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国家,对于同样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承受能力完全不同。恩格尔系数较高的经济体其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反之则较强,因此,大宗商品价格持续的全球性上涨必然会引发承受能力薄弱的经济体的社会或金融体系不稳定,从而引发地区性金融危机。面对全球性通货膨胀的环境,发展中经济体面临着经济政策上的选择困难,如果采取价格管制和行政补贴,虽然能够控制物价水平,但是长期来看既会导致资源配置信号的全面失灵,财政也会面临巨大压力难以为继;如果选择将通货膨胀完全市场化,那么在一国国内的金融政策不足以解决物价上涨问题的情况下,物价的全面上涨会引发社会和整个金融体系的潜在不稳定因素。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并不能有效解决美国当前面临的经济金融问题,但是上涨却可能诱发其他地区的金融危机机制从而有助于缓解美国的房地产和股市问题,其政策取向很容易选择。
截至6月份,美国政府对于原油价格上涨的态度已经相当清晰,即通过部分政策和口头声明表达对于高油价的担忧,但不采取任何实质性的措施来平抑油价。与此同时,石油出口国各方对于油价上涨带来的利益乐观其成,除了沙特等国象征性的增加产能应对世界舆论以外,主要原油生产国均不承认世界原油供给存在问题,反对进一步增产,世界油价也就在主要定价方的共同默认下持续上涨了。
油价很可能受地缘政治影响向高位攀升
主持人:现在回到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未来油价趋势如何?到底要走多高?有哪些最重要的因素会影响油价未来趋势?
刘涛:6月初,在原油价格明显面临中期调整的情况下,以色列在地中海进行了以伊朗为假想敌的大规模军事演习,6月6日,以色列副总理发出了对于伊朗核问题的强硬讲话,原油价格在两个交易日内连续上涨涨幅接近20美元,为历史所仅见。此后,伊朗核问题持续升温,关于欧盟进一步制裁伊朗和以色列有可能在布什卸任前动用军事手段打击伊朗的信息接连传出,美国政府高官包括总统布什先后明确表态不排除用军事手段打击伊朗,原油价格也自此不再调整。
自2005年下半年以后,伊朗核问题就成为国际地缘政治的焦点和原油价格的主导因素之一,围绕着伊朗核问题的国际博弈折射了基础资源控制权和国际货币霸权的双重争夺。
然而,在国际大宗商品本已高高在上随时面临中级调整,部分亚洲国家面临国际收支困境和输入型通胀无法控制、物价全面上涨的时点上,中东地缘政治加剧紧张的时间点似乎不那么偶然。目前为止,除了6月下旬欧盟对于伊朗采取的进一步经济制裁以外,相关各方的表态均主要停留在口头上,实质性的行动并未真正体现。
回顾几个月以来的国际通胀主导品种的走势发展,更可以看到某些难以解释的“巧合”。原油价格突破100美元后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3月份原油价格进入调整,而与此同时国际粮食价格调整幅度很小,并传导引发埃及、海地等国家的社会动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进入4月各国均将焦点集中在世界粮食问题上,粮食价格受到抑制,此时原油价格却完成调整悄然上涨,从100美元上涨至5月下旬的135美元。进入6月,中东地缘政治局势骤然紧张,一举扭转了原油的中期调整态势,并带动粮食价格以及基本金属价格全面上涨,CRB指数也于6月中旬突破3月初的高点再创历史新高。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