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月底,商务部将协同中汽协、部分汽车骨干企业就陆资入台举行研讨会。虽然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台资已经陆续进入大陆整车、零部件领域,但是陆资入台确是崭新篇章。虽然政府已经释放鼓励信号,但是台湾汽车市场的狭小、独立品牌和核心技术的弱势仍是难以回避的问题。
中汽协准备入台方案
在5月17日举行的首届海峡论坛大会上,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宣布了“八项惠台政策”,其中第一项即是推动大陆企业赴台投资,汽车制造业成为政府鼓励和支持赴台投资的行业之一。
“我们将向商务部递交一份台湾汽车业的考察报告”,中汽协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陆资入台需要各协会予以配合,在各协会针对各自行业的考察结果出炉后,商务部将酝酿出台一份针对电子、机械、汽车等多个行业赴台投资的总体指导方案。
除了召开陆资入台研讨会外,届时一批汽车业骨干企业也将随行赴台进行投资考察,进行企业洽商与项目对接。实际上,早在4月中旬,就已有一批车企和机构先期赴台参观考察,其中包括上汽、一汽研发中心、福汽、北汽福田和吉林工大等。
这个“先遣”契机是应台湾资讯工业策进会邀请,由中汽协组团于4月12日起程赴台参加“两岸车载通讯产业交流与合作会议”,此次交流也涉及了汽车业其他方面。
与此次不同的是,6月底,当这些车企再次赴台考察时,赴台投资将有更加实际的进展。其实,国内不少整车企业早已将眼光望向了台湾,并展开了实际行动。
“我们与台湾当地经销商一直有接触”,北汽福田海外事业部一位高层表示,台湾市场是其目标市场之一,北汽福田旗下不少品牌都与台湾有日常业务往来。
记者了解到,北汽福田某品牌部近日正和台湾某经销商进行合作谈判,现在正在等待台湾方面出示资金保证证明,之后将签署协议正式进行合作。
市场狭小是瓶颈
大陆与台湾迥然不同的市场发展空间,是问题的关键。也许是早就看到了大陆广阔的汽车市场,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叶,台湾车企中华与裕隆就已经率先奔赴内地,分别与福汽、东风成立了合资公司。虽然最终合作并不尽如人意,但是大陆潜力巨大的市场至今仍令很多台湾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垂涎三尺。
“与大陆相反,台湾市场的狭小将是陆资入台的最大障碍。”数位汽车界专家在谈到陆资入台时表达了这样的担忧。
汽车界资深人士程远曾两度赴台考察,他认为,对比大陆汽车工业的蒸蒸日上,台湾汽车市场正在持续萎缩。台湾汽车自身存在先天不足,就是市场需求几近饱和,发展空间十分有限。
与台湾合作似乎急需探讨可行方式。如果是与台整车厂合作,台湾并无强势的自主品牌和领先的核心技术,日系合资公司已占据了大半江山,同时,大陆自主品牌入台能否被接受也面临风险。台湾的低关税制使当地人更容易接受外资品牌进口车。另外,如果是大陆的合资企业赴台投资就更加不现实,因为欧美汽车巨头一直打不进台湾,日系车的竞争力极强。
另外,专家表示,受困台湾汽车业规模较小,陆资入台如果选择进行零部件合作也有待考量,台湾零部件企业本身实力极强,目前台湾汽车零部件业有超过200家厂商已在江苏、福建等地投资。
中汽协方面对陆资入台则显得较为乐观。某位人士表示,陆资入台可以考虑合作研发、联合设计和投资建厂等投资方向。本报记者 关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