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今年产销有望达900万辆 汽车市场会不会早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0日 05:18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黄少华

  “我国正处于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的重要时期,汽车产业总体健康发展。但繁荣的背后,一些汽车企业已现早衰征兆,业界应给予高度重视,积极采取防范措施。”在不久前举行的第五届广州国际车展论坛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邵奇惠如是说。

  “中国汽车业难以承受‘第一’之重。”邵奇惠指出,“中国整车企业数量一直偏多,因为前几年大多数企业主产品比较专一,企业间产品结构差异明显,加之各企业均得到地方政府的关照与扶持,所以未引起汽车行业发展的严重阻滞。但近两三年来,汽车企业产品结构趋同化的趋势突然加速,且愈演愈烈。”

  近些年来,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有目共睹。统计显示,中国汽车产量已连续6年保持快速增长。2002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汽车行业产销形势大好。全国累计生产汽车325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38%,销售汽车324.8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37.1%。此后,我国汽车产销量以每年上一个百万辆级的台阶向前发展。2003年,我国汽车产量首次突破400万辆,达到444.37万辆,比上年增长35.2%。同年我国轿车产量达到创纪录的201.89万辆,同比增长83.25%,比上年净增91.71万辆,销售197.16万辆,同比增长75.28%;2004年,中国汽车业遭遇“寒流”,但即便这样,汽车产销还是双双突破500万辆,分别达到507.05万辆和507.1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11%和15.50%,其中,轿车累计产销231.63万辆和232.6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99%和15.17%。到2006年,中国汽车的产销量已双双超过720万辆,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新车销售市场。

  在这么大基数的前提下,今年我国汽车产业又迎来了“激进”的一年。根据中汽协发布的汽车产销统计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汽车累计产销分别为722.26万辆和715.03万辆,基本与去年全年持平,同比增幅均超过两成。据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我国汽车产量86.5万辆,同比增长21.7%。以此速度,今年的汽车产销有望达到900万辆。有人预期,202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将达到1500万辆左右,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汽车消费大国和生产国。

  就在整个汽车产业兴奋不已之时,邵奇惠给汽车业泼了一盆冷水。他说,“现在国际、国内竞争已达至白热化,市场充满太多风险和不确定因素,然而近年来中国汽车业轻易取得的成功使企业领导人产生了麻痹思想,并缺乏明智的认识和抉择,导致有的企业已出现早衰征兆,汽车业界应给予高度重视。”

  “有些企业成功的偶然因素太大,企业领导人甚至来不及冷静分析成功的原因和潜在的问题,便迫不及待地大谈成功的经验,心安理得地接受媒体的吹捧,豪言壮语无遮掩地脱口而出。”邵奇惠表示,“搞一个新产品,就敢吹嘘具有划时代意义。获得了第一份国外订单,甚至仅仅是几辆样车的订单,就声称已出口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成功占领国际市场。当然,成功的业绩可以形成豪言壮语,但豪言壮语未必就能拼凑出未来的业绩;一时的成功,未必一生诸事顺遂。我们汽车行业中朴素的语言太少了,许多场合充斥着吹嘘的广告语,令人担忧。”

  邵奇惠认为,浮躁之风是导致汽车业早衰的首要因素,他列举了一些企业浮躁之风的表现,如不讲做强,只讲做大;不在品质下工夫,一个劲在量上做文章;不求经济效益,盲目引资圈钱;产品开发急于求成,照搬照抄等行为。“这种浮躁之风十分危险,不仅与企业领导有关,而且大多是在某些地方政府部门的鼓噪下形成的。”他同时指出,对自主创新认识的偏颇和曲解,将使企业失去创新的活力。他认为衡量企业创新成果的标准,不是看投入了多少研究费用、技术有多先进、有没有知识产权和专利,而是看它创造了多少消费价值和社会价值,创造了多少可以转化为商业优势的独特性。企业不能取得商业成功,就必然会衰败。

  事实上,邵奇惠并不是“汽车浮躁论”的第一人。早在数年前,有关汽车产业太过浮躁的观点就一度甚嚣尘上。然而,在巨大的利润诱惑面前,几乎没有人把这句话当回事儿,“上轿车项目”成了当时的流行语。然而,自主开发能力的培育需要有一个过程,就像学习,要一步一步走,要积累,不能急功近利。汽车产业是资金、技术、人才密集型的产业,没钱可以找,没人可以挖,但技术不能完全靠模仿。汽车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归根到底还是研发能力,尤其是基础研发。如果不在研发上下工夫,自主汽车就只能亦步亦趋跟在洋品牌后面,依靠唯一的价格优势赚取有限的利润。

  “现在有些企业总想走捷径,从实质来讲,开发能力是买不来的。现在谈到缺乏自主开发能力,许多人心急火燎的,但这件事急不得,必须静下心来学习。”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认为,随着价格战的不断深入,自主品牌在价格上的优势逐渐丧失,这也是今年自主品牌汽车市场份额下滑的主要原因。他认为,自主汽车的发展空间存在瓶颈,如果不能在制造工艺和核心技术上有所突破,自主品牌与外资品牌的正面对决就遥遥无期。

  除了自主品牌的发展外,汽车产业的“粗旷”的发展模式,也导致节能和环保问题越来越不容忽视。中国汽车社会的来临,为人们带来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也带来了环境污染。汽车尾气形成的巨大灰雾,阻隔在人们与蓝天之间。尾气污染不仅损害着国土,同时也损害着国民的健康。中国人的肺病发病率在过去30年翻了一番。

  与此同时,国内城市交通拥堵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尽管政府大力发展城市交通,但交通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速度仍然无法赶上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统计显示,在北京和上海的交通高峰期,市区一些主要道路汽车的行驶速度仅相当于自行车。另外,停车难的问题也日益严重。

  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有一句名言,“发现脚下是坚实的黄土地,则毫不犹豫,撒腿就跑。”但愿已呈现出早衰征兆的中国汽车业,能从这句话当中体会到发展的真谛。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