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版>企业新闻>正文

台湾裕隆汽车能否借到“东风”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05日 09:51   汽车商业评论 字号:

  来自中国台湾的裕隆早就找到了全世界最具潜力的市场,但是屡屡不能得手。现在,再一次牵手东风汽车,它能够“终于”成功吗

  夏欢

  裕隆汽车依然是台湾地区销量第一的企业,但这个市场的规模已从1994年的57.5万辆减少到2009年的29.4万辆,整个市场的销量甚至不能满足中国大陆地区一个合资公司的胃口。

  走出台湾的道路有两条。一是和大陆企业合资建厂,二是等待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签署后,零关税进口大陆汽车到台湾销售。两条路都不好走,因为台湾的汽车技术在世界上并无优势;而进口汽车到台湾很难支撑企业做大。

  台湾汽车工业的起点与韩国相同,如今韩国汽车工业已经形成独特的技术体系,台湾汽车工业仍要依靠日本技术。裕隆的业务更多集中于汽车销售和代工,比如代工通用、日产的车型等。

  反观裕隆的内地竞争对手们,除大众、丰田、通用等跨国汽车巨头,已经成长起来的内地自主品牌汽车公司,比如吉利与奇瑞(配置 图库 口碑)的产品和营销实力都不容小觑。

  但裕隆掌门人严凯泰还是决定放手一搏。中国内地汽车销量在1994年时只有134万辆,2009年达到了1364.5万辆,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他的思路很清楚,即使在这个市场接到一些毛毛雨,也足够裕隆生存和发展。

  事实上,裕隆汽车十年来都在大陆寻求一个合适的伴侣,却总是摆脱不了为他人做嫁衣的命运。

  1996年,裕隆打算与金龙汽车的前身厦门汽车合作生产“福满多”面包车,未能如愿,于2007年退出;2000年,裕隆与东风汽车组建广州风神(配置 图库 口碑)汽车公司,由于日产和东风全面合资,它也被迫退出;在裕隆与福建汽车集团合资成立的东南汽车中,福汽倾向三菱车型和自主开发。其中的任何一个项目成功,裕隆都会在内地汽车市场站稳脚跟,可惜造化弄人。

  2010年1月,东风集团通过旗下子公司东风杭汽,从浙江中誉手中先手收购裕隆在内地的子公司纳智捷20%和30%的股份。两家汽车集团共同在杭州萧山临江工业园打造乘用车生产基地。

  在2009年12月的一则招聘信息中,东风裕隆汽车有限公司规划“总投资34亿元,一期产能规划24万辆,一期一阶段12万辆产能、配套20万台产能发动机厂、汽车研发中心一次到位”。

  裕隆这次动了大手笔。对于广阔的自己却又很难分到一杯羹的内地市场,它真的急了。先前为何屡屡碰壁,裕隆的分析是没有自己的品牌,因此2008年,它在台湾高调发布了自己的自主品牌——纳智捷。目前,裕隆已经推出的车型有纳智捷Luxgen 7MPV和Luxgen 7SUV,并将吉利旗下熊猫(配置 图库 口碑 论坛)车型原封不动引入台湾,植入电动模块,以Tobe(酷比)品牌销售。

  在技术方面,裕隆找到一个讨巧的方法,整合台湾IT产业的优势,纳智捷品牌旗下车型的车用电子配置比较出色,并且主打“科技”概念。

  但《汽车商业评论》担心,东风杭汽的萧山生产基地并不具备生产乘用车的条件,裕隆不得不为此投入更多的资金改造,而裕隆所采用的品牌不但是全新,而且来自汽车产业的边缘地区台湾,未来很难打开大陆市场。

  而且,裕隆在内地也没有太多乘用车销售的成功案例,风神蓝鸟(配置 图库 口碑)销售火爆是因为当年内地市场上的车型较少,裕隆的营销能力并非决定因素。这一点,从东南汽车营销能力就可见一斑。此外,裕隆在大陆的乘用车销售网络目前还是一片空白。

  牵手实力强大的东风汽车集团,能让项目审批的路走得更顺,但对于提升裕隆产品的竞争力却帮助不大。东风正在集中力量打造自主品牌,对于裕隆这个合资产品,并不会投以过多精力。纳智捷首发车型为MPV与SUV,均属细分市场车型。即便中国市场规模再大,这两款车也不会成为主流。

  严凯泰能否借到“东风”,《汽车商业评论》并不看好,至少现在很难判断。

(编辑:范文清)

转发此文至微博 | 打印此页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
支持
好文章
枪稿
雷人
无语
标题党
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不支持Flash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