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自主品牌汽车经受寒冬考验 小排量车遇冷是主因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9日 02:20  新闻晨报

  产品和营销的本土化优势,经济实惠的价格优势,小排量的低成本优势,这些优势是国内自主汽车品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也是它们和来势汹汹的国外汽车巨头角力的资本。但是,国内车市的风云变化,特别是今年下半年车市所表现出的新动向表明,自主汽车品牌曾经的“三大法宝”已渐渐丧失其优势。国内销量黯淡而求助于出口,价格低廉却损害了品牌形象,小排量车叫好不卖座。这一切表明,国内自主汽车品牌的“寒冬”已经提前到来。

  不提高自身的产品竞争力和技术水平,以“消费者对品牌有偏见”为挡箭牌,一味的靠避重就轻的“蓝海战略”,这才是自主汽车品牌的根本症结所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自主汽车品牌战略调整势在必行。

  自主品牌汽车经受“寒冬”考验

  时值年末,各个汽车品牌商家为了让自己的产品有个好的年终收成,纷纷降价优惠,大打价格牌。而广大消费者也是赶在这个购车的黄金季节抓紧选购以便有个新车过年。和往年一样,今年年末的车市呈现一派供需两旺的繁荣景象。但是,与这年终繁荣恰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主汽车品牌正感受着车市的“寒冬”。

  数据表明,今年下半年,国内大多数自主汽车企业的销量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自主品牌的“标兵”奇瑞汽车10月份的销量仅为8月份销量的一半。销量下滑,市场份额缩水,业界关注度下降,今年下半年车市的种种迹象表明,国内自主汽车品牌的“寒冬”已经提前到来了。

  作为国内发展最快的本土品牌,奇瑞汽车被业界看作是自主汽车品牌的标杆。奇瑞产品在车市上的走势,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作国内自主汽车品牌的风向标。而销量数据显示,从今年9月份开始,奇瑞的销量就出现下滑,而到10月份,其销量仅为8月份销量的一半。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个颓势在11月份并没有得到改善,奇瑞销量继续下降。就像刚经历过疯涨的牛市一样,奇瑞在经历今年上半年的销量上升之后,出现了后劲不足的现象。

  而其它大多数自主汽车品牌企业也经受了和奇瑞同样的遭遇,在年底轿车市场整体销量上涨的情况下,它们的销量却在往下走。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

  小排量车遇冷是主因

  如果分析自主汽车品牌的销量下降原因,那么小排量车遭到冷遇则首当其冲。一般而言,小排量车大多是经济型车,因为其生产相对简单,技术门槛不高,因此自主汽车品牌的主打车型一般都是小排量车。所以,小排量车型市场的走向将很大程度决定自主汽车品牌的走势。

  近年来油价不断攀升,车辆的油耗越来越受到购车族的关注。业界曾经认为,油价的上涨会拉动国内小排量车市场的走强,毕竟小排量车的燃油经济性是相对优于大排量车型的。但是从近来的市场走势来看,油价上涨非但没有帮助提升小排量车的销量,反而使小排量车受到冷遇。因为小排量车的消费群体往往是经济能力相对较弱的中等收入群体,用车成本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购车决策,而油价的上涨意味着用车成本的进一步提高,这让很多持币待购小排量车的潜在消费者打消了购车的念头。而相对来说,小排量车的舒适性与操控性都明显不如大排量车型,所以在消费能力较强的中高收入购车者面前,小排量车没有竞争力。

  小排量车在燃油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反而遭遇尴尬,而这种局面是倚重小排量车型的自主汽车品牌所不愿意看到的。

  品牌形象有待提升

  价格低廉,经济实惠,曾经的价格优势是国内自主汽车品牌的特色。在国外汽车巨头的“围剿”面前,低价战略总能让自主汽车品牌化险为夷,为其开拓出一条生存的夹缝。

  但是,随着市场的发展,自主汽车品牌的低价战略的弊端也日益凸显,那就是品牌的形象受到了难以挽回的损害。前不久吉利汽车“百万换标”就是一个例子,吉利希望通过换标来摆脱之前“廉价低质”的形象。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日积月累的品牌形象一旦被打上了“廉价品”的烙印,那么在短时间里是难以改变的。随着近来国内经济的发展,购车族的消费能力不断增强,他们对汽车的品质及内涵要求较以往有了显著提高,而以廉价形象示人的自主汽车品牌显然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当前,自主汽车品牌的形象弊端已经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在销量方面,而如果自主品牌企业不抓紧改善这一情况,那么这个问题日后将更加凸显。

  转向出口避重就轻

  曾几何时,中国本土汽车产业较弱,国内轿车市场主要依靠合资品牌或进口整车。如今,随着国内自主汽车企业的发展,多个自主汽车品牌的车型已经走出国门,出口到海外市场。近来国内出口整车数量不断攀升,吉利汽车领军人物李书福甚至声称,要把三分之二的吉利汽车卖到国外去。中国汽车走出国门,这的确是一个令人兴奋的现象。

  但是,在这个喜讯的背后,一个难以掩盖的事实是,国内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举步维艰。一边是热火朝天的出口及海外市场,一边是江河日下的国内市场份额。曾经以本土优势安身立命的自主汽车品牌,竟然正在令人不解地放弃国内市场而转向国际市场。这究竟是一个令人高兴的趋势还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有人认为,国外市场的利润高,竞争激烈,国内自主汽车品牌加强出口有利于其提高国际竞争力。

  但是,我们看到,国内整车出口的对象国一般是以东南亚、古巴、非洲等第三世界国家为主,而真正的汽车消费地欧洲和北美则很难看到中国车的身影。况且,近来我国出口整车“量增价跌”的趋势十分明显,这一切很容易让人感到这些出口的自主品牌车型是去“淘金”的,而它们的国际竞争力又真正提高了多少呢?

  □姜山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