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杰
但在战略既定之后,就应让市场机制在过程中起作用,避免“有形之手”的过度干预。
对新能源汽车战略的质疑近来颇为激烈。有论者称“电动车只是乌托邦”,也有专家指出,“新能源赶超路线必须谨慎,国家要重新审视新能源汽车战略”。然而,从大的层面讨论战略方向的对错,还不如关注战略执行过程中的真假。目前新能源车发展的症结还在于太过“表面文章”,因此才生出更多的“乌托邦”意味。
论者多担心,目前政策多向新能源汽车倾斜,将进一步加大国内传统动力汽车技术与国际的差距,在新能源汽车近几十年内难以普及的情况下,将致中国汽车业于危险境地。但仔细查看汽车业振兴规划可以发现,国家已经调低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目标。
去年科技部曾提出,用4年时间使新能源车市场规模能达到当年汽车产量的一成,也就是一百万辆。这一目标确实很“大跃进”。在4月公布的汽车业振兴规划中,则提出到201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形成50万辆产能。目标减半之后显然更为实事求是。
此外,规划也提出“坚持自主创新,注重改造传统产品与推广新能源汽车相结合”,似乎并未向新能源汽车倾斜。
倒是“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处在同一起跑线,是国内汽车业成为世界领先的契机”的声音时有所闻。但可能难以认定,“新能源赶超路线”就必然造成冷落传统燃油技术,造成新能源汽车冒进。实际上,有统计显示,国内几十家车企在新能源汽车上的投资还不及一个通用。
现在的事实是,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各地车企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确实遍地开花,研发新能源汽车有如炮制毕业论文。这其中的逻辑其实很容易理清,那就是作为国有企业的车企,和政府有天然千丝万缕的关系,高调响应政策似乎为其难改本性,赶制出产品用于作秀一番,便可以得到更多的政策实惠,最后新能源车能否适应市场已经无关紧要了。
这就是新能源车“大跃进”的真相———10万元以下电动车能够新品迭出的缘由———八股类“表面文章”存在的必然。
节能减排是国家战略,发展节能环保型汽车也是大势所趋。但在战略既定之后,就应让市场机制在过程中起作用,避免“有形之手”的过度干预。国家应该效仿美国制定一个最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车企要发展新能源汽车或是改善传统燃油技术,悉听尊便,但始终有个“紧箍咒”套着它,让法规起到规范市场方向的作用。
新能源汽车则应该和传统汽车一样,一开始就让其回归到商品的本位,而不是应付国家期望和政策的产物。而其中的关键在于,政府对消费环节的有力补贴,对消费和使用环境的营造最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启动市场的良性循环。
至于新能源汽车销量应该占几成,那并不重要,老百姓也不会记得这样的数字。卖不卖,卖多少,那都是作为市场主体的车企自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