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油价涨之又涨,零星几次出现了小幅的跌势,更多的是一系列凶猛的涨势。许多人自嘲说,“股价不涨,油价狂飙,还是坐“11路电车”(双腿步行)吧!”与以往加油站闹油荒不同,如今除了少数车辆会在涨价前一晚提前加满油箱,多数人依然将车停在家中,无形中默认了这种高频率的涨价狂潮。
车乃生活必需品
如今,不少市民都认为,汽车渐渐地由奢侈品转向了生活必需品,有没有汽车已经影响到了许多人的生活,所以汽车必然成为一种大众消费。采访中,不少人认为“不管将来养车多么贵,也不管将来行车有多难,应该都不可能放弃购车的念头,因为没有车,所以还是会买车。”这样的观点也印证了加油站冷清的现状,老百姓将其纳入了生活的必需品,自然也默许了反复无常的油价。而作为家轿,不多的里程,也基本可以承受每月多付出的几百元支出。
转而考虑小排量车
油价是飙升了,但小排量的车型也随之增加,可选择范围开始扩大。商家总有自己应对市场变化的策略,不能不说有些也很符合消费者的心理。“政府支持小排量车,厂家也看好小排量车,只是用来上下班使用,没有理由不选择小排量车。”对此,市民的看法也很一致。小排量不仅价格适中,日常使用动力也没有明显不足。很多市民表示,小排量车替代了之前各种动力十足的大排量车型已经成为自己的首选。
买车不如打车
在上海,政府往往出资补贴着出租车行业。所以油价上涨虽然对出租车营运成本有所上调,可同样上涨的起步价与政府补贴,起码让老百姓觉得他们挺舒坦的。而起初出租车调价后,不少白领考虑了自己购车,但仔细打算后还是觉得不划算。周小姐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原先11元的起步价,自己每天上班堵车情况下23元左右,不堵车19元左右;调价到起步12元后,基本堵车不堵车都在25元上下。而自己买车,每天的油费不算,单单是停在公司楼下就需要40元一天。“很明显,买车还不如打车,何况油价不停上涨,出租车有政府补贴,我们老百姓掏的还是自己的腰包。”(王懿炜)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