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风雨如磐自峥嵘--华晨汽车海外出口纪实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7日 15:19  沈阳网-沈阳日报

  7月15日,沈阳中心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沈阳北部等多个地区降雨量将达到30-40毫米,入夏以来沈阳市区出现了第一个暴雨黄色预警。此时,华晨汽车270辆中华骏捷(参数配置 图库)出口德国发车仪式如期举行。

  这不仅是华晨汽车近两年来征战海外的真实写照。如同这“风雨如磐”天气一样,华晨汽车经历了“风雨如磐”市场,并且迎来了彩虹。此次270辆中华骏捷是达到了欧洲三星标准后,又一次吹响了进军世界发达汽车市场号角,是华晨汽车迎来“彩虹”的新征程。

  在发车仪式,华晨汽车董事长祁玉民用高尔基“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诗句,表达了华晨汽车勇敢地发展海外市场强烈信心。

  雄关漫道真如铁

  在中国自主品牌出口海外的市场选择上,欧美俄等汽车高端市场一直被很多车企视为“禁区”。很多自主品牌在出口时往往选择非洲、南美等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

  在海外市场的选择上,究竟是应该“先易后难”还是“先难后易”?华晨汽车勇敢地选择了后者,但许多人对后者持怀疑态度。即使在2006年华晨汽车与德国HSO集团签订15.8万辆的出口订单之后,华晨汽车海外战略也引来了不少怀疑的眼光,而中国自主品牌接连发生“碰撞门”之后,这种质疑更是甚嚣尘上。

  但是华晨汽车坚持认为,和家电一样,中国汽车全面走向国际市场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华晨汽车应该把国际高端市场作为检验自主品牌品质的试金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进军发达国家与地区是华晨汽车的必要选择。

  然而,2007年6月,在进军德国路上发生了“碰撞门”事件。

  “获得这个信息后,我连夜开了紧急会议,我说一定要有正确的态度,我讲了一个‘三负责’,第一,一定要对全球消费者负责,德国也是我们的消费者;第二,一定要对华晨的品质和声誉负责;第三,一定要对中国制造的声誉负责。我们应该从这个事件中看到了差距,所以我们当时成立了一个以刘志刚总裁为队长的‘敢死队’,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对车辆结构、零部件、材料、工艺进行了52项改进。改进以后,让ADAC重新进行碰撞测试。但对方告诉我们第二年2月份才能排上。我们等不及,不惜花11万元立刻将测试车辆空运到西班牙IDIADA(欧洲五大测试机构之一)去做碰撞试验。结果获得20.46分的欧洲E-NACP三星成绩,华晨汽车高调参加了法兰克福车展并在车展上向世界宣布此结果。”7月15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祁玉民仍坦言当时压力很大。

  在经历了“碰撞门”之后,华晨汽车果断做了新的碰撞测试,这来自于华晨汽车对自身产品的自信:中华轿车产品融汇了意大利乔治亚罗和宾夕法尼亚的设计、保时捷的底盘调校、宝马的品质管理、丰田的精益生产,和华晨汽车形成的对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制度的保证。

  “雄关漫道真如铁”,华晨汽车的产品经受住了严酷的考验,2007年9月,继华晨汽车“碰撞门”之后的三个月后,华晨汽车参加了由欧洲EURO NCAP六大官方试验室之一——西班牙IDIADA国家试验室主导的碰撞测试,一举获得“三星”的较高评价,成为中国汽车在欧洲E-NACP标准的碰撞测试中达到“三星”标准的第一个自主品牌。

  冲破“碰撞门”,华晨汽车为中国汽车走向发达国家提供了经典范例,诚如祁玉民所言:“达到了欧洲安全碰撞‘三星’标准,这样一款车是华晨汽车之前在自主品牌从没有过的。有了这个成绩,我们就为中国汽车走向发达国家增加自信心。所以说,经受住考验后,中国汽车进一步占领国际市场的信心增强了,对于提升我们产品也具有非常的意义,我们企业会因此成长得更快。”

  五岳归来不看山

  相关统计表明,中国近年来的汽车出口量一直高于进口,但是出口欠发达国家和地区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市场。对于自主品牌而言,要发展壮大,一定要大胆走出去,迎接国际市场尤其是高端市场的检验。

  华晨汽车进军欧美俄等高端市场,最大的收获应该是相关产品达到了世界级的标准。这一点可以说是意义非凡。因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通过了世界上最严格的标准,就意味着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可能行驶到世界各地任何地方。

  对此祁玉民感受颇深,“让中国自主品牌的车达到国际化标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进入美国汽车市场的主要“门槛”是排放标准,美国每一个州有自己的排放标准,如加州排放标准是全世界排放标准最高的。进入德国汽车市场的最高“门槛”是安全标准,德国的安全标准是世界最严格的。如果达到了德国的安全标准、美国的排放标准,就通过了世界最高标准,就可以行驶到世界任何地方。华晨汽车制订海外市场战略,就是基于世界最先进的标准考虑。而世界先进标准有利于加速华晨汽车产品快速提升。”

  此次中华骏捷出口德国,不仅说明其产品已经完全能够达到德国市场的各项严格要求,在国外树立了自主品牌国际品质的标杆,更标志着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从品质到服务已经提升至一个全新的高度,具备了竞争国际市场的实力。

  同时,祁玉民也一再强调,“我们不是为了出口而出口,我们这样一款达到国际品质的车要在国内市场全面切换,从今天开始,我们在中国市场销售的都是这款车,同时相关技术会应用到其他产品线上,而且我们一分钱都不会涨价。”

  三千越甲可吞吴

  可以预见,未来中国自主品牌在世界级的汽车市场上还将经历更多风雨。华晨汽车不仅要在发展中解决品种少、品牌弱、规模小、底子薄等问题,而且还要经受住各国对自身工业发展政策性因素的影响,同时,更要对油价上涨、原材料上涨、人民币升值及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等众多不利因素做好充足的准备。面对国际汽车市场的风雨来袭,中国自主品牌需要更加坚定的决心,坚持走下去。对此,华晨汽车已确定了发展战略:

  首先,坚持“高起点自主创新,高品质自主品牌,高目标跨越发展”三高战略。近年来,华晨汽车不断整合全球资源,积极拓展国际技术合作,加大了与德国宝马、日本丰田、德国FEV等国际知名公司的技术合作力度,拥有从整车到核心零部件的关键技术专利,实现整车与核心零部件同步发展。

  其次,适应消费趋势,打造消费者需要的车型。在全球能源吃紧的形势下,小排量和新能源车型是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华晨汽车打造的首款精品两厢轿车——中华骏捷FRV(参数配置 图库)从5月31日上市以来,受到消费者热捧,一个半月不到,订单就已接近万辆。与此同时,中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也在强力推进,争取早日面世。

  此外,华晨汽车还在诸如人事调整、海外战略布局等方面谋求突破,确定国际市场发展“3+1”格局,首先进入欧美高端市场,为海外出口的发展壮大铺平道路。目前,中华骏捷出口德国计划进展迅速,而且在俄罗斯、美国等的项目上也不断取得实质性突破。

  如今,针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市场,华晨汽车也不断调整方针策略。2008年,华晨汽车经过调整后将以KD项目为主要的出口方式,在国外进行直接投资,并将在国外的重点城市设立驻外机构,聘请具有丰富营销和管理经验的外国人士以及国内专家进驻。

  来自华晨汽车国际销售公司消息,华晨汽车初步会在俄罗斯、欧洲、北美、中东、非洲五大区域设立驻外机构,目前这一规划正在具体实施当中。

  对于海外市场,祁玉民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更加宏伟的蓝图,“华晨汽车去年出口了15500辆,今年我们努力达到3万辆,差不多要翻一番,明年六万辆,后年十万辆。华晨汽车已拥有未来5年待执行整车出口合同达56亿美元,成为业内拥有出口订单最多、成功进军国际高端市场的中国汽车企业。”本报记者 刘国栋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