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随着*ST昌河(600372)重组方案的正式敲定并复牌,讨论了近三年的昌河股份重组一事终于尘埃落定。然而这并非结束,而只是开始。作为中航汽车业务重整的序幕,昌河的本次重组牵一发而动全身,受它“牵连”的企业至少包括哈飞、东安动力、东风、铃木、三菱和PSA。
根据本报记者上周掌握的最新消息,目前已经被剥离出上市公司的昌河汽车定位非常明确,即离开中航科工,直接归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简称:新中航)。另外,中航集团筹备组多位高层曾明确表示,新中航将会举全集团之力做大做强汽车产业。因此,中航系内部人士上周向记者进一步透露,在继昌河之后,身份类似的哈飞、东安动力也将会被中航科工剥离,并同样直接归属到新中航。受此影响,此前一直希望和哈飞建立合资公司的东风将面临出局,目前的最新消息是双方的谈判已经完全搁置。
就在上述四家中方企业格局发生变化的同时,另外三家跨国车企在华的战略布局也将随之而动,而且相似点都是有望强化和未来新中航的合作。这就意味着,随着新中航汽车业务整合思路的逐渐明朗,上述几家企业正在开始展开一场拉锯的“七角恋”。
昌河—铃木 双方将深化合作
在此番“七角恋”中,牵连度最大的首推日本铃木汽车。由于从1995年开始,铃木汽车就开始与昌河汽车合资成立了注册资金为3.118亿美元的昌河铃木。而此次昌河股份在出售汽车资产中也包括其持有的昌河铃木41%的股权,因此在昌河汽车被新中航重新安置之后,双方的合作关系将进入新阶段。
昌河汽车董事长李耀在上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由于此次*ST昌河的资产置换只是为昌河汽车换个“壳”而已,汽车仍旧是昌河汽车的主业,所以与铃木公司的合作也将一如既往地进行,并在广度和深度方面进一步加强。
“汽车产业是新中航集团确定的支柱产业之一。本次重组就是新中航集团在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资产重组完成后,昌河汽车资产将直属于新中航集团,中航集团将在政策上和资金上给予昌河汽车实质性的支持。”李耀表示,随着新中航集团对汽车行业的重视和进一步支持、中日合作双方利益的进一步趋同,和铃木公司的合作将朝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
昌河汽车销售公司市场处处长王树红向记者透露说,在5月份,中日双方已经达成了包括融资、生产线和新车型在内的协议。其中,已经决定在2010年投产的第四代铃木全球战略车型Splash在九江生产,其生产线前期准备已开始实施,明年有望建成,新车规划产能不亚于北斗星,至少为6万辆。王树红还表示,由于在新中航背景下,双方合作力度更大,使得铃木对昌河的产品和技术引进速度不断加强,比如1.8排量利亚纳新品研发,北斗星、浪迪等今后都有新品引进。此外,昌河铃木的出口项目也取得铃木公司的批准,而销售公司主导权和国产化率等项目同样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不过,上述消息铃木方面拒绝证实。知情人士透露,在8月份铃木汽车掌舵人铃木修将会亲临江西,在一边考察基地的同时,还要商谈合资公司的中长期经营规划。
昌河—哈飞 地位寻求平衡
同样是中航科工下的整车企业,哈飞的实力明显要比昌河高出一截。
然而实力上的差距不仅没有在地位上体现,反而随着昌河重组导致了两者身份的再度失衡。根据昌河汽车董事长李耀的表述,资产重组完成后,昌河汽车资产将直属于新中航集团。而为了重新寻找定位,中航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新中航筹备组已经决定将把哈飞从中航科工系统中抽调出来。同样放到新中航直属的汽车事业部中,在完成整合后,哈飞的品牌以及拥有的供应、生产和销售组织体系变化不大。但是在新中航支持“南北汽车”共同发展的策略中,为避免两者汽车业务的重合可能会对业务内容进行调整。当然这种调整是否是合二为一目前没有定论。
昌河—东安动力 存在打包上市可能
跟哈飞一样,同样隶属于中航科工的东安动力在继昌河重组后,也有望被新中航抽调出来。而在这些汽车业务全部剥离后,作为中航集团目前在香港上市的惟一的一只股票,今后将从汽车股转为航空股。这无疑给同为上市公司的东安动力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汽车业务曾经是中航二集团的主营业务之一,其营业收入上的贡献远甚于飞机制造,在基本确定中航一、二集团合并的同时,中航二集团又拿出了汽车业务新的重组方案,这表明新中航今后不排除把汽车资产重新打包上市的可能,而这个途径目前可能性最大的就是东安动力。
东安动力—三菱 战略中心开始倾斜
三菱汽车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日前已经闻风而动,先下手与东安动力强化合作。根据6月26日双方达成的协议,双方计划投资20亿开发年产30万套的自动变速器。而且,三菱汽车和三菱商事株式会社在合资公司中将占21%的股比。
三菱汽车表示,在此次合作之前,三菱汽车曾向东安出资15.3%,并提供1.3L—2.0L汽油发动机以及5速手动变速器的相关技术转让。而另外一个发动机合资厂沈阳航天主要投产2L—2.4L的4G69和1.3L—1.6L的4A9汽车用发动机。分析人士认为,上述新的合作意味着今后三菱在华的战略中心开始向中航倾斜。而且在巩固发动机地位的首选之策后,三菱不排除与新中航存在更大范围合作的可能。
东风-哈飞 改变合作形式
新中航做大做强汽车业务的决心,使得东风收购哈飞的计划变得前途莫测。东风集团一位内部人士日前透露,东风哈飞合作的最终结果短期内难以揭晓,但两者合作仍有希望,东风也将会全力争取。
此前与中航科工的谈判中,东风姿态一直较强硬,如要求控股哈飞,在出资金额上不肯让步等,导致双方谈判筹码未能达成一致,错过时机。如今面对实力全面提升的新中航,东风在谈判中的话语权将大打折扣。
新中航并未表示拒绝外来合作,这给东哈合作的走向留下悬念。对于东风而言,能否适当放低姿态,调整谈判的筹码,成为挽救这一合作的关键。
PSA-哈飞 锁定商务车合作
新中航做大做强汽车业务,为PSA与哈飞的合作亮了绿灯。据透露,双方合作仍将按原计划进行,即以哈飞深圳基地作为双方合资基础,生产PSA的轻型商务车。
PSA和哈飞汽车的相关人士均表示,双方的合资谈判一直没有中断,且双方合作将不会有东风介入,深圳工厂仅仅是PSA和哈飞双方的合资工厂,而非神龙的第三工厂所在地。
在与PSA的对等合资以及被东风收购这两种形式之间,哈飞明显更倾向前者。对于PSA而言,与哈飞合资生产轻型商务车,有助于其完善在华产品线,但对于在华总体销量提升,帮助有限。
无论如何,神龙汽车都是PSA在华的战略重心,PSA也会明确与东风和哈飞这两个伙伴的合作方向。但在哈飞问题上,PSA和东风显然有过争执,如何平衡与哈飞以及与东风的关系,成为PSA日后的重要工作。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魏学珍 尹蔚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