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汽车数量多了。这种说法,乍一听像是周星驰式的搞笑,像刚刚脱贫的人与亿万富翁比财富。
相对于前几年自主品牌几乎一片空白的情况而言,现在自主品牌数量是多了。这几年,随着奇瑞、吉利、华晨等一批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崛起,在国内市场上,自主品牌汽车逐渐有了些影响,成了一点气候。今年1~9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占乘用车总销量的比例达到了创记录的29.5%,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代表奇瑞汽车牢牢占据了乘用车销量第四的位置。
以眼前的成绩和进步,自主品牌是否可以高枕无忧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自主品牌发展到今天,解决的仅仅是有与无的问题,远远没有达到论多论少的阶段。这么说,并非有意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而是现实如此。
从国内市场看,自主品牌汽车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高端品牌虽已有企业跃跃欲试,但到目前为止,自主品牌在高端市场的影响还十分有限,以荣威、名爵等为代表的中高端品牌刚刚起步。至于国际市场,尽管自主品牌汽车出口增长势头不错,前景看好,但现在我们一年的出口总量仅仅相当于通用、大众、丰田等国际大牌企业出口量的一个零头,很难说有什么影响力。
另外,相对于跨国公司的国际知名品牌而言,相对于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要求和期待而言,我们的自主品牌汽车不仅数量不多,而且含金量有限。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管理部门,都没有理由沾沾自喜,固步自封。应该抓住当前中国市场快速发展、世界汽车行业向中国转移的有利时机,培育更多的自主品牌,让自主品牌更好更快地走向世界。
也许在主管部门眼里,限制新的自主品牌进入是对现有自主品牌的善意保护。笔者以为,这种想法出发点当然是好的,结果却有可能背道而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发展、品牌的培育,从来不是靠保护壮大,不是靠“家长意志”认可,而是靠市场竞争。
从奇瑞、吉利、华晨等现有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成长历史看,一出生就面临国际品牌的强势竞争,甚至有意打压,他们仍然能突出重围,生存下来,并不断发展。不少业内专家都表示过,如果当初各方能给自主品牌更多关注与支持,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今天我们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完全可能发展得更好。
从事物发展规律看,质变的前提是一定量的积累,没有一定的数量基础,要想实现跨越和飞跃是不可能的。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要走向世界,中国汽车工业要在世界汽车工业中有一席之地,首先数量必须多起来。因此,我们在解决自主品牌汽车有与无的问题之后,当务之急是尽快增加自主品牌汽车的数量。
奇瑞汽车董事长、总经理尹同耀多次说过,“生一群孩子打架”是奇瑞的生存发展之道。这种饱含哲理的发展思路,让奇瑞在自主品牌中脱颖而出,赢得了国际合作伙伴的尊重与认可。
让更多的新生力量、实力强的企业加入进来,让不同背景的汽车企业自主地展开公平竞争,这是主管部门的使命所在。
雷 明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