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报记者 张少晨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4月15日在吉利集团发展经验座谈会上指出,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下,汽车工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吉利集团坚持自主创新,以自主创新为基础塑造自主品牌,为我国汽车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发展经验。
苗圩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自主品牌的凸现,丰富了我国汽车工业的结构,推动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吉利汽车就是其中出色的代表。工业企业要积极总结和学习吉利的经验,以小见大,激发全国汽车企业的精神,鼓舞企业抗击金融危机的信心,为保证汽车企业较快的发展发挥作用。
坚持自主创新和塑造品牌
苗圩指出,吉利汽车发展经验的核心,是企业在过去的发展基础上,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坚持塑造品牌。从先进的发动机,到拥有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变速箱,再到独创的BMBS(爆胎监测与安全控制系统),吉利通过十年的时间掌握了汽车产业主要核心零部件的技术,这是吉利成功的基石,也是中国汽车工业的财富。
高度重视人才战略
苗圩认为,吉利在数量并不占优、质量并不强的情况下实现快速发展的另一原因,是吉利对人才战略的高度重视。作为一个工业企业,吉利集团重视人才的做法在汽车行业,乃至整个工业界都具有典型示范意义。
苗圩说,人才是一切发展的基础,中国汽车工业基础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最大的差距还是在于人才的培养。就“走出去”而言,企业缺少的不是资金和市场,而是一大批具备跨国公司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他强调,人才是一个庞大的团队,包括科研开发、工程、工艺等各个岗位上的领军人物,只有把各方面的人才组织起来,利用一个平台发挥好他们的作用,企业发展才真正有希望。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战略决策
从“造老百姓买得起的车”到“造安全环保节能的好车”,进行这个转变,吉利付出了8亿元的代价。苗圩认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做出科学的决策,及时进行战略转型正是吉利成功发展经验的重要部分。
苗圩说,中国汽车企业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战略决策。科学战略决策的前提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汽车产业涉及面广、关联度高,闭门造车是没有前途的,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走出去、请进来”是加速缩短中国汽车工业与世界先进汽车工业距离的捷径。他表示,金融危机为我国汽车工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机会,尤其是在汽车核心技术和核心零部件方面,中国汽车工业完全可以走出去。前不久吉利成功收购了澳大利亚一家自动变速器公司,又走在了中国汽车企业的前面。
吉利集团发展经验座谈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主持。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商务部等部门和行业协会、部分省市政府部门代表以及近百名国内记者和媒体人士,就吉利坚持自主创新、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方面的做法,进行了座谈和研讨。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