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深圳:改革前沿的新“迈”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2日 12:15  中国经营报

  深圳,在广东话里就是河沟的意思。但在汽车消费方面,深圳这条河沟的水却很深。

  二十几年间,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国内排名前列的大都市,靠得是包容,靠得是速度,靠得是拼劲。这座城市可以无视你的昨天,不管你的未来,只交给你今天。

  深圳就是这么一个喜新厌旧的城市。于是,港版车老去了,捷达车也“廉颇老已”,而深圳人,却总是在追求更新更好的车,再次上路。

  深圳:改革前沿的新“迈”动

  文/宁平

  特别的行色匆匆,特别的激情澎湃,特别的深圳,有个特别的车市。喜新厌旧的个性,无主流的车市,造就了无差别的格斗技法。

  在这里“我的地盘我做主”,大家都要靠实力说话。

  特有的激情

  深圳城区面积不大,但却像一根东西横卧的面条,南北窄而东西长。深圳的交通费用之高可谓众所周知,坐公交车,车票动辄三四块钱,十块八块也是常事。在深圳打车之贵也堪称中国之最。

  雷克萨斯展台两天卖了30多辆车;大众展台干脆设立了两个销售点,辉腾迈腾卖了近20辆;宝马展台的销售顾问忙得晕头转向;法拉利兰博基尼、宝时捷的展位被围得水泄不通,价值几百万元的跑车两天时间订出去了好几辆。

  这一幕,发生在6月初深圳的车展上。

  在买车方面,深圳人似乎特别有激情。2007年3月6日,第100万个粤B车牌诞生,这意味着深圳的汽车保有量突破100万元大关,而且,在这100万辆汽车中,轿车数量超过80%。外地人很难理解:与深圳河那边的香港一样,高楼林立的深圳,同样是众多人口拥挤在一块并不大的城区面积上,哪来那么大的私家车消费容量,哪来那么多的购车激情?

  初到深圳的人,最难接受的就是昂贵的交通费用。深圳城区面积不大,但却像一根东西横卧的面条,南北窄而东西长。深圳的交通费用之高可谓众所周知。坐公交车,车票动辄三四块钱,十块八块也是常事。在深圳打车之贵也堪称中国之最,起步价十二块五,每公里两块四,二十公里以上就开始加收返空费。在深圳办事,只要打车在罗湖火车站和华侨城之间来回折上两趟,两百多块钱就出去了,更不用说跑到关外的宝安、龙岗。

  深圳城区的狭长的地形分布再加公共交通费用过高,迫使在深圳生活的人早早地就把买车提上生活的议事日程。在深圳媒体此前的一份调查中,有近半数准备买车的人,选择的价位集中在了10万元以下。

  其实,深圳的用车环境并不比广州好。100万辆深圳牌照的车加上20余万辆外地牌照车辆和过境车辆,首尾相接的长度几乎是深圳现在道路的两倍,交通拥堵每天都严峻地考验着这个面积仅为2020平方公里的城市。深圳用车的另一大突出问题是停车难。按照国际城市建设经验,城市车位与车辆较为合理的比例应该在1:1.2。而在深圳,这一比例竟然达到了1:3.3。

  因为用车的环境问题,一些深圳人已经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来自湖北的大李,现在一般的生活时间安排是,下午四点就开车到四川豆花庄吃晚饭,晚上九点钟以后再开车去沃尔玛购物。“不错开高峰时间,到哪都堵车,想找停车位更是难上加难,根本别想吃饭购物。好在我的工作时间比较自由。”

  尽管如此,深圳的汽车数量仍然以平均每天约200辆的速度在增长。“深圳人的买车激情,在很大程度上是给逼出来的。当然,反过来也可以说,正是深圳人的买车激情,纵容了深圳不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长期保持下去。”

  大李的车是去年买的一辆雪佛兰乐骋,近一米八的个子再加上老婆孩子,塞在这样的小车里确实不太舒服:“不买车,交通成本更高。既然是为省钱才买车,也就不必计较太多了。”

  捷达的故事

  买不起进口车、不放心国产车的人们从捷达出租车上找到了安全感,“该出手时就出手”。在一定程度上,也正是从深圳的捷达开始,中国开启了一个私家车时代。据那时的统计:捷达车占了深圳国产车型购车50%以上。

  “捷达就是从深圳开始火起来的。”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就到了深圳的大李,仍然清楚地记得当时的盛况:深圳街头的出租车清一色全是火红的捷达,香港人到深圳一坐上出租车都免不了要仔细端详一番。

  在此之前,深圳街头跑的车都是香港街头车的克隆版。在“老深圳”的记忆里,那时的深圳就是日系车的天下。商务用车大都是丰田皇冠本田里程和日产公爵王,政府的公务用车则多是丰田沙漠王和三菱吉普,主流出租车则是与香港同步的日产柴油车。当然,也少不了奔驰、宝马。“带着保镖坐奔驰,手中握个大哥大”是当时深圳街头“老总们”的身份标志。

  当然,这些车大都不是正规的进口车。深圳离香港那么近,挂了4台机浆的“大飞”(摩托艇)10分钟就从香港冲到了深圳湾这边的海岸,藏在集装箱里的“割顶车”、卸胎车更是屡见不鲜,街头上跑的有不少就是挂着内地车牌的右舵车。

  正是从捷达开始,深圳车市逐步摆脱了香港的影子。捷达刚推出还没在市场打响的时候,适逢深圳出租车换代,在当时深圳市政府大力支持国产车的方针下,深圳成为国内率先采用国产捷达作为出租车主力车型的城市。

  随即,捷达的皮实、动力充足和空调强劲等优点,就通过出租车司机和“打的”的人群开始了口耳相传。很快,捷达就成了进入深圳家庭的第一批主流国产轿车。买不起进口车、不放心国产车的人们从捷达出租车上找到了安全感,“该出手时就出手”。在一定程度上,也正是从深圳的捷达开始,中国开启了一个私家车时代。据那时的统计:捷达车占了深圳国产车型购车50%以上。

  当然,深圳人那时候买捷达并不是为了享受生活,彼时深圳的私家车,更多地是私家车和业务车的结合。捷达车门打开,下来的不是家庭主妇,而是形形色色的业务员——他们或许是写字楼里的白领,或许是在深圳的初创业者,或许是大公司里的中层管理者,但他们都可以冠与一个共同的名称:业务员。

  商业气息弥漫的深圳,到处活跃着满大街找钱的业务员,外贸业务员、保险业务员、广告业务员,林林总总,应有尽有,共同的职能就是抢生意。深圳从来都是效率至上的,这是一个创造“速度”的城市,每个业务员都把“分分钟搞掂”挂在嘴边,从一单生意跑步冲向另一单生意。

  深圳当时的一则汽车广告这样写道:“岁月流逝,历久弥新,这是您可靠的流动资产。”放在现在来看,这样的广告词会让人觉得搞笑,但在当年的深圳,这句话却敏锐地抓住了许多业务员的心。当时买捷达跑业务兼代步的人,确实是把买车当成业务投资的,车是他们眼中的资产,而不是今天人们心目中的消费品。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从攻克深圳市场开始,捷达势如破竹地拿下了全国市场,成了中国车市上的多年不倒的“人气王”。时至今日,捷达的累计产量已超过100万台,恰好相当于深圳的汽车保有量。

  流动的风景

  没办法,深圳就是这么一个喜新厌旧的城市。伴随着深圳快速前进的步伐,有太多风光一时的“老将”功成身退,为新兵表演腾出舞台。于是,港版车老去了,捷达车也“廉颇老已”,而深圳人,却总是在追求更新更好的车,再次上路。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捷达为王的时代在深圳已经成了历史,就连出租车的队伍中,也很少再有捷达的影子,如今深圳出租车的主流车型是红旗和桑塔纳3000。

  没办法,深圳就是这么一个喜新厌旧的城市。伴随着深圳快速前进的步伐,有太多风光一时的“老将”功成身退,为新兵表演腾出舞台。二十多年过去,深圳多了几分稳重,却依然年轻,依然活力四射。

  深圳人追新是出了名的。2006年,广州丰田凯美瑞甫一上市,半年时间就在深圳卖出了近3000辆。要知道,这是在凯美瑞严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实现的销售数据。这也意味着,仅2006年一年,深圳人为了尽快把凯美瑞买到手,就总计多支出了上亿元的加价费。

  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作为信条的深圳人,最不耐烦的事情就是等待。虽然大多是外来移民,但长期生活在广州和香港之间的深圳人,早已学会了广东式的务实和精明。深圳人当然也知道越迟买车越省钱,但是他们还是不愿意等待,因为在深圳人对车价的考量中,已经加进了机会成本。

  深圳人对汽车的追求不是一步到位,抱的是一种不断变化、不断完善的观点。先买辆自己承受得起的,等以后赚了钱再换更好的。于是,港版车老去了,捷达车也“廉颇老已”,而深圳人,却总是在追求更新更好的车,再次上路。

  如今回过头去看,那些港版的日系车似乎并没有在深圳留下太深的印记。同样是用港版日系车,广州当年就生出一个日系车配件链条,如今更进一步发展成了一个日系汽车产业集群。但你的确很难说清这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 其实深圳当年也曾有一个发展日系汽车产业的大好机会:东风日产的前身——风神汽车最早就落户于深圳,但彼时的深圳似乎完全没有放在心上。虽然早期到深圳淘金的人中有一批就是靠着倒腾“免税车”掘到第一桶金,但他们只把汽车看成是一个贸易机会而不是产业机会。于是,风神汽车最终搬到了广州并发展成了今天的东风日产,等深圳转过头来想发展汽车产业时,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机。

  错失良机或许正是因为年轻,但年轻有年轻的资本。年轻的深圳人依旧可以开着其他地方生产的汽车,个性张扬地四处撒播着他们的活力。每逢假期,在珠江三角洲,在整个广东,甚至华南各个地方,总能看见不少挂着粤B车牌的轿车身影,有的甚至是成群结队地出现。深圳热衷于自驾车旅游的“驴友”之多,驴友文化之发达,在珠三角城市中无出其右者。

  张扬的个性

  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深圳人的平均年龄也很年轻。“正因为年轻,所以他们接受新事物很快,没有任何成见,愿意尝试一切新的车型。”日本富士重工一位中国代表这样评价深圳车市。事实上,有不少在其他城市被认为是“另类”的车型,都在深圳卖得不错。

  深圳人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因此他们谁也不能把自己当成是主流。既然没有什么是主流的,那么大家就各显其能,尽情地张扬着自己的个性。这种特征体现在车市上,就是多元化。面对着深圳车水马龙的街头,你很难找到可以称之为主流的车型或者车系。

  据在深圳车市颇有影响力的深圳车行网提供的统计数据,排在2006年深圳车市销量前10名的车型分别来自7个汽车生产厂家,包括了日、德、美、韩和自主品牌5大车系,其中日系品牌稍占上风。但值得注意的是,销量排前10名的车型也仅占整个深圳轿车销量的42.4%,跟2005年的49.0%相比,这一比值还在进一步下滑。

  从上百万元的进口豪华车到5万元以下的吉利奥拓,都曾经在深圳市场上买得红红火火。上个世纪90年代末,深圳的捷达和富康的销量位居全国第一。近两年,上海通用广州本田也在深圳赚得盆满钵满。特别是从2002年深圳放开暂住人口在当地购车上牌以来,深圳的车市开始更加多元化,捷达、富康、夏利奇瑞、吉利等中低价位的车型,开始在深圳的大街小巷里如潮涌般出现。

  “深圳是一个充满个性化的市场。”这是上海大众华南市场部一位负责人对深圳车市的印象。就拿上海大众生产的帕萨特来说,在北京和上海,黑色帕萨特与其他颜色的销量比是6∶4,而在深圳,这个比值是1∶9。

  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深圳人的平均年龄也很年轻。“正因为年轻,所以他们接受新事物很快,没有任何成见,愿意尝试一切新的车型。”日本富士重工一位中国代表这样评价深圳车市。事实上,有不少在其他城市被认为是“另类”的车型,都在深圳卖得不错。

  例如,整体市场表现远称不上出众的一汽车丰田锐志,2006年在深圳居然卖出了4500多辆,只比广州本田雅阁少卖了200多辆,紧跟在雅阁之后位居深圳当年最畅销车型中的第五位。再比如,外观奇特的东风雪铁龙毕加索,推出以来一直不被市场接受,但在深圳,毕加索一样卖得风生水起。

  “深圳人骨子里讨厌四平八稳,他们就是喜欢追求新鲜刺激,爱冒险,否则也犯不着背井离乡地跑到深圳来了。”深圳一家代理豪华进口车的经销商概括:在深圳的豪华车市场上,国产车卖不过进口车,奔驰卖不过宝马,轿车的增长赶不上SUV

  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深圳SUV的上牌量达2762辆,同比增长38.9%,是深圳车市上销量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高出同其深圳车市总体增幅十几个百分点。在SUV市场一片不景气的情况下,深圳却是例外。在去年深圳上牌的SUV中,近9成是进口豪华SUV,其中不乏路虎、大众途锐、宝马X5、奔驰M3、保时捷凯宴等顶级SUV。难怪从青藏高原到新疆戈壁,到处都能看见粤B车牌的身影。-

  概况:

  深圳市位于中国南疆。东临大亚湾与惠州市相连,西至珠江口伶仃洋与中山市、珠海市相望,南至深圳河与香港毗邻,北与东莞市、惠州市接壤。全市总面积2020平方公里。深圳经济特区是深圳市的一部分。深圳经济特区东起大鹏湾背仔角,西至珠江口的安乐村,南临深圳河,北靠梧桐山、羊台山山脉,面积为327.5平方公里,东西长49公里,南北宽平均7公里,呈狭长形。

  交通:

  深圳的市内交通十分方便,城市不大,公共汽车、公共中小巴、出租汽车、豪华双层旅游观光巴士等交通工具可以到市区的任何地方。大京九、京广暨广九两条铁路大干线交汇深圳,连接香港,把内地、深圳、香港融为一体,铁路交通十分方便。深圳还有几个长途客运站,每天都有发往广州、汕头、湛江、福州、厦门及省内各县的班车。

  餐饮:

  最早对深圳餐饮造成影响的是香港,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地理位置原因,大量的港商对深圳进行投资,其中不乏餐饮,他们从香港带来全班优秀的管理人员和厨师,形成一套正规的管理。由于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在深圳居住人口不断加剧的同时,全国各地有点特色的美食也不断涌向深圳。看看现在的深圳,正规注册的有点规模的餐饮酒店酒楼不下两万家,丹桂轩,凤凰楼,海港,新梅园,稻香,唐宫……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