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早的车牌:光绪年间临时牌照
产生时间:1902年
固定样式:无
清光绪27年(1901年)的冬天,匈牙利人李恩时(Leinz)将两辆美国制造的“奥兹莫比尔(Oldsmobile)”牌汽车自香港运到了上海,开中国汽车风气之先。这是两辆黑色木制车身的汽车,一辆是折叠式软篷车顶,一辆是凉篷式车顶,外表与当地的马车十分相似。1902年1月30日,经过当时公共租界工部局的讨论,决定暂时先给这两辆车发放临时牌照以便管理,同时按马车收月捐银洋2元。至此,拉开了中国汽车“户口”管理的帷幕。
同年下半年,晚清政府工部局增设汽车执照这个专门项目。到民国时期,改为由公用局主管车辆牌照发放、机动车驾驶员考核等事务,但当时的机动车号牌没有统一标准,由各地方政府决定号牌样式进行发放。
最有变革意义:“86式”车牌
产生时间:1986年8月
固定样式:分为两行,上面一行表示“发证机关代码”,下面一行大字是5位编码。
1986年全国更换机动车牌照号码,俗称“86式”。应该说“86式”是受到当时日本车牌格式的一定影响,车牌分为两行,上面一行小字表示“发证机关代码”,省市区全名+两位数字序号,顺序和现行车牌照的A、B、C……基本相同。下面一行大字是5位编码。这种顺序式是我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种车牌组合方式。同时,车牌在大小、标色有了明确规范,材质也统一为铝合金材质。
最具智能化:“92式”车牌
产生时间:1992年
固定样式:电脑选号,车牌变为一行字。
“92式”的样式虽然是1992年确定,但是起初只在乌鲁木齐、大庆等地先试行,直至1994年才在全国大规模推广,今天街道上行驶的车辆大部分就是“92式”车牌。它借鉴了欧共体(现欧盟)的经验,车牌只有一行字。一般来说,车牌号的第一个是汉字:代表该车户口所在省的简称,北京就是京;第二个是英文:代表该车所在地的地市一级代码。像“京C”“京E”就是市八区号,而“京YN”至“京YZ”则为郊区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自“92”式开始,车主选号实行电脑选号,也就是把50个或者100个号牌分为一段(或叫一组),然后输入微机,让车主当场随机抽取。
竞报记者顾静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