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更快!评凯迪拉克中国发展的速度策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4日 11:35  新浪汽车

  又到美国大选的日子。如同一场固定的演出,四年一次的美国大选总是牵动着世界人民的心。的确,在过去的很多年时间里,美国政局的微妙变化,总是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全世界。

  四年,就像一场轮回,或陨落,或崛起,或辉煌。对于任何一个行业,四年似乎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发展周期,从开始起步到步入第四个年头,我们会把握住它清楚的发展脉络。今天,让我们来看看同样来自美国的豪华汽车品牌——凯迪拉克在中国走过的四年。

  在凯迪拉克还没进入中国的时候,在很多人眼中,凯迪拉克出入的场合,应当是贵宾来访、国家领导人接待等;它的形象是与跨国公司董事长、穿黑衣服的保镖等联系在一起的。人们会觉得跟自己的距离太遥远,甚至遥不可及。

  这样的想法一直伴随着人们走到2004年,这一年,在人们心中遥不可及的豪华汽车凯迪拉克终于在中国正式上市。也是从那个时候起,人们才开始慢慢意识到,这个品牌其实并非那么遥远,只是来的时间晚了点。

  在最初的三年间,凯迪拉克一步一个脚印。虽然有人认为,这3年里凯迪拉克还是跟在竞争对手后面慢慢爬。其实,这些都在凯迪拉克的意料之中。三年给一个豪华品牌树立口碑的时间可能太短,而在这三年,凯迪拉克让中国人不再觉得这是一款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品牌。

  随着2006年凯迪拉克推出超豪华全功能SUV 凯迪拉克Escalade凯雷德,以及该年年底专门为中国市场打造的豪华商务轿车凯迪拉克SLS(参数配置 图库)赛威的到来,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观念,也让国人看到了这个曾经无比辉煌的品牌的又一片未来。

  根据通用汽车的全球复兴计划,2007年我们看到了凯迪拉克崛起的信心。在“产品复兴”上,凯迪拉克将其历史经典赋予全新的概念和时尚诠释,而品牌宣传方面则在全球建立风格相同的“白宫式”专卖店,采用一对一顾问式销售。

  经过一年时间的努力,凯迪拉克未来就像一位营销专家说的那样,“越来越顺了。”就在这一年年底,凯迪拉克实现了豪华商务轿车凯迪拉克SLS赛威出口中东的目标。

  时间到了2008年,也就是凯迪拉克进入中国的第四个年头。这一年,中国发生了很多大事,而凯迪拉克也在自己的四年轮回中逐步走向辉煌。.3月份,一场盛大的新车发布会在深圳“明斯克”航母上举行,预示着全新凯迪拉克CTS(参数配置 图库)正式登陆中国。正是这款车改变了凯迪拉克在中国豪华车市场的地位,它已经能与宝马、奔驰、奥迪等这些在中国市场上已扎下根基的知名品牌相抗衡。而这种抗衡不仅是产品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凯迪拉克品牌的魅力。

  时间展转到2008年的下半年,种种信号表明,凯迪拉克又将掀起新一轮发展高潮。有消息称,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凯迪拉克有望进口三款新车,分别是CTS-V、09款XLR和凯雷德Hybrid。这三款新车将在2010前陆续进入中国市场销售,扩充凯迪拉克的产品线。

  至此,凯迪拉克进入中国市场车型已增至7款,包括CTS、SLS、SRX(参数配置 图库)、凯雷德、CTS-V、XLR以及凯雷德Hybrid,基本囊括了凯迪拉克家族所有在产或即将量产车型。而且,这7款车型市场定位十分明确,几乎囊括了40——150万元价格区间的所有车型。

  不难看出,曾是全球销量第一豪华车品牌的凯迪拉克正重拾梦想,并将中国市场当作其中的一个重要棋子。通用汽车国际市场部总监Jim Vurpillat说:“凯迪拉克要做的就是全球豪华车的标准;这个目标虽然任重道远,但一定可以实现。”

  从凯迪拉克在华的四年发展历程,我们似乎看到了这个美好且光明的远景(参数配置 图库)

  上海通用汽车凯迪拉克品牌大事记

  2004.06.07 上海通用汽车发布凯迪拉克品牌

  2006.07.23 推出超豪华全功能SUV 凯迪拉克Escalade凯雷德

  2006.11.10 推出豪华商务轿车凯迪拉克SLS赛威

  2007.10.31 实现豪华商务轿车凯迪拉克SLS赛威出口中东

  2008.3.18 全新凯迪拉克CTS正式登陆中国

  2008年底——2010年 三款不同风格的豪华新车登陆中国,其中代表着凯迪拉克106年历史上最强动力的CTS-V更是备受瞩目。

(编辑:赵文杰)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看完该新闻后,你对CTS的评价是:本车型更多口碑>>

不感兴趣

随便看看

有点兴趣

强烈关注

持币待购

我是车主

相关车型

更多相关新闻

凯迪拉克品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