号还是有偿拍卖?
■城区车辆和区市县车辆是否分号段上牌?
■是否实行单双号交通,是否收取拥堵费?
近来,“限车”这个词已经成为最受成都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有车一族们担心出现北京奥运会期间的单双号限行措施,更多还没有购车的消费者则担心一旦实施号牌拍卖会增加购车成本;众多车商们则担心限制上牌将会大幅影响销售……围绕此次听证会上可能将讨论的限行举措,记者在这里为您做一次全方位预测。
限制上牌类措施
成都神鸟数据咨询公司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成都市汽车销量达214122辆,同比增幅高达41.8%。现在,车管所每日上牌新车更是以超过1000辆速度快速增长,通过调整公务员上下班时间带来的交通缓解很快就被不断增长的机动车数量淹没。有消息称,成都将把每月上牌新车总量控制在1万辆左右,这样一来,比较起2009年成都车市的总销量将大幅度下降。那么,新车主将如何获得号牌呢?
猜想
1
摇号
可行指数:★★★★
特点:相对公平,避免车牌价格一路走高
隐患:容易产生专门囤积车牌的黄牛党
这是限制上牌的一种方式,即每月发放一定数量的牌照,然后买车的消费者进行摇号,摇中即可以当月买车,否则顺延下月继续。不少经销商都认为这是可能性较大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相对较为公平,也可以避免车牌价格一路走高。不过呢,容易产生专门囤积车牌的‘黄牛党’。”申蓉汽车副总裁何凌女士认为,在限制上牌初期无偿摇号不失为一种好的过渡方式,但必须采用类似铁路系统实名制的方式杜绝黄牛党的出现。
不少消费者对于无偿摇号的方式较为认同。一名正在驾校学习的邹女士认为,无偿摇号是一种比较公正的方式,不会增加购车成本和压力;而正在考虑购车的李先生也认为,成都大多数消费者都还处于第一次购车阶段,购买价格大多在10万元以内,无偿摇号的方式不失为一种客观的手段。但他强调,摇号的过程一定要采用公开、公平和公正的方式产生。
猜想
2
拍卖牌照
可行指数:★★★
特点:调控效果明显
隐患:购车门槛“被提高”;对低端车型销售有明显影响;购车高峰时期车牌价格走高。
这是目前上海采用的车辆限行措施。实际上,上海早在1986年就开始实行有偿拍卖车牌,经过多年调整这项措施已经较为成熟,对于车辆增长也起到了非常有效的控制作用。然而,有偿拍卖车牌会带来一个问题:由于供需矛盾及人为炒作因素,上海的车牌照价格会持续走高,最高时曾超过5万元,今年2月上海私车牌照平均中标价为38620元。要知道这个价格足以购买一辆低价位的QQ或者比亚迪F0了。
“成都是一座经济型轿车为主的城市,不少消费者第一次购车都会选择10万元以内的小车,如果采用拍卖方式获得牌照将会对这部分车型的销售产生严重影响。”何凌表示,如果采用拍卖方式获得牌照,成都的购车门槛将从现在的10万元以内向15万元上调,不少微型车甚至将退出成都市场。消费者陈女士认为,如果成都车牌价格过高,可能会让不少消费者采用在德阳、绵阳或简阳等周边城市上牌,然后再到成都使用的情况发生,如同现在上海城区有不少苏州、杭州的车一样,“也许将会有一些措施限制外地车辆行驶,但如果成都车牌拍卖价格过高也难免阻止成都街头出现大量外地牌照车辆的情况发生。”
限制出行类措施
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采取了单双号车辆限行的措施,有效地在短时间缓解了交通拥堵的压力。然而,此举也引发了车市严重低迷、部分家庭购买第二辆甚至第三辆车的情况发生;眼下,北京继续实施着尾号限行的措施即在工作日按车牌尾号每周停驶一天,据称这项举措每天可以减少93万辆车上路,对缓解高峰时段车辆拥堵起到了一定作用。
猜想
1
中心城区尾号限行
可行指数:★★★★
特点: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压力,对有车生活影响度较低
隐患:部分有经济实力的家庭选择购买第二辆车,可能会变相增加机动车保有量
数据显示,自从北京开始尾号限行措施后,在2009年底比2007年12月底净增机动车89万辆的情况下,空气质量和交通状况得到了改善,交通拥堵指数从严重拥堵降为中度拥堵。成都如果实行类似的限行措施,能否缓解目前严峻的交通拥堵状况呢?万星福特副总经理郑敏达认为,相对于单双号限行,尾号限行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成都的交通压力,而且对于引导消费者采用公众交通工具,树立环保、节能意识有着积极意义。申蓉汽车副总裁何凌也表示,相比限制上牌,在中心城区的尾号限行对于消费者的有车生活影响度较低,而且对于缓解交通堵塞也有一定程度的帮助。
消费者王先生并不赞同采用尾号限行的措施,他认为此举会让不少有条件的家庭选购第二辆车来降低限行的影响,“这样做不但没起到限制作用,还变相增加了整个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
猜想
2
中心城区单双号限行
可行指数:★★★
特点:短时间缓解交通压力的最快方式
隐患:用车受限,车市销售影响较大
2008年奥运期间,北京在实施单双号限行措施后道路畅通的图片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可以说是在短时间缓解交通压力的最快方式了,然而这项措施在推出后非常严重地打击了北京车市,也给消费者的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尽管有建议以单双号限行来解决成都的交通问题,然而综合多方消息来看,这项措施实行的可能性并不大。
增加用车成本限制
相信到过香港的人都会对那里的交通留下了深刻印象———尽管街道狭窄、人口众多但其交通状况却远远好于北京、上海等城市。除了香港有着极为发达的公众交通系统原因外,其极为高昂的用车成本也是港人宁愿选择公众交通工具的重要原因。
猜想
1
提升中心城区停车费
可行指数:★★★★
特点:有效控制中心城区交通拥堵
隐患:用车成本增加
停车费是车辆使用成本的重要构成因素,因而也是控制交通需求量的一个很重要的经济杠杆,特别是对于城市中心区域来说,提高停车费比提高燃油税更能调节交通需求量,缓解交通压力。据介绍,深圳市正在调整机动车停车费的收费标准,市内一类地区停车费提高到每3个小时21元;广州市同类地区每半个小时5元;香港则是每小时20~30港元。目前,成都市内中心区域内停车费用较低,因此通过提升中心城区停车费等增加用车成本举措也是有效控制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方式的重要经济手段。
猜想
2
征收拥堵费
可行指数:★★★
特点:利用价格机制来限制城市道路高峰期的车流密度,达到缓解交通拥挤的目的
隐患:用车成本增加
交通拥堵费是指在交通拥挤时段对部分区域道路使用者收取一定的费用,本质上是一种交通需求管理的经济手段,目的是利用价格机制限制城市道路高峰期的车流密度,达到缓解交通拥挤的目的,提高整个城市交通的运营效率。全球最早开始实施拥挤收费的是新加坡,早在1975年就开始征收。最初只针对交通繁忙的路段和区域进行,后来慢慢扩大到所有公路。车主们可以在银行、自动柜员机、加油站等地方很方便地购买电子付费现金卡或充值卡,开车经过交通拥挤收费路段时系统自动扣款。实施拥挤收费之后,该国收费路段和区域在高峰期每小时的单位车流量比收费前减少了近2 .5万辆,车速提高20%。
对于成都而言,通过增加养车的经济杠杆,或许也能对车辆的快速增长起到有效的控制。
本版采写 本报记者 钟昆 图据本报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