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车企在俄遭遇“9·15”大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6日 15:46  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汽车于俄罗斯的装嵌车间 CFP

  中国车企在俄遭遇“9·15”大限

  不排除启动中俄双边会谈

  本报记者 何芳 实习记者 姜珂 北京报道

  有消息称,如果形势有需要,商务部不排除启动双边会谈机制来解决问题。

  8月2日开幕的第十届哈尔滨车展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2006年中国汽车在俄销量猛增94%,达到1万多辆。但是中俄汽车贸易表面的歌舞升平,依然抵挡不住来自西伯利亚的寒风。

  今年早些时候,商务部监测到一条信息:俄罗斯政府将会在今年9月15日取消166号政府令,俄罗斯经济发展与贸易部将不再受理“利用优惠进口关税在俄罗斯组装生产汽车”的请求。

  “消息来源于俄罗斯一家权威媒体,对此我们给予了高度关注。”8月2日,一位商务部的官员向记者证实,商务部专门找了长城汽车等企业了解他们在俄罗斯遇到的具体情况。

  “中国汽车的确在俄罗斯遇到了困难。”一位参加哈尔滨车展的“中俄汽车贸易论坛”的专家告诉记者。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在欧美日俄罗斯项目不断获得俄政府审批的同时,一批等待已久的中国汽车项目正在拖延。

  根据俄罗斯国内人士最新的判断,中国企业进入俄罗斯最终很可能是一种既不否决也不批准的状态,年内都不会有结果。

  更有消息称,如果形势有需要,商务部不排除启动双边会谈机制来解决问题。

  “9·15”大限

  “166号政府令”于2005年颁布,全称为166号《俄罗斯联邦工业装配用汽车部件进口关税调整》政府令。“我们致力于将汽车进口转变为在俄罗斯建立全套组装生产流水线。”俄罗斯联邦经济发展和贸易部投资政策司副司长列夫琴科夫,这样解释颁布这个政府令的目的。

  早在今年2月,列夫琴科夫就曾表示,2007年上半年将签订最后一批协议。“这与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约定有关。目前与大多数公司已签订了协议,与其他公司的协议将在余下的时间内进行协商。6月底是我们的最后期限,此后将不会再签订任何协议。”

  “是不是会在9月15日之后全部一刀切,还是会针对不同投资额的项目区别对待,还是需要进一步调查,”商务部官员表示。“截至目前为止,针对9月15日之说,俄罗斯政府目前没有明确表态。”

  “长城的项目已经拖了一年半了,如果在俄罗斯建厂的计划不能实现,那么在短期内在俄罗斯将没有机会了,因为已经通过审批的欧美日汽车企业俄罗斯本土生产的车型2008年将陆续上市了。”长城汽车国际部总经理邢文林语气尽量平静地告诉记者。

  烦恼的不仅是邢文林,“8月是个非常敏感的时期!”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国内车企老总有种度日如年的感觉,他得到消息“由于俄罗斯即将入世,9月15号之后俄罗斯很可能会取消这166号政府令”。

  坐失良机

  2005年166号政府令颁布以后,2006年全世界所有的主要汽车生产商要么已经在俄罗斯投资建厂,要么已经表示计划将在俄罗斯进行生产。

  6月9日,PSA集团总裁斯特雷夫和俄罗斯经贸发展部部长戈尔夫在圣彼得堡签署了一项协议,在俄罗斯生产标致和雪铁龙品牌。同样是在6月初,日本铃木在俄罗斯建厂的项目已经获得了审批。

  以通用、福特、大众、丰田、日产、雷诺为代表的主流欧美日汽车企业的建厂计划,全部通过俄罗斯政府的审批,俄罗斯政府的目的已初步达到。

  与外国汽车生产商和汽车部件生产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给外国汽车生产商最基本的优惠,吸引他们到俄罗斯投资。这是俄罗斯政府非常清晰的政策思路。

  但是与欧美日企业一路畅通相反的是,在俄罗斯建厂的中国企业却迟迟得不到项目审批。这其中涉及长城鞑靼斯坦共和国项目、中兴乌拉尔项目、力帆切尔凯斯克项目、北汽制造乌里扬诺夫项目等。

  其实早在2006年4月20日,长城汽车在俄罗斯建厂就获得发改委批准。长城汽车公司随后与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在叶拉布加市组装生产长城汽车的议定书,议定书规定,拟投资7000万美元,中方占75%的股份,俄方占25%,计划年产量为5万辆。

  目前长城出口俄罗斯采取的是整车出口的方式,关税达到35%。以塞弗为例,离港价(FOB)为8000-9000美元,在俄罗斯的售价为1.4万-1.6万美元,比国内价格高出很多。显然长城希望通过本土建厂改变这一现状。

  “长城的项目完全符合166政府令的规定,我们能够做的已经全部做了!”邢文林告诉记者。

  根据第166号政府令的规定,公司的生产能力不能低于每年2.5万辆汽车,按照惯例,第一阶段的投资总额不少于5000万美元。以后根据市场的需求,生产能力可能会有所提高。而将来的汽车产量,公司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自行决定。

  两难选择

  “这实际上是俄方在阻止CKD组装模式在俄罗斯盛行。”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俄本土的伏尔加、高尔基等制造商针对中国企业热衷的CKD组装模式,向政府集体提出抗议,直接导致俄罗斯迟迟不批发许可文件。再加上中国汽车的价格和俄罗斯本土企业生产的产品最为接近,竞争性最大。

  根据俄罗斯联邦工业和能源部的数据,2010年俄罗斯小汽车总量将达到270-300万辆,2009年将达到250-270万辆。小汽车市场价值将增加到450亿美元。

  希比利汽车出口公司董事长祝景成曾为外交部官员,谙熟俄罗斯汽车贸易。在谈到俄国政府对中国汽车进入的态度时,他指出了俄国内部两方势力的对抗。

  “一方面,俄政府特别是工业与能源部对中国企业的申报不太积极,俄国内的大汽车制造厂也写信向政府抗议;另一方面,与中国汽车厂合作的当地政府和企业非常积极,动用各种关系帮助中国企业申报。”

  “没有品牌和技术,只有价格优势,不仅不会对俄罗斯提高汽车制造和技术水平有帮助,反而会对俄罗斯本土汽车厂商造成巨大冲击。”业内人士指出了俄罗斯政府目前真实的想法。

  中国企业在海外屡屡遭遇波折,更主要的还是在自己的功夫仍然不过硬。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竞争中,有着低成本、政策支持、熟悉市场等优势,但是这些优势仍然不能完全转为胜势。

  “国内企业了解俄罗斯的法律特别是税法,熟悉俄国人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管理人员并不多,在俄建厂后管理是个大问题。比如说,福特在俄罗斯汽车厂的工人就曾罢工两次,伏尔加汽车厂的罢工才刚结束,俄国汽车工人是很难管理的。”祝景成告诫说。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