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福美来50万台背后的含金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0日 00:06  新浪汽车

  9月19日,福美来09款在成都车展升级上市,福美来09款是全新设计、全面优化的新一代福美来的升级版。此次上市的福美来09款,在延续“智尚有为”品味的同时,分别从操控、环保、安全、节油科技、外形等五方面进行了多达十五项的技术升级,品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至此,经过全新升级的福美来将于消费者见面,也就意味着福美来的市场保有量也将迅速冲击50万。这个傲人的数字,让人们不禁慨叹,几年时间里,中级车市场风云变幻,竞争也愈发残酷,许多刚出的新车型转瞬间即被市场遗忘。而秉承海马一贯风范,做派稳健低调的福美来却越战越勇,如今已经稳坐强者位置。福美来掌控市场的法门何在?

  生正逢时 市场得宠

  “2001年开始,我们正式以马自达品牌名义下线普力马,上市半年左右销量就达一万辆之多。现在看来也许不算什么,但在当时的市场来看,已经非常不错了。可以说,是普力马的成功,让马自达品牌坚定了开拓中国市场的决心。”海马汽车市场部部长汤斯表示。

  普力马的成功让马自达在感谢海马帮助他们在中国市场盈利的同时,也摸清楚了下一步该如何走。

  “2002年7月,经过改进的马自达323以福美来(Family)的名义在海马的新工厂生产。这款车的所有权归属当时的海汽集团。福美来后来的成功,和上市的时机息息相关。”汤斯笑着说。“当时的市场格局是捷达一枝独秀,因为缺乏有竞争力的产品,别的厂商只能看着眼馋。但其实对于这款老车型,消费者已经开始审美疲劳。福美来恰好在这个时机出现,以外形时尚和技术先进的优势,填补了空白,同当时的宝来一起,将中国汽车市场带入‘家轿’时代。”也就是那个时候,中国汽车市场派生出了“中级轿车”和“家庭轿车”两个新名词,从而开始了汽车行业的细分时代。

  “福美来历史上第二个关键时期起决定性因素,这个诱因纯属巧合,今后恐怕很难出现了。”汤斯感叹道。“非典后期的汽车市场出现了‘井喷’,这个契机是再内行的专家也无法预测的。不仅是福美来,所有车型的销量都迅速增长。但对于海马来说,本来就势头旺盛的福美来如鱼得水,在2004年就迅速突破了10万辆大关,并迅速与凯越、伊兰特构筑了‘新三样’的市场格局,福美来销量也超过了20万辆。此后的福美来月产销量一直稳定在8000台左右,2006年中旬,突破了30万辆的大关。”

  鲲鹏展翅 海马单飞

  2006年,换代的福美来同时换上了海马自主的徽标。这个形似鹰隼的徽标同马自达品牌的海鸥略有相似,曾有人戏言这意味着海马“翅膀硬了”。对于这个玩笑,汤斯还是认真解释了一下:“我们内部一般说这是一只展翅飞出圆框外的鲲鹏,意为‘旭日东升,鲲鹏展翅’。这个徽标一直都是海马企业的形象,有好多年了。2006年以后,我们名正言顺地通过产品展现出来了。福美来40万台下线的那天,我觉得,这个徽标用对了。”

  与新徽标一同亮相的新一代福美来,排量为1.6升。不仅继承了原福美来的优势,在价格方面也很具有杀伤力。在谈到换代对福美来产生了哪些影响时,汤斯谈到:“换代后的福美来和以前相比不仅仅是外观和内饰上的略有不同,而是对消费者需求和心理做仔细研究之后进行改进的,朝着更俊朗的方向发展。除此之外,它的平台、生产工厂、零部件供应商都没有变,马自达的质量控制体系我们也一并传承下来并经过更加精密的改进。在产品改进、质量保障的前提下,在换代产品上市之时,我们预计它的消费人群也不会变。”

  “然而事实上这个预计有误。换代后的福美来由于价格下探到8万区间,性价比优势更加突出,甚至吸引了许多之前只能考虑A0级车型的消费者。这让福美来一时间销量猛增,换代不久就加入了所谓的‘万台俱乐部’。”

  质高价低 口碑凸显

  “相对市场上新品投放与营销模式的创新,海马更看重的是消费者之间的口碑营销。”汤斯如是说。“在与马自达多年合作期间,海马的生产工艺和管理体系都有很大的提升,我们希望通过成熟、可靠的产品特质,在广大消费者中打造坚实的品牌形象。事实上海马的成功与优秀的口碑密不可分。福美来每一个10万的历史,也就是品牌口碑积累的过程。可以说,今天的50万,和当初的每一个10万都不能分开。”

  有了这50万台的巨大口碑效应,今天的海马是否将放弃低调稳重的作风,开始大刀阔斧地开拓新市场呢?汤斯否定了这个说法。“做自主品牌这条路像是走钢丝,必须慎重再慎重。国内有多种形式的自主品牌发展思路与方向,海马的想法是与优秀的汽车厂商合作,逐步学习、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建立配套的研发、制造机制。我们认为海马的发展方向是符合汽车产业现状的。但是,海马首先必须保证的是所推出的产品都能继承我们的品牌优势,塑造高品质、低价格、好形象的海马品牌,保证每一款车型都是精品,绝对不能操之过急。”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