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购车后装饰:贴车膜5大弊端5大陷阱全揭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9日 10:17  燕赵都市报

  ■贴车膜好处有限

  玻璃膜到底有没有好处?有!但是消费者往往有很多误解。

  隔热:颜色和隔热率无关

  正常情况下,合格的太阳膜产品都会有隔热和防止紫外线的作用。对于油价高涨的今天,贴了膜的车肯定能减少一些空调系统的负担,节省燃油也是人们钟爱车膜的理由之一。不过前提得是合格的太阳膜产品。

  需要了解的是,无论是隔热还是防紫外线,都和膜的颜色无关。深色的膜对阻隔热量和紫外线没有特殊作用。因此,即便要贴膜,也不要贴有颜色的膜,到大品牌的专卖店去贴没有颜色的膜是比较好的选择。

  防爆:真正的防爆膜品牌极少

  太阳膜和防爆膜还是有区别的,不过现在许多高档的太阳膜有一定的防爆功能。在发生剧烈撞击时,优质的太阳膜能将撞碎的玻璃片粘在原位,从而避免了车内人员因玻璃碎片的飞溅而导致的伤害。但这样的太阳膜数量很少。

  ■贴车膜五大弊端

  提倡不贴膜尤其不贴有色膜,根本原因是贴膜有很多弊端,严重的时候会引起交通事故,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弊端1:不美观

  为了防晒往脸上贴一块透明膏药,只露出眼睛,你愿意吗?肯定不愿意。为什么?不美观。往车窗上贴有色膜,在前排两侧风挡开个三角窗和在脸上贴膏药有什么不同吗?人爱美,车也得爱美。

  弊端2:影响视线

  汽车的侧、后窗贴膜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司机的视野。尤其是在夜间,对于一些没开大灯的车辆,从隔着膜的反光镜里很难发现,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劣质膜,尤其是彩色的贴膜采用的是普通廉价的颜料和固化工艺,很容易产生光的折射和乱反射。从车里向外看总有雾蒙蒙的感觉。容易使驾驶者产生眼疲劳,严重的还会发生交通事故,危及生命。

  也正是基于这些因素,欧洲的许多国家都是明令禁止车辆贴膜的,而我国虽然没有强行禁止贴膜,但对于过深的膜在验车时也需要在司机排的窗户前预留一个三角窗,反光镜位置是不允许贴膜的,以防影响司机的后方视野。

  弊端3:影响后车

  深色车膜还有另外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不仅会影响到自己的视线,甚至可能干扰到后面几辆车的视线,从而引发追尾等交通事故。

  弊端4:不利安全

  北京的出租车都是不允许贴膜的,主要原因为了当司机遭到抢劫等意外时能更早地被车外的人发现。其实在国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警方在截查车辆时如果看不清楚车内的情况,就很容易遭到突然袭击,因此,在国外的一些国家贴了膜的车更易遭到歹徒的劫持,因为不管车内发生了什么事情,行人或路过的车辆都不容易发现。

  弊端5:污染车内空气环境

  车内气味从何而来?一部分是车本身塑料件质量不高,另一部分就是车主进行的各种装饰带来的污染,包括地胶、座套以及劣质膜。

  正规的玻璃防护膜产品都是经过健康安全检测、不会产生危害健康的挥发性物质的。但劣质膜因用料低廉、工艺简单,不但容易挥发,材质与黏合剂中往往还含有醛、苯等高危物质,逐渐分解挥发后,会严重危害车主的健康。

  ■买车膜五大陷阱

  贴膜不仅有弊端,还处处有陷阱。在哪儿?往下看。

  陷阱1:贴牌号称美国货

  市场上各种膜有2400多种,每一种都号称正规、有效,都有商标。奇怪了,有个全球性的玻璃膜协会公布的合格窗膜产品只有20多个啊。商标哪儿来的?自己印呗,比盗版书还简单。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汽车膜产地和消费地,而且世界上汽车膜高端产品均出自美国,因此国内市场上,商家向消费者推荐车膜时,几乎都声称自己的产品是美国产的,但大部分都是假冒的。

  陷阱2:偷梁换柱

  给你看正规膜,给你贴劣质膜,看着差不多,用着差得多。其实咱们也看不出哪个是正规膜哪个是劣质膜,奸商们也是多此一举了。

  陷阱3:假证

  如果你看到商家拿出一堆权威证书来证明他的膜有多好,那你要小心了,他可能在忽悠你。当然有个别膜确实获得了认证,建议你上网先查清楚。

  陷阱4:吸热变隔热

  早期的膜大多是吸热膜,原理是热量都被膜吸收了,进不了车里面。这种膜晒的时间一长,热量还是得渗到车内,没有隔热的作用。现在还有商家把吸热膜当隔热膜卖。

  陷阱5:假实验

  很多商家在店里给消费者演示隔热效果。其实这里面也有很多门道,在向消费者做对比实验时作假。主要手段有使用双层膜作假;使用不同颜色玻璃作假;做隔热实验时甚至更换不同瓦数的灯泡等等。

  鉴于上述种种,请您给爱车贴膜时一定要慎重。

  (太平洋)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