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通客车在3月9日的复牌并对相关事实的澄清,中国重汽重组中通客车的传闻终于可以暂时画上一个句号。然而在汽车产业整合的政策大背景下,更多商用车行业内兼并重组的故事仍在不同地区的不同企业之间流传着,只是在很多分分合合的牵强传言背后,汽车产业振兴计划的主旨却很容易被忽略,落入为了整合而整合、为了重组而重组的误区中的产业调整,真的能对汽车产业的发展做出什么贡献吗?有如重汽与中通之重组传闻,即便真的成型,意义又在哪里?
中国重汽2008年产销排名在国内商用车企业中名列第七,对于一个以生产重型卡车为主的企业,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不易。如此,在上月底揭开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中国重汽成为唯一一家政府重点支持并参与行业重组的商用车企业。
既有政府支持鼓励区域重组,中国重汽理应底气十足,然而纵观山东境内,能够有资格与重汽重组的汽车业企业又有几家呢?潍柴绝对有资格有实力,但是要化解重汽与潍柴的恩恩怨怨绝非易事,且双方均已各自的黄金产业链,处于对抗的风口浪尖,整合实难促成;而除潍柴外,山东境内的其他几家汽车企业又规模较小不堪重用,于是,在客车行业颇具实力的中通客车,则成为好事者捕风捉影的最佳选择。
事实上,说重汽希望重组中通客车也是有理由的。其一,两家企业互补性强,分别以卡车和客车为主业,之前业务互不交叉;其二,两家可以各取所需,重卡行业容量有限,重汽为实现25万辆目标,需要进入空缺领域,中通需要底盘资源;其三,双方都属山东国资委,东家有整合省内资源,打造大规模企业的意愿。
有此三点,重汽重组中通也在情理之中。按照所谓消息人士预测,中国重汽重组中通客车将以如下方式进行:山东交通工业集团总公司将控股的中通汽车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划归中国重汽,使中国重汽间接控股中通客车,中国重汽集团将旗下客车公司和商用车公司的优质资产注入中通客车,完成重组。
然而,中国重汽与中通客车真的需要或者有必要整合吗?就中国重汽来说,其本身设有客车事业部,并下属有济南客车厂,只是规模不大、也未受到重视而已。虽然可以说在这种条件下,重汽重组中通做大做强客车产业是不错的选择,但反过来,以重汽之实力,若重汽真有心做大客车,有现成大把的底盘等关键部件资源可以选用,加大投入和市场开拓力度即可,相信重汽强势进入客车领域,对客车界将带来较大冲击。
而收购中通又能满足重汽怎样的期待呢,中通客车08年产销均在7000辆左右,排在客车行业第五位,虽实力不可小视,但客车是个小行业,这7000辆的数字,之余重汽25万辆的宏伟目标,帮助确实有限。以至从长期来看,以重汽定下的宏伟蓝图,做客车也顶多是小打小闹,远不如开拓轻卡等领域以图冲量,来得实际一些。
同样,被重汽所整合,中通又图些什么呢?诚然,整合传言一出,中通股价飙升涨停,但之余产业层面,这并不能说明什么。而中通客车在复牌后的澄清公告中也明示,公司控股股东中通汽车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山东省交通工业集团总公司均未与中国重汽集团就股权转让、重组等事宜进行过筹划洽谈,也未签署过有关意向、协议等文件,也未接到有关部门关于相关事项的通知。山东省国资委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并未筹划此事,该传闻不属实。用中通相关负责人的话来说,企业目前发展状况良好,特别是新能源客车更成为新卖点,没有必要在此时实施整合。
值得庆幸的是,在重汽整合中通传闻中,企业双方、上级主管单位,意识还是清楚的。正如山东省汽车工业协会的振兴规划所示,山东汽车工业发展重点包括四大车型,其中重型车由中国重汽担纲,客车由中通客车领头,并没有涉及两家兼并重组。而整合传闻的产生,则只是所谓业内人士在分析山东省内汽车资源整合情况时,用排除法得出的分析结论。
企业整合,尤其是汽车行业这种重要行业内企业的兼并重组,无论从哪个层面说都应该是市场行为,应该是双方企业根据各自需要进行战略结合,而不应仅从简单的数字累加角度去衡量。国家出台《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促进汽车产业结构调整,重在提升行业集中度,提升自主品牌市场地位,发挥汽车产业规模效应,并不是去拉郎配,让不论相互间有没有需求的两个企业凑在一起,计算去一个更大的产销数字。如此,重汽整合中通非不可为,一要看企业双方需求与意愿,二不能只看形式上的累加,三需要顺应行业发展大潮流。否则结果只有一个,强扭的瓜不甜。而商用车业内其他企业间的整合也是如此。(老界)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