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东风:迁都武汉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8日 16:48  中国经营报

  中部工业重镇的传统背景,注定武汉要延续它差异于其他城市的工业竞争力。

  随着2005年东风迁都武汉,国际三大汽车巨头日产、本田、PSA胜利会师。在中国汽车产业版图上,“武汉板块”最终成形。

  “中部崛起”的口号喊了许多年,武汉依旧有些许失意。然而,随着东风的迁入,武汉的汽车产业迅速发展壮大,武汉也迎来它的“第二春”。

  2006年,武汉全市汽车工业总产值达到540亿元,首次超越钢材成为武汉第一支柱产业。根据现有规划,2007年武汉产出的汽车将达62.5万辆。截至2010年,武汉汽车制造企业累计产能将超过150万辆。今年8月,总投资76亿元的东风自主乘用车事业部也落户武汉经济开发区,按照东风的计划,2010年自主品牌汽车达到30万辆。

  “武汉经济已经步入了本田、PSA、日产、自主品牌四轮驱动的时代了。”湖北省机械汽车行业投资促进中心陶红兵如是说。

  孤军奋战

  在东风集团党委宣传处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记者来到位于汉阳的沌口经济开发区。神龙汽车公司二期工程建设工地,一派热火朝天;318国道南段、全力四路两侧机器轰鸣,东风自主品牌乘用车基地也正在施工建设。中法投资的神龙公司,中日合资的本田公司,今日的沌口俨然已成汽车王国。

  而15年前(1992年),神龙公司在这里破土动工时,法方股东还只是标致雪铁龙集团下属的雪铁龙汽车销售公司,沌口也只是一片乡野之地。

  早在1988年元月,定址武汉的神龙轿车项目正式通过国家审批立项。那时确定的目标是:“一次规划、两期建设”,最终建成一个“年产30万辆整车、40万台发动机”的轿车厂。自此,武汉正式踏上了造车之旅。但当时的沌口到武汉市区的交通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也没有多少人对神龙的未来寄予太高的期望。

  “神龙坐落在开发区荒芜的黄土地上,只有一趟517路公交车通往市里。”一位神龙的老员工回忆说,当时的神龙只有富康一种车型,日产量只有几辆。后来就不一样了,神龙日产量通过24辆、48辆的缓慢爬升,渐渐进入正轨。但此时的神龙,还并不能像武汉的钢铁等产业一样给武汉的工业经济带来多大的增长效应。

  1998年8月,富康988诞生了。经历了洪水磨砺的富康988劈波斩浪,创造了神龙发展的佳绩。这一年,神龙公司一期年产15万辆工程顺利竣工。随着东风公司和PSA集团的合作升级,神龙公司开始了双品牌战略。我们的产品从单一的品牌发展成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两大品牌。2002年春,东风雪铁龙爱丽舍轿车上市。同年10月,时任东风公司总经理的苗圩和标致雪铁龙集团总裁佛尔兹在京签署协议,宣布提升神龙公司合资合作层次,增资扩股,每年引进、开发新车型。

  2003年,神龙公司产销量首次跃上10万辆;2006年,公司产销量突破20万辆,产能达到30万辆/年。在紧张有序的筹备后,东风标致307、206两只漂亮的狮子跳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随后,C2的问世创造了产品系列中新的个性空间。

  神龙逐渐从一个初入者变成成熟者,但对于整个武汉而言,神龙依旧显得青涩。

  东风迁都

  经过11年的孤军奋战,神龙终于迎来春天。

  “如果东风不迁入武汉,单靠神龙和东风本田,那么武汉的汽车产业面对北部和东部汽车产业集群,始终无法形成完整建造的力量。”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服务中心教授李江天说。

  1953年国家提出建设第二汽车厂(以下简称“二汽”)以后,是年1月8日由一机部汽车局编制了建厂说明和任务计划书。1966年5月,国家建委在北京召开内地厂址平衡会议,确定二汽厂址选在鄂西北十堰一带,所选地区长85公里宽30公里,海拔100米左右,厂房拟分别建在该地区40多条高差在150米左右的山沟里,这样能很好的隐蔽。这也是按照当时中央“靠山、分散、隐蔽,一切立足于战争早打、大打”的原则确定的。

  1967年4月1日,二汽举行开工典礼。因为“文革”的干扰,二汽工程仅开始3个月就停止了,这一拖就是一年多,直到1968年11月,经过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批示,二汽才于1969年1月恢复了建设。此后,东风一直努力把十堰建成了一个真正的“汽车城”。

  2003年6月9日,中国汽车产业最大的合资项目——东风公司与日产的合资公司东风有限在武汉成立,并将注册地定在武汉。数月后,东风将总部迁入江城。

  搬迁工作最先从东风有限开始。此前已经有一些先头部队(包括投资规划部、审计部、财务部等原总部机关绝大多数200多人)从十堰挺进新总部所在地——武汉开发区。东风已经在这里圈地2000亩,作为总部机关所在地,其余人员将余后陆续到位。东风载重车公司等商用车部门和数十家零部件企业仍留在十堰。而与汽车非直接相关的部门,如报社、学校、医院、水厂、电厂等作为后勤单位已被剥离,下放到东风十堰管理部以及十堰市。

  与此同时,原十堰总部也进行了一场巨大的人事变革。所有进入合资公司的人员必须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和约,与新合资公司重新签订劳动合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当年7月,约有2.6万人与公司签订新的合同。

  事实上,早在1986年武汉市政府便有东风总部搬迁武汉的意向,由于某种原因未能落实。上世纪90年代初,东风陷入困境,被迫开始构想出山战略,当时东风就提出“三级跳”(第一级襄樊,第二级武汉,第三级惠州)设想。1997年苗圩上任东风第五任总经理也提出迁都的建议,但遭到东风各方面反对。

  “十堰是个很大的摊子,除汽车设施外,包括教育集团、医院、房地产公司、旅行社、水厂、电厂等,一应俱全。《东风汽车报》就像是这个城市的都市报,日常人们都会看这张报纸。”随东风一起迁入武汉的《东风汽车报》记者余保健说。35年的建设和经营,十堰已经建设成绵延60多公里,从机械加工到轮胎制造、轻化重工门类齐全的拥有几十万人口的现代工业城市。“东风总部迁都几乎不亚于从前的皇朝迁都,任何人都有着看得见的欣喜和看不见的焦急。留守十堰的职工,有种被遗弃的感觉,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迁都在十堰与武汉之间引发的利益冲突也无法均衡。”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是2002年下半年,东风与日产正式签订联姻协议,但新合资公司总部放在武汉的消息一传出,来自东风各方面的阻力即蜂拥而至,东风与日产合资也被拖延许久。时任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苗圩曾说:“走出大山,谋求更快更好的发展,是我们几代人一直梦寐以求的事情,所以今天东风汽车公司总部从十堰搬到武汉,就是实现我们这个梦想的最终的结局。”

  几经周折后,东风终于将总部开进了武汉。

  三军会师

  蜗居秦巴山区30多年的东风把总部迁到武汉,是东风汽车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作为公司神经中枢的总部的搬迁,也给武汉带来了东风管理和产业布局的变化。

  2003年7月,东风又与本田通过改组武汉万通汽车公司,共同组建了东风本田汽车(武汉)有限公司,双方合作由原来共同生产汽车零部件发展到生产发动机与整车。

  至此,日产、PSA、本田全球三大车企于武汉胜利会师,“东风王国”的版图丝毫不亚于当年的十堰。据权威统计,2003年,武汉市汽车规模以上企业100多家,固定资产530多亿元,从业职工3.5万人。其中有近8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2003年零部件完成产值33.59亿元,同比增长63.06%。截至2004年底,武汉汽车零部件投资达54多亿元。

  “围绕三大巨头,一批国际汽车零部件大鳄和中小整车企业蜂拥江城,一下子拉长了武汉的汽车产业链。”陶红兵说。在倾力支持东风日产、神龙、东风本田三大汽车企业发展的基础上,发展众多的中小汽车厂家和零部件企业,拉长汽车产业链,打造汽车业发展的3+X模式,形成中国的“底特律”。

  今年9月1日,2007年中国企业500强公布,东风汽车集团公司名列总排行第21名、制造业500强第4名,实现年销售收入达1400多亿元、年产销汽车近100万辆。

  在原有的基础上,“东风系”如今的各项创新项目也在逐步实施。“东风本田2007年产能已经满负荷运行,目前12万辆的产能已经无法满足销售的需求。”东风本田总经理尾崎满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按照本田每年都会推出两款新车型的传统,目前东风本田已经推出混合动力思域,计划今年年内售出200辆;手动挡的C-RV也已经引进,产能的后续目标也要达到24万辆。

  今年10月中旬,神龙第二工厂第一个车间焊装车间开工建设,一个月内,第二工厂的总装车间、油漆车间相继开工。神龙也期望把第二工厂建设成为PSA集团在全球的样板工厂,达到国内同行业一流水平。在神龙二期30万辆能力建设即将竣工的前夕,神龙全面拉开了第二工厂建设的序幕。东风日产的“2的3次方计划”也临近收官,此后还计划加大在SUV车型上的发展力度。自主品牌的工厂也在加紧建设。

  来自武汉市汽车产业办的消息称,根据规划,至2007年,全市将年产汽车约60万辆,产值将突破800亿元。三大汽车巨头催生的零部件产值,将达到200亿元,全市汽车产业总产值有望在明年突破1000亿元。

  “从整体的产业生态来看,湖北是举全省之力发展武汉,作为湖北的省会城市,武汉几乎占据了所有的优势资源。周边也没有一个城市能与武汉相比,发展武汉的汽车产业也可以据此路径考察。”一位武汉产业观察人士认为。在东风的带领下,“武汉制造”的汽车开始在国内汽车产业的江湖中树立起自己的地位。

  文/余跃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