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悬挂着牛角标的汽车席卷全球的时候,当丰田将在明年成为世界上首个年销量过千万辆的企业,有人会认为一家来自中国的汽车企业能成为未来世界汽车板块的主宰者吗?事实是,中国的车企还在为自己的生存而拼杀,自主品牌仍在三座大山(合资企业、国内大汽车集团和外资汽车巨头)的重压下苦苦挣扎。
中国市场年销量已经超过了700万辆,位居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以此判断未来的第二个丰田将极有可能诞生在中国。而从汽车产业作为国家工业支柱和代表性产业的属性来分析,未来能够代表中国汽车工业的企业不会超过2家。从目前来看,还很难立刻判断谁能真正成为中国汽车业未来的国际名片,即使是规模最大的一汽集团,仍旧和丰田的规模相去甚远。
和自主品牌相比,国内大型汽车集团的制度缺陷使之缺乏长远而科学的战略。企业没有战略,或者企业缺乏合理的战略就好似一个人没有理想一样。与之相反,尽管受资源瓶颈的限制,自主品牌企业,特别是自主民营企业却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第一个提出要做中国的丰田的企业是吉利,而奇瑞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做中国版丰田,但也有着称雄全球的野心。现在,第三个企业出现了,那就是刚刚销售规模跨越10万辆的小车企比亚迪。这家同样为民营性质的汽车企业在上周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自己的战略目标———2015年产销量中国第一、2025年全球第一。
这种看似骇人听闻的口号事实上有着充足的理由。在旁人看来的疯狂,其实已经是科学论证的结果。从目前来看,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在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未来在自主品牌企业,而自主品牌企业的未来在民营自主车企。而目前发展最好的两大自主车企、一个是已经占据销量前10的吉利,另一个就是比亚迪。
和吉利相比,比亚迪有着更为现实的优势。作为电池行业的全球老二,比亚迪有着充足的现金流;作为超越型的企业,在电池技术方面,比亚迪也是全球的领先者,转化电池技术对比亚迪的后来居上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技术和销售的双重背景,让王传福作为企业领导者的优势可以充分发挥。
看好比亚迪并不代表国内的其他自主品牌企业就没有可能。在国际汽车版图已经形成了的今天,后发的汽车企业想要进行全面超越,所面临的难度越来越大。全球化的市场在汽车领域仍相当封闭。贸易的壁垒和观念的隔阂仍需要相当的努力才能改变。但即使是万分之一的机会,中国的汽车企业仍会去尝试,只不过,在这万分之一中,比亚迪最后能够成功的几率似乎更大一些。
□何醒言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