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戴姆勒-克莱斯勒的分家,似乎业界都在关注分家后的两大公司在中国市场面临的未来机会。尤其是新生的克莱斯勒,刚刚宣布拟在中国成立第二家合资公司。外资企业如此重视中国机会,拟利用分拆机会加大市场力度,那么,中资企业有没有同等意识,将戴姆勒和克莱斯勒的发展意图视为自己的机会?
虽然奔驰中国公司没有公开声明推迟奔驰国产计划,但奔驰C级的投放时间却一直拖了下来。这虽然与奔驰国产车卖不过原装进口车的现状有关,但北汽福田与戴姆勒的商用车项目也延后半年再议,个中原因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前不久刚刚挽救回来的南汽与菲亚特的合资项目曾经给国内企业敲过警钟,中方企业在合资项目中依然没有摆脱被动地位,还在扮演准代工者的身份。此次克莱斯勒的中国战略中,更是将“准”字去掉,奇瑞完全成了名符其实的代工者。东南汽车与克莱斯勒的项目同样属于许可证转让,与代工无异。
现在无论是老牌的合资企业还是即将成立的合资新生代,似乎都热衷于说自己跨入了新合资时代,以与过去中方没有自主权的合资企业相区别。但既然是50:50的合资企业,自主权的大小必然是以双方的实力大小为基础的。但以上汽、一汽、东风等为代表的实力雄厚的国内大型企业,在与合资外方谈判时都处于下方的状况来看,新的合资企业的中方能在谈判中争取到多大筹码,毕竟让业界有些担心。
从国内合资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国内市场是外方合作伙伴最为看重的。跨国公司利用国内企业想做大做强的急切心理,抛出有利于自己的条件来谈合资。国内企业起初尚无规模可言时,也只能屈从。但目前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自主品牌,几乎都处于旺盛的上升期,从车型到技术都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基础,倒不妨也将跨国公司急于抢占中国市场作为自己的发展机会,争取到有利于自己的筹码,真正展开一场中国汽车工业的“新合资浪潮”。 侯小军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