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看下半年车企产能众生相 10余家车企扩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12日 10:00  汽车007周报

  7月27日,比亚迪发布的一纸公告将其野心暴露无遗:在6000万元拿下湖南长沙的美的客车基地后,比亚迪将投资30亿元将该基地的产能提升到40万辆,而西安基地也将再次增加40万辆。从今年的各车企产能规划来看,已经有比亚迪、长城、吉利、奇瑞 (配置 口碑) 、东本、奥迪等10家车企提高了产能规模。但另一方面,神龙汽车的第三工厂却紧急刹车。在金融危机与车市热销冰火两重天的背景下,各车企如何应对产能规划?

  自主品牌当主角 产能呈几何倍数增长

  在今年汽车业产销两旺形势的带动下,各大车企纷纷上调今年的产销目标,而于此同时,建立新厂、合并重组、收购海外车企等一系列动作告诉我们,新一轮产能大潮已经开始,而这次主角换成了自主品牌。比亚迪、长安、长城等都规划了令人乍舌的产能扩充计划。

  首先是长城汽车宣布其在天津开发区的新基地已经开始建设,预计落成后长城现有的35万辆产能将提升到85万,这个数字在国内车企中已能排在前列。但这远远比不上比亚迪的增长速度。比亚迪在刚过去的7月高调宣布,准备将产能从现有的40万辆增加300%,一举提升至120万。其规模之大令人匪夷所思。

  而一些老牌自主品牌也没闲着,纷纷进行扩张。长安自主轿车在重庆宣布将目前的年产能16万辆扩产至40万辆。在6月刚刚开建的微车基地也将为长安带来30万辆整车、100万台发动机的生产线,而这仅仅是一期工程。吉利与奇瑞,虽然没有公布具体规划,但也同时放话称将在2015年将产能放到200万辆。

  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本土品牌之所以有急速扩充的冲动,主要是因为今年来政策对他们较为有利,汽车销售增长也较为迅速,令本土品牌普遍有借机做大的欲望。但这一现象值得担忧,产能扩充所需要的庞大资金对目前现金并不雄厚、盈利能力较弱的本土品牌来说是一大挑战,将有可能造成一轮新的产能过剩。

  合资品牌的冷静 静观其变,低调出牌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扩张运动中,合资品牌始终保持着谨慎、低调甚至沉默的姿态。东风日产近日发布信息称,将在广州新建一年产能为24万辆的工厂,完成后东风日产产能将提升至70万辆。事实上,东风日产近两年产销增长迅速,现有的46万辆产能早就相形见绌了,新建的工厂只能说是解决燃眉之急。

  其他品牌中,虽然新奥迪A4 (配置 图库 口碑 论坛) L持续旺销,但一汽奥迪也只是将其10万辆的规模提升至20万辆;东风本田在思铂睿 (配置 图库 口碑 论坛) 高调上市后,并未大规模扩张,仅是从原来的16万辆产能提升至24万辆。而不少合资品牌负责人频频回应这样的保守政策,称产能不是问题,关键是如何化解市场风险。

  对中国龙头车企之一的一汽丰田来说,他们的政策是:宁可缺车,不轻易建厂扩产。据一汽丰田高层表示,只要市场有需求,丰田扩张一些产能也没问题,只要增加一些设备和人员就可以,甚至从现在的两班倒调整到三班倒都可完成,这样投资很省,也能达到不错的效果。虽然从去年12月起,丰田始终处于终端市场缺货状态,但其高层依旧没有放宽产能的想法,由此可见谨慎。

  在自主品牌翻倍扩产的同时,神龙汽车已紧急叫停了其在建的第三工厂。神龙汽车表示:在经历了第一工厂庞大的投资,但长期面临产能开工不足的教训后,神龙汽车未来的发展路径将全面实施精益生产模式。

  产能高于销量1.5倍 汽车业将再次面对产能过剩

  根据各车企目前已经公布的规划,到2010年,国内14家主流汽车企业的产能储备之和将高达1582万辆,而目前我国汽车销量尚未达到1000万辆,对比之下,巨大的产销能力差清晰不已。产能过剩,已然成为需要积极面对的问题。

  记得上一次提到“产能过剩”这个词要追溯到2005年,当年由于国内汽车产能严重过剩,导致终端市场经销商遭遇库存及销量的双重压力,生存环境恶劣;上汽为自主品牌设立的公司迟迟没有获得发改委的批准;吉利在甘肃的投资机会惨遭搁浅。从目前国内十几家车企翻倍增长产能的情况看,我国汽车业明年将再次面对产能过剩情况。

  诚然,企业发展需要不断壮大,产能扩大被视为最为直观的参数。且在上半年车市整体供不应求的背景下,在百年难遇的好形势下,受制于产能必然无比窝气。然而扩产或缩产,也需要分情况而定。有些企业扩充整车生产线,有些企业只是对此前相对弱势或紧缺的零部件扩产。

  对于自主品牌,在核心技术层面尤其是动力总成,其实大部分零部件都是来自对外采购,一方面是自己没有研发出实用的产品,另一方面也是条件的限制。事实上,对于已经有研发成果的自主品牌而言,扩产能用于发动机、变速箱都动力总成配件上的生产,是值得鼓励的。尽管一切从头开始,将会耗资巨大,但趁着时下自主企业大好的发展形势,此时一搏或将受益无穷。

  合资品牌在金融危机下表现出的谨慎与稳重,并不是说怕了,中国市场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最后的一块增长市场必然小心翼翼。在多年品牌价值的积累下,合资企业时下最重要的并非走量,而是大局观的把握。产能的缩放,一举取决于各自的表现,以及下半年的规划。

  再来看终端市场,企业每次提高销量任务或是扩大产能,对大部分经销商而言,都将引起一场惊慌。产能的提升,是否意味着压库情景再现?巨大的资金流压力、高额的利息、为回笼资金走价格战路线等不堪回首……

  尽管大部分专家都对下半年表现持观望态度,但2009年的车市已经被染上了特殊色彩。在经历了激荡的2009年之后,各车企如同一下子被提高了一个层次,同时给了大家一个总结与施展的机会。根据2010年的产能规划,产能过剩成为必然,关于价格战归来的言论已经在坊间悄悄流传。

  但从另一方面看,消费市场仍然具备有购买力,2010年车市不会出现如今年般的凶猛增长,车市将趋于稳定。而此前一些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细分市场,也将伴随这股潮流孕育成熟。企业需要做的只是把握大方向基础上,更好地去讨好、取悦消费者。

  文/李佳丽 丁延吉       

(编辑:肖洋洋)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查看更多枪稿雷文>>

支  持

好文章

枪  稿

雷  人

无  语

标题党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