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月销量创新高 上汽牛年能否逆市飘红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2日 09:59  中国证券报

  1月,上汽超额完成月度计划,特别是自主品牌车——上汽荣威,和微型车——上汽通用五菱均创造了新的销售纪录。该人士把这一汽车销量的突然转暖,归因于上月14日国家出台的以促进自主品牌车和小排量车消费为重心的“汽车产业振兴规划”,以及包括油价大幅回落、春节假日效应等两大辅助因素。不过,这一转暖还毕竟不是“转折”。

  上汽人士称,“当前仍然是特殊时期,不确定因素很多。上汽要完成今年保销售增长特别是保效益增长的目标,难度很大”。市场人士表示,2009年,上汽面对的两大最艰巨挑战,先是妥善解决上汽拥有18.51亿元权益的韩国双龙的“破产危机”,更重要的,是将已经建设数年、投入数十亿元的自主品牌车的销量迅速提升。

  自主品牌步入收获期?

  除了海外市场的隐忧外,上海汽车2009年面临的另一个重大挑战,是自主品牌的回报问题。

  此前,上海汽车在自主品牌的建设总投资上累积已经投入数十亿元重金。2007年,上汽董事长胡茂元曾表示,自主品牌作为中国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所在,最终将推动中国汽车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发展。上海汽车2010年将推出5个平台的全系列自主产品,进入中国自主品牌的第一阵营。2009年,将是上海汽车自主品牌的投资回报期。

  本月初,面对汽车行业“寒冬未散”的局面,负责自主品牌产销的上海汽车乘用车公司专门召开“营销誓师”大会。营销执行总监蒋峻率荣威、名爵全国6大销售团队共同宣誓,称要全面实现荣威、名爵销量增长,并与上汽执行副总裁、乘用车公司总经理陈志鑫签署2009年营销目标军令状。

  虽然记者并未获悉2009年这一军令状所立下的具体数额目标。不过,2008年上汽包括荣威、名爵在内的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为35214台(荣威品牌26,007台,名爵品牌9,207台),同比增长115%,距原定的自主品牌乘用车2010年60万辆的目标相距甚远。据媒体报道,上汽集团2010年新的三大战略目标是:年销售汽车20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汽车60万辆。

  陈志鑫坦承,自主品牌车目前面临着产能大、规模小、技术积累不足、制造基地分散的困难。但上汽将抓住新政刺激和消费者对汽车关注不断上升等利好机遇,加快打造“中高端”自主品牌目标市场,并开拓二、三线城市经销商网络,确立差异化售后服务优势。

  记者获悉,上汽将2009年定为“自主品牌抓住机遇,突破变革的关键年”,将通过“并网销售”、“政府采购”、“二线城市战略”等三大新法宝来取得营销突破。知情人士称,目前上汽正在对荣威和名爵两个品牌进行定位修正,通过差异化的区域市场推广,探索以“上海汽车”母品牌为主体的荣威、名爵并网销售,实现品牌间协同效应。同时,上汽将借助国家“汽车业振兴规划”中对自主品牌车的支持,利用2009年政府采购恢复,把握好政府采购对自主品牌的支持政策,加大政府采购车辆的拓展力度。

  国联证券分析师马智琴表示,在自主品牌项目上,上汽07年研发支出16.23亿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有13.65亿元,08年1-9月研发费用11.84亿元,计入当期损益6.64亿元,预计今年将继续投入15亿元的研发费用。因此,自主品牌巨大的研发费用,是该项目账面亏损的主要原因。即使09年实现5万辆销售目标,预计仍难以扭转亏损局面。不过随着后续车型的相继推出,自主品牌的盈利能力将会有爆发式增长,预计2010年自主品牌将实现盈亏平衡。中投证券分析师陈光明认为,预计2008年该板块经营性亏损有望降至18亿元左右,2009年进一步降至15亿元以下。

  在日前上汽内部召开的干部大会上,上海汽车总裁陈虹再次表示,2009年上海汽车的经济工作和重点任务之一,是统一体系、整合资源,提升自主品牌汽车的质量和销量。

  合资品牌同比将增长

  在自主品牌项目尚未撑起上汽江山的时刻,上汽持股各50%的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直是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不过,两家企业2008年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受全行业销量放缓影响,虽然两公司均进入2008年全国车企销售前三甲,但上海通用销售43.86万辆,同比下滑11.72%。上海大众销售50.1万辆,同比增长15%。

  不过目前二者正在发生“向好”的变化。新年伊始,受1.6L及以下购置税减半政策的刺激,上海大众的朗逸、Polo、明锐等主流车型也在增长。上海大众1月销量超过4万辆,尤其是毛利较高的LAVIDA朗逸终端销量突破1万辆,成为上海大众又一明星车型。马智琴预计上海大众09年将有12%左右的增长,年贡献的利润在15亿元左右。

  与此同时,上海通用已结束了2008年的产品调整。相关人士表示,今年1月,上海通用一举扭转了上年颓势,各主要品牌销售良好,1月销量超过4万辆;尤其是08年上市的别克凯越在上海以外地区呈脱销状态,许多4S店都无车可卖,单车型月销量达到1.5万辆以上。别克新君威也市场热捧,上市一个多月就实现销售超过1万辆。因此,新君威和拟推的科鲁兹,被业界视为上海通用汽车征战2009年的主攻手,称其为上海通用今年销量实现较大增长的基础。马智琴也认为,预计上海通用09年将有10%的增长,并为上汽贡献24亿元左右的利润。

  目前,上海通用这一“香饽饽”的重要性因为一则传言而更加凸显,上周有外电称,迫于愈演愈烈的现金流压力,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已与上汽集团进行商谈,讨论出售通用在上海通用中的股份或与上汽其他合资企业的资产以筹措资金。这一消息随即被通用迅即否认,通用目前不会计划出售上海通用汽车股份。

  不会“撒手”双龙

  跨入2009年,上汽在销售回暖的同时,迎来的最大利空,是海外市场的韩国双龙风波。

  上海汽车本月10日公告称,韩国双龙汽车株式会社发布了其接到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的决定书,批准其依据韩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进入“企业回生程序”。在韩国,企业进入破产保护状态被称为启动“回生程序”。至此,此前一度亏损累累、盈利能力偏弱的双龙,又进入可能破产的未卜境地,并将给上汽带来巨额资产损失。

  上汽已经表示,由于双龙经营出现亏损,资金流动性面临严重短缺,上汽2008年财报拟对此计提较大数额的资产减值准备,预计公司2008年净利润同比减少50%以上。截至2008年11月30日,上海汽车拥有的韩国双龙的权益为18.51亿元(未经审计)。

  据悉,目前韩国法院已经指定韩国人朴永泰和李裕一为双龙的托管责任人,前者为双龙汽车公司常务负责人,后者为前现代汽车公司社长。在接管程序启动后,双龙已暂时不在上汽控制之下,据称上汽派驻的十多位高管已陆续辞职并返回上海。

  上汽曾对双龙寄予厚望,将其作为提升研发实力和国际化布局的重要棋子,收购双龙也是中国迄今在韩最大的投资项目之一。2004年10月,上汽集团以5870亿韩元收购双龙汽车48.9%的股份,后增持股份至51.3%,成为双龙汽车的控股股东。随着上汽集团整车资产的集体上市,双龙资产也经过资产评估减值后注入上海汽车。

  上海汽车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虽然双龙面临破产边缘,但公司依旧不会“撒手”双龙。韩国法院已经在充分听取各利益相关方意见的基础上,按照韩国法规和惯例做出了决定。公司尊重和理解这一决定。“公司愿意继续与各方一起,为双龙通过回生流程实现正常经营而努力,并希望两位共同管理人能协调好各利益相关方,制定和实施切实可行的回生计划,使双龙早日步入正常经营”。

  虽然双龙破产尚在未定之数,但专家表示即使上汽忍痛割去双龙,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光大证券分析师杨华超表示,上汽最大的损失可能是损失18.51亿元的权益,折合每股0.28 元。2008年,双龙的汽车销量同比负增长30%,鉴于双龙08年按权益预计大幅亏损达10亿元,且09年利润损失没有任何改善的可能。因此,双龙早已成为鸡肋,承认失败对于上汽来说不啻是件好事。

  国信证券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赵雪桂认为,双龙破产几率并不大,但它即使不破产,对上汽而言依然像一味慢性毒药,慢慢腐蚀上汽年轻的肌体。

  本报记者 王进

(编辑:梁蒙)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查看更多枪稿雷文>>

支  持

好文章

枪  稿

雷  人

无  语

标题党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