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版>客车>正文

新能源客车最后冲刺 上汽先锋号诞生始末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29日 09:20   东方网 字号:

  据劳动报,为了给上海世博会园区内外出行添上一抹抹“绿色”,上汽将提供近千辆新能源世博车辆,其中,世博新能源客车的比例超过50%,包括燃料电池大客车、混合动力大客车、纯电动大客车、纯电动场馆车、燃料电池观光车等多种车辆。时间紧,任务重,面对这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群极富战斗力、具有超强执行力、抛弃个人得失的上汽“世博人”在上汽工会“先锋号在行动”的号召下开始战斗,以“亮剑”的拼搏精神和必胜的决心,进行着一场拼搏世博的特殊“战役”。

  上海汽车商用车技术中心:

  研发先锋“磨剑”筑后盾

  这里,没有白天、没有夜晚,有的是此起彼伏的电话联系声、试验室台架边的发动机声、不停被更新的项目进度图;这里,不是部队,却有勇于拼搏、敢于亮剑的勇士……

  走进上汽商用车技术中心新能源技术部,忙碌、紧张的气氛在空气中凝固。去年3月,技术中心承接下了世博新能源大客车项目,此时距离世博会开幕只有500天的时间。

  仅用“五分之一”时间完成设计开发

  倒计时指针快速旋转,一般车辆开发需要18个月,最快走完开发流程也要1年多,8个月的研发时间要完成如此重大的项目设计,谈何容易。由于新能源技术涵盖机械、电子、控制、仿真、测试和试验等多方面技术,这支来自于上汽商用车技术中心、上海内燃机研究所、上海汇众、南汽研究院等多家单位设计人员组成的新能源技术部团队开始通力协作。

  大家发扬“补位意识”、“互助意识”、“融合意识”,全身心地扑在世博车的设计开发上。团队中,每个人都承担了两种以上车型的开发任务,而电器组更是承担了所有车型包括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的电气工作。对这些电气工程师而言,必须在3个月内完成所有车型的电气工作,而单个车型的电气图纸就达五、六十张。面对庞大而又繁杂的工作,大家不断告诉自己要“冲、冲、冲!”。为了确保新能源零部件的及时供应,项目管理部的员工不顾天寒地冻,冒着零下二十度的低温,深入供应商厂家,共考察了北京、重庆、西安、襄樊等地十多家供应商。在项目的开展中,大家无数次向家人请假。多少次回家时,孩子睡着了,离家时,孩子还睡着。

  去年7月下旬,用于世博会的6种新能源车型8种技术方案均告完工。其中一套纯电动客车的技术方案仅用3个多月就完成,相比一般车辆开发需要18个月,他们缩短了五分之四的时间,工作效率令人惊讶。

  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2009年8月,经国家工信部审查并获得了纯电动和混合动力客车的准入资质。如何把技术转化成工程,才是真正检验团队的实战能力。

  在工艺样车试制验证过程中,团队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新能源动力系统的零部件供应商技术标准不高,一些关键部件的质量总是不能稳定。为此,攻关团队快速出击,第一时间进驻供应商生产一线,逐一排查产生质量波动的原因,技术质量改进及管控一直延伸到末级供应商。

  每天清晨六点钟当其他人还在睡梦中时,团队成员已顶着凛冽的寒风前往闵行偏远的基地。由于这是之前从未有尝试过的批产新能源车,安装工艺的高要求性和电气的复杂性是传统车无法比拟的,经常会出现反复返工的现象。大家就不断耐心地和车间工人做好沟通,女工程师们更是不喊苦、不喊累,和所有男同事一样:下车间、爬车顶,钻车底!

  “破釜沉舟、只争朝夕”,一次次能力的亮剑,一辆辆样车排除了故障,大家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有了回报。

  上海申沃客车有限公司:

  铆足劲,为了世博大巴的飞驰

  申沃客车此次主要负责世博会新能源大巴及世博期间公交车的制造。在公司全体员工看来,这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为了圆一个世博新能源大巴的梦,公司工会开展了“迎世博,保质量,保运营”———申沃“先锋号”在行动的活动。全体员工纷纷响应号召,铆足了劲。

  车身车间:反复改进搭“骨架”

  新能源大巴在世博会期间运营时间长,载客量大,车身结构要求比一般客车高,所以要在原来的车身结构上增加方管密度确保安全。根据这一要求,首先要制作新的胎架。但对于车身车间的员工而言,新车型本来就不熟悉,还要制作技术难度相当高的新胎架,挑战不小。于是,车间抽调精兵强将,由杜建中领衔,通过精密的计算、试制和不断改进,一付符合上述各项指标,用于支撑轮胎的崭新“骨架”完工了。

  底盘车间:不厌其烦排“血管”

  混合动力客车,集电机、发动机于一体。底盘长,且有8套电器线路,比一般客车多一倍,操作工艺复杂。这错综复杂的电器线路就好像整部车的“血管”一般,哪里安装稍有差池,就会妨碍车辆的正常运行。但由于装配工艺不成熟,作业空间又十分狭小,劳动强度高,体力消耗大,要想一点不出差错,难上加难。

  “就是要迎难而上。”在装配过程中,员工朱富荣发现由于电子油门支架板设计有缺陷,导致无法装配。经过仔细观察,提出了在支架板上预埋螺帽的合理化建议,解决了装配中的难题。底盘车间的员工们更是在狭小的作业空间里钻进钻出,不厌其烦地精心排好世博车的每根“血管”。

  油漆车间:精益求精添“新衣”

  涂装项目是客车最直观的外表,容不得丝毫马虎,油漆车间的员工们可谓精益求精。

  纯电动和超级电容车型在涂装生产时,图案较原有的巴士图案有了变化,因此,负责图案遮蔽的班组和喷漆组分别要为每辆车付出近半个小时的工作量。而在该车型生产了近60多辆之后,客户对前围图案又提出了更改要求,虽然只是些许改动,但为了达到理想效果,油漆工们立即花大力气返工,硬是用心血和汗水,达到了用户的要求。

  忙完图案变化,混合动力客车车顶附件的庞大体积又给大家带来了不小麻烦。一套车顶附件共有6件,最大的一件需要4个人同时搬运才行。车间零件组的喷房没有如此大的空间来完成喷涂,而且日常的零配件喷漆已经使该组开足了马力,根本没有多余的人手和时间来进行大件零件涂装生产。此时此刻,油漆车间员工们发扬了“全车间一盘棋”的精神,没有人斤斤计较这本该是哪个班组的工作。为了世博用车能够以最佳的涂装效果如期交付到用户手中,他们“豁上了”……

  南京南汽专用车有限公司:

  与世博共心跳

  南京南汽专用车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上汽所属企业,其厂房虽与上海300公里相隔,但公司全体员工的心却无一不与世博共跳动。

  2008年底,公司接到了一项特殊的任务:研发世博会场馆电动车。为了与时间赛跑,2个月内,即刻成立的研发团队就完成了“纯电动场馆车、燃料电池观光车研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且在项目立项后,立刻边研发边试制,开始“两条腿走路”,与世博倒计时抢时间。

  因考虑到上海世博开馆期间正值雨季和高温季节,研发人员在设计之初就坚持在恶劣条件下为定型产品做严格的测试,在高温下测试各种试验数据……2009年8月在进行高温适用性试验期时,负责试验的工程师杨林、沈宁一因高温出现呕吐等中暑症状,只是用水冲洗一下,喝上几口领导递上的清凉饮料,继续坚持按期完成试验。

  在整车检验过程中,身为制造项目负责人蒋涛、高级工程师周杰发现车身玻璃钢外购件表面在70℃高温下会出现气泡,而在正常温度下很难发现这些潜在的气泡,技术人员与现场工作人员一起进行技术攻关,先用高温灯炮一辆一辆进行烘烤,却发现效果不佳且费时。这时油漆技术支持人员李小峰通过各类试验找出用热风吹烤快速寻找气泡的方法,一举解决此类问题,保证了装配进度。

  解决了气泡问题又有新的问题出现,车身的外观油漆渐变色总是不能领人满意,每辆车喷涂出来总有或多或少的色差,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油漆项目负责人付勇、李正东在上海基地适时开展了岗位竞赛大比武,选拔出两位手法娴熟,色彩过渡自然的喷涂高手,当众人赞叹于其中来自云南的小伙子李玉平那抹近乎完美的渐变色喷涂时,他腼腆地说:“这就是我的工作,今后回到家乡也可以对亲人说这些世博电动车就是我喷涂的……”

  上海世博会倒计时牌上的“滴答滴答……”,一辆辆世博新能源场馆车整装待发。

(编辑:沐雨天)

转发此文至微博 | 评论() | 打印此页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
支持
好文章
枪稿
雷人
无语
标题党
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网友文章推荐更多>>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