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宽敞的“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0日 10:25  大洋网-广州日报

  

天籁的车舱很温馨,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它营造出来的家居

  氛围。

东风日产推出天籁“御”系列,主要提升配置,增强天籁的

  性价比。

天籁内舱富含科技感。
从仪表台到挡杆座上的木板都是用一种材质,复古而又优雅

  。

天籁的坐椅设计很有特点,坐垫和靠背都有明显的弧形。

  试驾天籁·御

  文/图 周伟力

  长期试驾心得:

  优点:

  外观贵气稳重,在同级车中独树一帜;

  内饰宽敞舒适,家居氛围营造得很好;

  坐椅的质感和乘坐感一流,很像家里的沙发;

  内部空间很大,为同级车中最宽敞的车型;

  VQ发动机的静谧性和平顺性很不错,提升舒适感;

  缺点:

  变速器仍是4挡,落后于竞争对手;

  方向盘偏轻,虚位较大,缺乏操控的乐趣;

  GPS操作有点麻烦,不是很好用;

  方向盘周围的按钮太过集中,操作有点麻烦。

  中高级车里,如果说凯美瑞最好看,迈腾最精致,那么最宽敞这优点就要落在天籁的头上。天籁的前身是日产Cefiro——风度,曾与佳美、雅阁一起走俏中国进口车市场,该车2004年在东风日产实现国产,适逢雷诺和日产全面联盟,所以改动很大,以宽大作为基调进行了重新设计,甚至不惜启用全新的名字“Tenna”,含有彻底更新的意味。

  这一次,东风日产推出天籁“御”系列,主要提升配置,增强天籁的性价比,不至于在与凯美瑞、迈腾、雅阁的竞争中落后太多,也为明年的大改款做一些铺垫。增加的配置主要有:主动转向氙气大灯、倒车影像系统、导航系统、副驾驶电动坐椅、6碟CD及DVD等;并增加了230JM-S这个新型号。新增型号配置只比230JM少了导航系统、蓝牙、加热坐椅和后座集中控制中央扶手,但比230JK多出氙气头灯、VDC车辆动态控制系统,十分适合家庭用户。

  设计出色 车内温馨

  天籁的设计其实很出色,用贵气、大气、稳重这些形容词并不为过,大面积的前后车灯、饱满的腰线以及粗大的C柱这些部件,让天籁看起来很大,但事实上它的尺寸在几款车里并不出众。不过,虽然看起来大,但并不臃肿,这和它精致而又不过分的镀铬装饰条很有关系,后视镜、保险杠也很耐看。

  天籁的车舱很温馨,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它营造出来的家居氛围,特别是大面积亚光桃木的应用,从仪表台到挡杆座上的木板都是用一种材质,颜色统一,复古而又优雅。天籁的坐椅设计很有特点,坐垫和靠背都有明显的弧形,可以把人包容起来,对于后排的乘客就很舒服,就像家里的沙发一样,但是对于前排的驾驶员,就有点“痛苦”了,因为要把椅背调得很直,肩部和头部才会得到很好的承托,长途驾驶容易累。

  在温馨之余,天籁内舱其实也富含科技感。花哨的圆形自发光仪表盘,很有视觉冲击力;方向盘上及周围数量繁多的按钮可以让你研究很久;7英寸显示屏幕放置在正中间,集合了GPS、DVD及倒车影响的功能,颜色也由以往的单色改成了多色,显示更加丰富,功能也更加强大。

  天籁内部空间很大,无论是宽度还是纵度,都是几款车里面最好的,感觉甚至要比君越好一些,即使是身高1.80米的大汉,以最舒服的姿势坐后排,头部与膝部空间依然宽绰有余。中央的手枕很大,放上去很舒服,可能考虑到隔音的问题,手枕后面没有打通与后尾厢相连。

  天籁有2.0L、2.3L、3.5L三款发动机,市场跨度很大,主力车型无疑是配置2.3L V6 VQ发动机的230系列,直接的竞争对手是凯美瑞2.4、雅阁2.4、迈腾1.8T等。VQ发动机是日产的当家引擎,曾多年被评为世界最佳发动机,最大的特点是动力强大,输出顺滑。

  实际驾驶,这台发动机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安静,无论是怠速,还是急加速,声音都是细腻微小,加上油门踏板很轻,不经意之间车就已经奔出去了,悬挂很软,路面反馈几乎为零,所以开起来很无趣,但对于坐在后排的乘客就是一种享受,安静而又平稳,稍微倾下身子就可以舒服睡觉。

  天籁的变速器只有四挡,在现在看来有点落后,这点在明年的大改款上会有所改进。不过,搭载的VQ发动机输出很平滑,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缺点,激烈提速中,顿挫感比想象中要小。

  总的来说,天籁是一款偏向舒适和安逸的车型,开起来轻松,坐起来舒服,特别适合家用,它不像奔驰或者君越,营造一种高贵的商务气氛,适合用来接待客人,天籁更像另外一个“家”,宽敞温馨,坐在里面,感觉很自然,如果再放点小音乐,心情很容易就欢愉起来。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