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政策扶持、车市短暂回暖、竞争对手低调……自主品牌看似春光明媚,实际情况真是如此?本报所邀请的3位专家不约而同对此持保留态度,他们的观点引人警醒。──编 者
嘉 宾:
赵 英 社科院工业发展研究室主任
贾新光 业内资深专家
李海英 安邦集团研究部汽车分析师
主持人: 管宏业 《中国商报·汽车导报》记者
自我感觉过于良好
实际上自主品牌历来高调,你去看看,它们哪年发布的产销目标不是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记 者:从合资车企和本土车企已公布的销售预期来看,情况迥异。合资车企大多谨慎求稳,预期增幅大多在10%内;而自主品牌普遍有两位数以上增长。本土车企为何如此高调?
赵 英:自主品牌士气高,我想有这么两个原因,其一是看准了市场上对小型车的渴望,其二是有望尝到政策扶持“汽车下乡”的甜头。
从1月20日开始实施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减至5%后,小排量乘用车销量大增。部分地区小排量车型同比增长近一倍,这不是暂时性利好,而是长远的趋势。
另一项利好也就是“汽车下乡”,即国家安排50亿元,对农民报废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换购轻型载货车以及购买1.3升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这实际上进一步扩大了自主品牌汽车的受益面。
虽然利好不断,但我觉得自主企业过于乐观,有些企业甚至没有实事求是。虽然1月份销售形势不错,但是1月份好,不代表全年都好,全年维持这个幅度增长难度很大。
今年国内经济增长达到8%应该难度不大,我更看好商用车,轿车能达到这个幅度不太容易。如果平均增幅达到8%都难,那些预期增幅20%甚至以上的目标,就更难实现了。
贾新光:实际上自主品牌历来如此,你去看看,它们哪年发布的产销目标不是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虽然跨国公司对此没有过公开评论,但在我接触的很多跨国企业中,人家曾经委婉地表达过:“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不要总是自我感觉良好。”
李海英:与以往相比,合资企业预期销量确实不高,这一方面是国内车市高速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与外方母公司经营状况有关。
从我国加入WTO以来,每年汽车产销增幅都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实际上今天的中国车市与刚入市时已不可相比,规模扩大了好几番,在如此大的规模下,不可能长期保持高速增长。
另外,合资企业的外方在国外形势不好的前提下,也会影响到对中国车市的判断。通用、福特等美系车企就不用说了,即使是丰田在内的日系车企,竟然也出现亏损,这非常少见。这势必促使它们重做战略调整,因而在定规划时也更加务实。
全球车业中心绕过了中国
汽车工业在全球走了一圈,从欧洲走向美国,美国走向日本,然后回到欧洲,很有可能把中国给绕过去了。
记 者:全球经济都这么不景气,大家日子都不会好过。但我想知道的是,这次金融危机过后,谁会最先爬起来?谁能抓住机会成为最大的赢家?
贾新光:就像我刚才说的,汽车工业在全球走了一圈,从欧洲走向美国,美国走向日本,然后回到欧洲,很有可能把中国给绕过去。实际上也就是在日本停留了一会儿,没在亚洲停多长时间,就又回到发源地欧洲去了。
我为什么这么说?欧洲又有什么优势?
历史就不用说了,欧洲是全世界汽车的发源地,品牌价值肯定是最深厚的。此外,按照现在的评价标准,无论是造型、平台还是工艺,欧洲都可以说是最好的,论平台,这本身就是欧洲企业的发明,大众汽车现在都已经发展到第三代和第四代了;论造型,现在全球有一个趋势,那就是不论美国还是日本,都会到欧洲去买造型,或者把设计中心放在欧洲;论工艺和科技的领先性,欧洲车企,尤其是德国企业也占有一定优势。
现在来看,将来的开发、工艺都在欧洲,美国出技术,日本搞营销,中国就是一个制造基地。
但也不能小看这个制造基地,它跟简单装配不一样,而是全套制造。我们可以向全世界提供全套零部件,把所有零件都做了,这样也发展得不错。
李海英:我不认同欧系车会成为下一个亮点。你放眼望去,除了本土市场,在全世界其余的重要市场,比如美国和亚洲,欧系车企的市场份额都远远没有日系大。
我个人更看好日系和韩系企业。为什么呢?
首先,论新能源技术,以大众、PSA为首的欧洲车企一直沉溺在清洁柴油中但与之形成对比,丰田为首的日系企业,混合动力已经基本成熟,而且无论欧洲企业多么不乐意。欧洲车企被迫纷纷转向开始妥协,包括奔驰、宝马、大众、奥迪等在内,提出开发混合动力。
其次,论市场份额,日系企业在美国三分天下有其一,而在亚洲更是绝对领先,欧洲只不过是固守大本营。韩系车企虽然没有那么大的市场份额,但发展势头很好。
另外,我们都可以看到的是,经济省油的小型车正成为全世界各个市场发展的主流,拉动新兴市场的主体更是小型车,而毫无疑问的是,这也正是日系车企所擅长的强项。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现在欧系车企,除了大众发展不错外,其他包括PSA、菲亚特等等都不怎么样,而SAAB,Volvo等更是糟糕。这也难怪,最近菲亚特总是传出绯闻,一会儿跟克莱斯勒,一会儿又跟PSA结盟,它一直急于寻求突破冲出欧洲,但这么长时间来一直不行。
或许已错失崛起良机
全球汽车发展重心转移,有人乐观认为,日本之后是中国,但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实际上这次金融危机以后,中国能不被牵连就不错了。
记 者:国内政策扶持,消费者期待,国外市场萎缩,金融危机对跨国汽车企业破坏严重,这么说来,自主品牌似乎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机?
贾新光:以前国内就有人说,全球汽车发展重心转移,从欧洲转移到美国,再从美国转移到日本,有人乐观地认为,日本之后的世界汽车重心转移到中国,但我认为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实际上这次金融危机以后,中国能不被牵连就不错了。
跨国汽车公司在瘦身,这没错,但可以肯定的是,瘦身之后的跨国车企竞争力肯定更强。让我担心的是,金融危机是暂时性的,等全球经济都恢复以后,这些跨国汽车巨头会变得更强大,对国内车企的优势也会更明显。
我记得曾经有观点表示,上世纪90年代是中国汽车工业最后的机会,也就是在入世之前。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入世之后我们那时候给本土汽车企业8年保护期,后来这个期限缩短为3年。但是我们从80年代开始谈入世,一直谈到2001年才加入世贸,实际上这段时间完全可以开发两代产品了。
赵 英:如果把握住时机,自己发展也不出乱子,中国车企或许可能会出现类似海尔那样的标志性汽车企业,只要国内市场有这么大需求,就有这种可能。
但这只是乐观看法,实际上本土车企要想在国际出头,难度太大了。
我刚从日本回来,虽然日本车市去年遭遇连续性的萎缩,甚至很多大的汽车企业,包括丰田在内都出现亏损,但我这次一看,亏损也好,下滑也罢,根本没有影响它们的既定发展方向,它们仍然大把大把地把钱投向新能源技术、新产品开发。
实际上,跨国汽车企业没有错,错只在于市场,宏观经济低迷,谁也没有好日子过。
我也同意贾新光的观点,任何经济运行都有周期性,现在对于全球经济尤其是发达经济体来说是低谷,但待到经济回暖,市场放大的时候,按照它们这样的发展势头,跨国车企的优势会更明显。
日本车企是这样,即使情况更糟的美国企业也没闲着,没有人会在这个冬天傻呆着晒太阳。
李海英:虽然1月份国内销售势头不错,但实际上无论国际形势还是国内经济面临的难题,远远比人们想像糟糕得多。人民币继续升值,出口市场大幅度下降,现在恶果已经显现,自主品牌面向俄罗斯市场的出口几乎停滞,当然,这也是由于对方限制的原因,这又牵出了另外一个顾虑:贸易壁垒。这次美国救市通过“只买美国货”的内容,我看受冲击最大的就是中国,汽车企业也会受牵连,不是整车企业,它们还远没有实力出口,受打击的是那些零部件企业和供应商。
另外,国内市场前景并没有有些做决策的本土车企领导想像的那么乐观。政府控制加强导致公务车市场下降,经济危机还远没到底,个人收入增长预期不好,这都造成私人购车能力和欲望下降。
实际上,那几个所谓的一线本土企业,很多都是处于资金链断裂的边缘,不得不依靠国家贷款度日;而那些二线本土车企,很多都是在其他领域积累了可观的资金、品牌及网络资源等,但目前也在乘用车市场遭遇尴尬。
今后不要再谈“抄底”
“抄底”这个词在中国汽车业以后就不要再提了,自主品牌都做不好的情况下,怎么去抄底?搞不好,底没抄到,自己也赔了进去。
记 者:现在的汽车界不缺新闻,时不时就会传出一些海外“抄底”、收购国际品牌的新闻。这事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贾新光:对那些有这个想法的人先泼一泼冷水:我们连一个双龙这样一个20多万辆的小厂子都玩不转,别的都更不用说了。
前几天我和另外一个朋友也谈到这个话题,我们都认为,“抄底”这个词在中国汽车业以后就不要再提了,国内车企在自己的自主品牌都做不好的情况下,怎么去“抄底”?搞不好,底没抄到,自己也赔了进去。
李海英:有人说这次金融危机是一次自主品牌赶上国外企业的机会,我对此不敢苟同。利用经济危机缩短差距,海外并购?连想都不要想。
这倒是有些画饼充饥的感觉。自身远没有达到一定规模,品牌形象也并没有提高到那个高度,莽撞行事,只能留下反面教材。
即使以跨国汽车巨头的国际化经营经验和研发实力,收购其他品牌都不见得成功。发展中国家的车企并购发达国家的亏损汽车品牌,更是风险极大,很容易消化不良而功亏一篑。
面对危机,重要的不是扩张,而是收缩以及苦练内功。
赵 英:“抄底、并购”,之所以这么吸引眼球,很容易理解,弱势企业收购强势品牌,具有新闻价值。
先不说我们自己有没有能力,从买卖角度来看,人家急于出手的标的,很难有什么好东西,没有人会不留着好东西而专门给你。
因此,谈到并购,我想国内车企还是谨慎为好,去海外收购还不如先处理好国内企业的兼并重组。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