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工厂落成 奥迪多车型战术启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9日 09:50  经济观察报

  本报从一汽-大众长春工厂获悉,投资10.5亿元的奥迪全新数字化总装车间已开始试运行,未来奥迪A4(参数配置 图库)L将搬至新厂与年底即将上市的新车Q5共线生产。

  “从平台上讲,新工厂完全可以满足奥迪所有车型的生产”,据奥迪平台经理于秋涛透露,为了缩短将来推新车的准备时间,奥迪已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新工厂完全可以实现4种不同车型的混线生产。

  奥迪已经把中国视为其加速赶超竞争对手最大的动力引擎。2008财年,奥迪全球销量突破100万辆,同比增长4.1%,而奔驰宝马同期均为负增长,奥迪大有赶超竞争对手的强劲势头,并以9.3%的税前利润率再次成为全球盈利能力最强的汽车厂商之一。

  奥迪总部将市场的强劲增长和盈利能力的提高归因于在中国市场的成功。2008年,奥迪在亚太区共销售汽车15.51万辆,同比增长15.6%,其中,中国销量达11.81万辆,同比增长17.08%。

  奥迪还把中国视作其全球战略的重心,一个有力的佐证是,今年年初,奥迪的中国市场负责人DietmarVoggenre-iter正式将他的办公室从德国搬往北京,目的是为了协调奥迪在中国不断增加的投资项目,便于“现场坐镇指挥”。

  动力战略

  “奥迪正在考虑实现发动机小型化的可能,今年下半年,Q7的柴油版车型也会进入中国。”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张晓军透露。

  国家最新出台的汽车产业振兴规划中,对1.6L及以下的小排量车有明显的利好,对大排量的高端车有一定的抑制,张晓军认为,这是一个未来的趋势,也是节能环保的必然选择。

  “奥迪也在考虑如何能在保持动力性能的同时,引入更小排量的发动机,让奥迪车型更加节能环保。”张晓军表示,这完全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来实现,比如涡轮增压等。

  事实上,奥迪早已经开始对此进行尝试了。“我们在A6L和A4L车型上广泛使用2.0TFSI汽油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通过技术来改变功率,从而达到低排量、大马力的目地”,张晓军表示,未来甚至还有可能引入更低排量的车型。

  “先进的清洁柴油技术也一直是奥迪最引以为傲的,但在中国要推广柴油车还面临诸多限制,比如政策、油品等,奥迪计划在今年引入一部分柴油车,也是希望能让中国的消费者知道,奥迪有这样的技术优势。”奥迪公关总监卢敏捷说。

  除了排量小型化外,奥迪还努力调整了在中国的消费结构。数据显示,近两年来,奥迪的客户群中有80%是个人或是企业商务用车,政府采购的比例已大大减少。

  “政府用车是奥迪必须呵护和照料的一块市场,但目前已不是最重要的市场了,这也不是奥迪的主攻方向和目标”,张晓军表示,也正因如此,政府部门缩减政府采购预算的措施对奥迪的主体销量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中国重心

  尽管张晓军对今年车市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但仍然对奥迪征战豪华车市场充满自信。“中国市场对高档车的需求潜力很大,去年在全国销售的547万辆乘用车中,高档车为28.4万辆,仅占5%的比例,与英国10%、德国30%的豪车市场份额相比,中国高档乘用车市场的需求还会稳步增长。”张晓军说。

  他表示,奥迪将进一步扩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力度,“去年,奥迪全球销量突破百万辆,仅比奔驰、宝马等竞争对手落后十几万辆,按照这个势头,全面赶超竞争对手也会很快。”

  尽管与竞争对手相比,奥迪的中国优势最为明显,但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越来越多的国际巨头把中国视为“避风港”,奥迪在中国市场上所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数据显示,奔驰、宝马和雷克萨斯2008年在中国市场上的销量增幅均超过30%,远远超过奥迪的增幅,其中奔驰S级、宝马7系和雷克萨斯GS350单车销量也创下了历史新高。

  据悉,奥迪的上述三大竞争品牌均表示在2009年将一些具有技术优势和特性的车型引入中国市场,并计划在车型结构上做出调整,以应对目前的高消费税政策。

  为了保持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奥迪更注意强调产品的高端品质,并把更多的新技术和新车型列入了国产排期表内。

  “在全新奥迪A4L的上千个国产零件中,需要经过德国BMG工程样件认证的零件就达700个,其中甚至还包括了塑料盖这样不起眼的小零件。”于秋涛说。

  他表示,奥迪在长春的全新数字化总装车间将成为未来奥迪全球工厂的范本,“这也是奥迪全球最先进的工厂”。

  “奥迪总部每年都投20亿欧元在新车型和新技术的研发上,未来奥迪还将不断引入更多具有竞争力的新车型,以保持在市场中的领先地位”,张晓军透露,在今年4月份的上海车展上,奥迪还将有一款全球首发车和一款亚洲首发车亮相。(周洁)

(编辑:陈怡静)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查看更多枪稿雷文>>

支  持

好文章

枪  稿

雷  人

无  语

标题党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