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汽车业:新能源道阻且长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13日 08:29  国际金融报

  “中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而目前面临的汽车动力新能源革命是中国汽车业难得的历史机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清泰在11月12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举办的“2009第七届中国汽车产业高峰论坛”上表示。

  车企海外并购正当时

    国内车企在2008年、2009年两年发展得如火如荼。截至2009年7月,中国国内品牌轿车产品的市场份额已爬升至29%。上个月中国汽车的产销超过了1000万辆,中国汽车市场从数量上来说已经超过了美国。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运营管理学教授Thomas E.Callarman认为:“目前的经济环境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好机会。”他指出,中国车企可以直接去美国收购兼并。

    “一方面中国正在逐步成为最重要的全球汽车市场,其成功是基于中国政府的合资企业政策以及地方市场条 件;另一方面中国的汽车公司也在逐步进入外国市场,但欲在外国市场取得成功就必须进行规划并熟练地执行,成功在接下来几年便会呈现。”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市 场营销学副教授弗沃德指出。

  未来之路并不好走

    然而,尽管中国汽车产业产量、销量大增,但本土汽车企业的净利润却大幅下滑。这表明,本土企业的成本空间已经接近临界点,那么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是否真的乐观呢?

    陈清泰介绍,奥巴马一上任就明确提出美国汽车产业的技术方向是插电式电动车,继而主要汽车生产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支持新一代电池和电动车的开发。

    “与各大汽车生产国和巨型跨国公司紧锣密鼓的产业化相比,中国电动车产业形成了较大的反差。”陈清泰表示,尽管中国政府规划了到2011年形成年50万辆电动车的生产能力。但是这一令人鼓舞的规划,并没有改变国内主要汽车企业对新能源汽车的观望态度。

    而陈清泰对中国汽车企业存在的种种弊端更是直言不讳。“国家四部委提出并推进实施新能源汽车的十城千 辆工程,很多城市都在热烈争取,但是一些汽车企业也只把它作为一次政府的特殊定货和展示自己的机会。与加大电动车的自主研发和形成产业化能力,几乎没有实 质性的联系。”陈清泰指出,“有的汽车企业为了争取政府的补贴,不是加紧研发积累自主知识产权而是抢先购买国外的电池关键部件和电池系统进行拼装,迎合政 府的近期需要。”

  可持续发展须靠政府

    在这场经济危机当中,几乎所有国家都采取了一致行动,那就是汽车产业扶持规划。而中国汽车业的未来可持续发展之路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政府的扶持。

    陈清泰指出,2008年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骤升至55.4%,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依赖石油的成本将大幅度上升,后起国家的形势也更加严峻。

    不过,陈清泰认为,中国基于汽车动力电动化的新能源汽车研究的布局,已经站到了世界同一起跑线。“中 国汽车产业在开发新能源可持续发展方面也有着有利条件,首先中国汽车企业资金普遍宽裕,有能力加大技术投入;其次中国是动力电动化所需的金属锂、稀土较多 的国家;最后中国汽车消费处于增长期,有明显的市场规模优势。”

    据了解,美国政府为推动插电式电动车计划,在短短几个月内,以联邦法案为指引,涵盖管理和激励两方面的政策体系。

    “几年来,我国政府有关部门推出了一些政策,对前期的研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既有政策不足以支持 产业化实质性的推进,根据我国国情,制定电动车一揽子规划和措施,应该上升到国家战略,应该有顶层的政策设计和足够的力度。”陈清泰表示,“一揽子规划应 该包括国家未来的汽车能源战略,电动车发展的战略定位,电动车产业路径,相关零部件、材料和相关产业服务业的发展,电力供应、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等。”

(编辑:晴风)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查看更多枪稿雷文>>

支  持

好文章

枪  稿

雷  人

无  语

标题党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