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增幅放缓 车市竞争进入白热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4日 08:38  财经时报

  从市场需求看,中国汽车消费市场正处于第一部车的普及性消费与第二部车的升级性消费相互叠加阶段,这造就了汽车消费市场的繁荣;但年销量达到1000万辆时,整个市场的增速会相对放缓,竞争才进入真正白热化  

  年终岁尾,车市收官之战落幕在即,各车企今年的座次排名逐渐清晰:德系车战绩斐然,将上海通用拉下销量冠军的宝座,以丰田为代表的日系车开始全面抢滩,逐渐具备了与德系车一决高下的实力。被重新定位的汽车企业明年又将从不同的起点出发,迎接更为激烈的竞争与挑战。

  今年的中国车市,仍然延续了2006年的高速增长,前11个月乘用车销售566.26万辆,同比增长22.83%。

  然而这种增长并不是所有的厂商都能分享,众厂商在年初纷纷调高了产销计划之后,到了年底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新车创造奇迹

  基于去年在中国车市斩获颇丰,各厂商信心倍增,几乎所有汽车巨头都在今年年初不同程度调高了2007年的产销目标,但相对于去年轿车市场36.89%同比增幅,今年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却只有20%,抱有颇高期望的企业大多没有满载而归。

  12月4日,来自日本的媒体报道称,丰田汽车集团(包括大发、日野)今年汽车产量有望超过最初计划的942万辆,从而取代通用汽车,成为世界第一。中国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无疑为丰田击败通用成为全球“老大”做出不小贡献。

  丰田在中国的全面崛起让两家合资企业成了今年中国车市最大的赢家。凭借卡罗拉的热销,一汽丰田从去年的轿车销量排名第七位,攀升至今年的第五位,销售目标从26万辆提高到27万辆。而广州丰田的增长更是势如破竹,前11个月销量的同比增幅超过300%,成为增长最快、增幅最大的乘用车企业,全年的销售目标已经提升至16.7万辆。在此情况下,丰田公司对中国市场的预期目标已从43万辆上调至48万辆,并不断窥视着由大众汽车和通用汽车的轮流把控的国内车市霸主地位。

  在丰田汽车意气风发的同时,经过两年慢慢爬升的大众汽车,今年在中国市场也逐渐找回了霸主的感觉。年中,大众将今年在华的目标从80万辆调高到90万辆,让大众集团执行副总裁、中国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范安德博士如此信心倍增的是南北两个合资企业不错的业绩,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11月统计显示,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分别以425561辆、397588辆位居乘用车排行榜前两位,并携手成功将去年的冠军上海通用拉下马。

  而一直供不应求的东风本田无疑是今年乘用车市场最大的一匹黑马。受益于城市型SUV高速增长,仅靠两款车型(CR-V和思域)驰骋车市的东风本田,提前两个月便完成了10万辆的销售目标,同比增长速度达到113.85%。东风本田也成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销量大于产能的汽车企业(销量超过产能约12%)。

  另一个上升势头显著的企业则是长安福特,三厢和两厢福克斯、S-MAX、致胜等新车频频推出,迅速得到消费者认可,销量猛增。前11个月长安福特已经卖出186522辆车,顺利超额完成年初计划的15万辆产销目标,凭借着福克斯每月突破1万辆的优异表现,长安福特顺利进入销量榜前十。

  上述超额完成产销任务的汽车企业,在今年的市场战略中,均主打新车牌。一汽丰田高层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今年最突出的是新车销售部分,月平均销售约达到两万辆。

  市场专家分析,从市场表现看来,含金量高、获得市场认可的重量级新车,是汽车厂商一年销售情况完成好坏的关键。比如斯柯达明锐车型让上海大众摆脱了单品牌作战的不利局面,新车福克斯上市便冲进“万辆俱乐部”,成为长安福特一飞冲天的翅膀。相比较来看,产销计划完成差的企业,通常没有或缺乏打动消费者的新车,销量增长乏力。

  失意者众多

  由于厂商们纷纷调高今年的销售目标,同时不断扩大产能、加速新车型的推出,加剧了车市的竞争态势,没有或少有新车推出的企业在短兵相接中显出疲态,最终未能完成年初产销目标的企业不在少数。

  从去年排名第五直落到今年排行榜前十之外,北京现代无疑是今年最失意的汽车企业。由于新工厂年底建成明年才能真正投产,导致产能受限,加之自主品牌的加速崛起占据了韩系车不小的市场份额,在没有新车推出的情况下,北京现代承受着来自竞争对手的重重压力,几乎所有轿车车型销量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无奈之下北京现代将今年作为自己的调整年,并客观地将年度31万台的销量目标下调16%,降至26万辆,并实施了降价措施。但从前11个月的市场运行状况来看,要完成任务恐怕仍有难度,相比去年26.18万辆的业绩,北京现代已经不幸地成为今年主流车企中唯一负增长的企业。

  虽然没有北京现代下滑得明显,但神龙汽车在今年的表现却同样令人失望,前11个月,仅卖出185944辆车,与其年初计划的24.5万辆预期目标相差甚远。在神龙全系列车型中,东风标致307和206今年计划销量9.5万辆,但由于新307刚刚上市,并未给标致系列贡献太多销量,206小车在激烈的价格战中优势不再,导致目前离年初计划尚有1万多辆的差距。而老车型凯旋受上游市场新重量级车型越来越多影响,价格压力越来越大,月平均销量始终维持在2500辆,难以有效拉动神龙业绩。

  事实上,对今年销售预期有所高估的企业不止上述两家。东风日产今年的销售目标是30万辆,前11个月仅仅完成22.81万辆,完成预计目标已经不太可能。吉利汽车年中已经将计划中的29万辆年销售目标调低至19万辆之后,虽然减轻了不少销量压力,但从前11个月仅卖出197203辆的情况看,能与去年20.43万辆的总销量持平已经很不错,事实证明,年初接近30万辆的销售目标有些脱离现实。

  受小排量车大幅下挫所累,天津一汽、长安铃木等小车企业出现不同程度的负增长。来自全国乘用车联合会的统计显示,今年减产的自主品牌小排量汽车总量累计超过10万辆。质量不高、各项环保指标达不到要求的小排量汽车成为滞销的主要产品。

  之所以出现多数汽车企业完不成任务的尴尬场面,除了年初计划制定过于理想,也与今年车市出现旺季不旺的独特现象不无关系。从重庆、深圳、北京、武汉等汽车交易市场的统计数字来看,传统的汽车销售旺季——9、10两个月,各地汽车经销商的实际销量均比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打乱了指望下半年冲量的汽车厂商的如意算盘。

  对此,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表示,车市其实并不“疲软”。“只是车商用错了促销时间和手段,难以动摇消费者持币待购的决心和心理预期。”饶达这样认为。

  展望明年

  虽然不少车企尚未完成2007年的产销计划,但中国汽车市场仍以年增长超过20%的速度吸引跨国汽车巨头的普遍关注。“得中国者得天下”,随着跨国汽车公司在中国市场“跑马圈地”逐渐完成,主流品牌和其品牌下的主流产品逐步进入中国市场,竞争的格局在持续膨胀的市场中也开始被不断刷新。

  2008年近在眼前,车市硝烟渐浓。计划扩产的企业依旧信心十足。明年,东风本田凭借CR-V和思域两款车型的热销,已经决定从今年12万辆的产能逐步提升至16.8万辆;北京现代新工厂建成以后,在连续推出新车的计划下,决定将明年产能扩至60万辆;丰田计划2008年在中国销售车型70万辆,100万辆的目标随时被提前……

  从刚刚结束的广州国际车展上,国内外主流汽车厂家推出了包括第八代本田雅阁在内的20多款新车,意味着明年中国车市无论进口车还是国产车,无论中高级车还是经济型车,激烈程度都不会小于今年。

  从明年销售任务的制订来看,主打全新车型的企业显得底气十足。比如将推出欧洲畅销车型YARIS的广州丰田,随着产能扩大至20万辆,第一工厂的产能将趋于饱和,厂方预计产品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明年即将上市的大众品牌新车Model X 和Model Y,有逐步取代桑塔纳和捷达的架势,斯柯达、奥迪等多个品牌新车的推出让大众汽车对明年的销量颇为乐观。一汽大众高层预计,明年销量将达到60万辆。而保守估计,上海大众明年产量将达到45万辆,德系车希望继续夯实着其在中国车市的霸主地位。

  对于广州本田,第八代雅阁的重装上阵标志着其历史上第二次主力产品换代的开始,来自厂家的信息,有着巨大扩容能力的增城工厂将在2008年得到进一步扩建,加上原来黄埔工厂24万辆的产能,预计明年广州本田总体产能将达到43万辆。

  在众多新工厂落成、新车推出的带动下,产能继续增加已成定局。“2008年受油价、燃油税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增速有可能低于20%,但产销量仍可能突破1000万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专家预测道。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2008年中国的汽车工业仍将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从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看,预计2008年国民经济GDP增速将近11%,在满足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方面,汽车的主导地位尤为重要。

  银河证券汽车领域资深分析师赵胜利认为,从市场需求看,国内轿车消费市场正处于第一部车的普及性消费与第二部车的升级性消费相互叠加阶段,这造就了汽车消费市场的繁荣。但他同时表示,“当达到年销量1000万辆的关口时,整个市场的增速会相对放缓,那时候竞争才进入真正白热化。”(本报记者 刘霞)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